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北京小升初志愿填报指南:合理规划,避开 “坑校”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4 浏览




近期北京小升初政策即将发布,不少家长对志愿填报感到迷茫,急切想知道如何才能为孩子锁定优质初中。别着急,今天就依据往年的政策、派位情况以及志愿填报经验,为大家梳理小升初和志愿填报的关键思路。

一、幼升小:为小升初打基础

(一)选定城区和学区

北京幼升小主要实行 “就近入学” 与 “多校划片” 相结合的方式。一开始,家长就要考虑在哪个城区、哪个学区让孩子入学。北京教育资源最优质的四个区分别是西城、海淀、东城和朝阳。

从鸡娃程度来看,海淀竞争最为激烈,其后依次是朝阳、西城、东城;

资源丰富度方面,西城、东城、海淀、朝阳名列前茅;

平均分和高分段成绩上,西城、东城、海淀、朝阳也占据优势。

选好学区很关键,学区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口碑、教学实力以及对应的初中校质量。

(二)关注教育集团

现在北京各城区基本都推行教育集团化。集团校的培养模式通常是贯通式的,与九年一贯制教育相配合。对于成绩不错的学生来说,有机会实现十二年一贯制学习。特别是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从小学开始,孩子就有可能通过相关渠道进入集团校的初中和高中。所以,在选择小学时,要留意该小学属于哪个教育集团。

(三)慎重挑选小学

很多区都有九年一贯制学校,或者部分小学有对口直升的中学,这些学校可以作为孩子升学的保底选择。在挑选小学时,家长要综合小升初政策、小学教学质量以及上学距离等因素来做决定。

(四)重视小学阶段培养

小学时期是孩子培养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黄金时期,也是语言学习的快速发展阶段

数学思维训练、语文和英语语言培养至关重要,这三门学科可以提前规划培养。

如果孩子在小学有特长或兴趣爱好,还能借此提前锁定合适的初中校。像 4 年级时,西城和海淀有 ZP 活动;5 年级和六年级上学期,各区也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比如北中的 “小五班”、八十的 “王选” 项目等。

二、小升初派位:掌握规则,科学填报

(一)吃透各区派位政策

如果孩子在 4 - 6 年级没有参加特殊活动,那就安心准备参加派位。4 月下旬左右,各区小升初政策会陆续公布,家长要仔细研究规则。各区政策虽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差异,涉及一贯制学校、公立校、民办校、寄宿学校、对口直升、一派(全区大派位)、二派等多种升学途径。

以一贯制学校为例,在有些区,这类学校的学生可以参加一派,如果派位结果不理想,还能回到本校初中;但在另一些区,选择大派位后若未被理想学校录取,想回原一贯制学校就需要重新派位。另外,如果孩子对口的初中校是单校划片,且学校实力不错,直接选择单校划片入学也是个好办法。实际上,在集团化教学的推动下,北京所谓的 “坑校” 越来越少,每个区升学情况不太乐观的学校大概只占 10% - 20%(从公立普高录取率对比来看),只要合理填报志愿,大部分学生都能进入前 80% 的学校。

(二)遵循 “冲稳保” 策略

填报志愿时,要先确定一个保底学校,确保孩子有学可上;

再选择稳升的目标校,增加录取的确定性;

最后,可以尝试冲击区里的第一梯队学校。

要是对口直升的学校已经属于或接近区里第一梯队,就没必要冒险去冲那些中签率低的学校,稳稳升学更重要。

如果有一所学校离得近、实力也不错,中签率还接近 100%,也可以把它作为稳升的选择,争取进入该校实验班。

(三)结合孩子自身情况

选择学校不能只看学校排名,还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如果孩子自律性较差,就选择管理严格的学校;自律性强的孩子,则可以选择开放性强的学校。要是孩子对艺术有浓厚兴趣,想在特长方面发展,就要挑选能培养孩子兴趣和特长的学校。

(四)把握跨区升学机会

小升初是可以跨区的,方式有转学和选择民办校。转学跨区到公立校一般是通过派位,运气成分较大,所以要慎重考虑。相对稳妥的是选择民办校,比如海淀、朝阳有一些实力很强的民办学校,虽然主要面向本区招生,但也会招收其他区的学生。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可以重点考虑这些民办校。

总之,如果孩子在 4 - 6 年级没有完成提前培养,参加校园开放日是个不错的选择,既能了解学校,又能寻找升学机会。



发布于 8 小时前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