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初升高规划:关键的4次机会,45\%学生中考前锁定升学路径!

今天结合上篇文章的内容,简单的说一下初中的规划思路!
一、政策背景与核心数据
升学竞争全景
中考基数:
2025年北京初三在校人数10.5万,相比24年增长不大,且今年高中扩招不少。
2025中考全市普高录取率应在85%以上,是最没有中考压力的一年。
但优质高中(如“六小强”西城“五金刚”)实际录取率仅15%左右。
2026年初三在校生增长幅度较大,明年中考应该不会轻松。
(1)“1+3”项目:
2024年“1+3”实验项目,市级6所实验学校共招生970人,区级76所实验学校共招生5044人,合计6014人。
比2023年增加了2846人,同比增长189.8%。
(2)校额到校:
2024年覆盖342所普通初中,名额超过1.8万个,占比约18%。
但校内竞争激烈,大多数学校需要校排名前15%的学生才有机会。
根据2025年丰台区的“校额到校”已传出的名额,
(45所初中校,共1447个名额。相比2024年的852人,净增595个,增幅达69.83%)
2025年“校额到校“”会大幅增加!部分学校校排30%应该都有机会!
(3)集团直升:
2024年末,各集团校开始集团直升签约,业内称为“0.5+3”。
2025集团直升名额由2024年的6%提高到8%左右。
初中阶段的规划基本上是围绕着上述目标展开的!
而不是盲目的提前学或是到初三才开始冲刺中考。
二、三大路径的关键时间点
以上是初中三年重要事件的时间点和因素。
三、规划的时间线
(1)五上六下
4年级海淀的人大附ZP和西城八中的“八少八素”就开始进行选拔!
5年级,基本上各区会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活动,大部分学校都会在五年级和六年级上半年完成,孩子通过活动提前锁定理想初中校。
4-6年级初中主要围绕着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展开。
语文自不必多说,是基础,数学一般家长会选择让孩子学AS,英语则是KET和PET。
这些举措就是为参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竞赛”和初一的分班。
(2)初一实验班
很多家长都重视择校,而忽略上实验班的事情。
但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各初中的升学数据,会发现:
实验班VS普通班
实验班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比例远超普通班
以“海淀六小强 ”为例,实验班学生升重点高中比例约90%,而普通班只有47%左右。
头部校普通班VS第二梯队“实验班”
很多第二梯队的实验班在中考升学上要比头部学校的普通班强。
高中头部学校的初中部VS其它头部初中校
海淀、朝阳、西城有很多初中校虽然不是头部高中校的初中部。
但中考成绩并不比头部高中校的初中部差,甚至更强。
例如海淀师达、朝阳将府、西城正泽等。
重点:
六年级和暑假重点准备分班考,争取分到实验班。
这样在有些集团校里有可能活动“2+4”培养的机会(一次)。
且学生提前学习有利于快速适应初中教学,并为初中奠定基础和增加信心,培养优势学科。
(2)初二全力准备“1+3”
为什么说初二的重点是“1+3”,呢?
因为在初一的时候,极少的学生会选入“2+4”培养模式,而大部分学生要根据初二成绩和兴趣的分化而选择不同的升学路径。
于是就有了“1+3”实验项目,艺术特长生、科技特长生等都得到相应的培养。
而一些重点高中校优质实验班就选择在“1+3”实验项目里,
这样能够帮助学校学校提前锁定优质生源,并且学生多出一年的时间来准备高考。
所以初二重点是“1+3”(2次)。
重点:
成功录入“1+3”要经过两个环节,就是报名的初筛和面试!
并不是报名就能参加“1+3”面试,报名后学校会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筛选,然后在进入面试环节。
具体怎么筛选家长可以问问孩子所在的学校,这里不方便多说,但初二的学科成绩很重要,尤其是数学和英语。
至于面试这个环节,每个学校、不同班型面试的内容都不同。
具体可参考往期的文章:
2024年北京“1+3”实验项目32所高中校面试题目:“1+3”项目是普娃的福音吗?
(3)初三集团直升
初一少数学生加入了“2+4”,初二部分学生加入了“1+3”,到了初三重头戏之一就是集团直升(3次)。
“2+4”的学生基本都是集团校里的顶尖学霸。
“1+3”的学生除了特长生以外,学习成绩都是各校上等生和少数学霸。
还有一部分学霸就等着集团直升、市级统筹一(或转非本集团校的头部高中)。
至此初一到初三基本约90%学霸和成绩优秀的学生基本完成了高中校的选择!
剩余的10%左右学霸是北京市前30名的学校都可自由选择的一小撮人,
大部分集中在四大学强区以外,统考跨区上高中的,
另一部分则是比较有个性的,要挑选适合自己风格高中校的学生。
(4)初三“校额到校”
所谓学霸在全市占比也就10%左右,但多数都分布在各区的头部初中校。这些人基本不会参与“校额到校”
(“校额到校”不能锁定实验班,所以学霸不会选择“校额到校”)
普通初中校的中上等学生则主要聚焦在“校额到校”
“校额到校”成为普通初中学生上重点高中的优质(接近唯一)途径(4次)。
2025年实现全市初中校全覆盖,预计名额会增长到25%以上。
所以普通初中校排30%的学生,都有机会冲刺“校额到校”
至此北京初中生成绩全市排名前50%左右的学生会通过以上三种途径录入高中校。
总结:初中阶段是边学边筛选边录取的过程!
请不要只盯着初三,如果是这样,孩子基本上是错过70%的机会。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