各区市重招生外区占比排名,谁吃亏了?

今天聊聊各区生源质量,主要靠两个数据:除自招生外的各区市重招生外区占比;各区到区均分。
综合这两个数据,大致能反映出各区生源对外区的吸引力,也就是反映出各区的初中生源质量。
01
各区到区均分
排除了自招,到区均分基本能够说明各区前30%的生源质量(全市的平均市重达线率在35%左右)。

其中黄浦、徐汇、静安、普陀、杨浦、闵行、松江到区平均分破680分,在16区当中属于偏高档位。
其中有些郊区如松江整体市重率较低,导致头部学生拉高了到区均分。
02
市重招生外区占比
各区市重招生中外区学生的占比情况,是反映教育资源流通与区域教育吸引力的重要指标。

计算方式如下:
市重招生外区占比率=外区到区名额 ÷ 市重总招生数(各区到区、到校、平行)
闵行以 37.62% 的外区占比独占鳌头,与嘉定、浦东、奉贤稳居跨区流动第一梯队。
徐汇、长宁、普陀、宝山、松江属于跨区流动第二梯队,平均市重外区占比率在26.37%。

一方面说明这几个区学生平均水平比较高,各区抢夺生源激烈,例如闵行、浦东、徐汇,这些区不仅生源多而且质量好。
另一方面说明市重名额少,从而拉高了比例,例如奉贤。
03
各区资源实力对比

以各区到区分数线平均分和各区市重招生外区占比结合成一张图来看,到区均分越高,头部学生水平越高,外区更愿意输送资源。
徐汇、闵行、浦东很符合高进高出这样的趋势。本身高中资源足够好,吸引其他区输入生源,同时自身初中生源质量高,外区争相抢夺,向其他区输送生源。
与之相反的崇明、青浦、金山到区分数线平均分低,说明学生平均水平较差,市重招生外区占比偏低,外区输送资源远不如徐汇、浦东、闵行。
奉贤的到区均分和外区市重比例不太匹配,奉贤市重少,头部生源少,自然分到的名额少,因此比例被拉高。
静安、杨浦之所以到区分数线平均分高,但是市重招生外区占比低,是因为静安的市北初、静教院和杨浦的兰生、存志、复旦二附的头部生源通过自招被提前预录。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