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初升高规划:关键的4次机会,45\%学生中考前锁定升学路径!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47 浏览




今天结合上篇文章的内容,简单的说一下初中的规划思路!

一、政策背景与核心数据

升学竞争全景

中考基数:

2025年北京初三在校人数10.5万,相比24年增长不大,且今年高中扩招不少。

2025中考全市普高录取率应在85%以上,是最没有中考压力的一年。

但优质高中(如“六小强”西城“五金刚”)实际录取率仅15%左右。

2026年初三在校生增长幅度较大,明年中考应该不会轻松。

(1)“1+3”项目:

2024年“1+3”实验项目,市级6所实验学校共招生970人,区级76所实验学校共招生5044人,合计6014人。

比2023年增加了2846人,同比增长189.8%

(2)校额到校:

图片

2024年覆盖342所普通初中,名额超过1.8万个,占比约18%

但校内竞争激烈,大多数学校需要校排名前15%的学生才有机会。

根据2025年丰台区的“校额到校”已传出的名额,

(45所初中校,共1447个名额。相比2024年的852人,净增595个,增幅达69.83%)

2025年“校额到校“”会大幅增加!部分学校校排30%应该都有机会!

(3)集团直升:

2024年末,各集团校开始集团直升签约,业内称为“0.5+3”。

2025集团直升名额由2024年的6%提高到8%左右。

初中阶段的规划基本上是围绕着上述目标展开的!

而不是盲目的提前学或是到初三才开始冲刺中考。

二、三大路径的关键时间点

图片

以上是初中三年重要事件的时间点和因素。

三、规划的时间线

(1)五上六下

4年级海淀的人大附ZP和西城八中的“八少八素”就开始进行选拔!

5年级,基本上各区会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活动,大部分学校都会在五年级和六年级上半年完成,孩子通过活动提前锁定理想初中校。

4-6年级初中主要围绕着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展开。

语文自不必多说,是基础,数学一般家长会选择让孩子学AS,英语则是KET和PET。

这些举措就是为参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竞赛”和初一的分班。

(2)初一实验班

很多家长都重视择校,而忽略上实验班的事情。

但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各初中的升学数据,会发现:

实验班VS普通班

实验班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比例远超普通班

以“海淀六小强 ”为例,实验班学生升重点高中比例约90%,而普通班只有47%左右。

头部校普通班VS第二梯队“实验班”

很多第二梯队的实验班在中考升学上要比头部学校的普通班强。

高中头部学校的初中部VS其它头部初中校

海淀、朝阳、西城有很多初中校虽然不是头部高中校的初中部。

但中考成绩并不比头部高中校的初中部差,甚至更强。

例如海淀师达、朝阳将府、西城正泽等。

重点:

六年级和暑假重点准备分班考,争取分到实验班。

这样在有些集团校里有可能活动“2+4”培养的机会(一次)。

且学生提前学习有利于快速适应初中教学,并为初中奠定基础和增加信心,培养优势学科。

(2)初二全力准备“1+3”

为什么说初二的重点是“1+3”,呢?

因为在初一的时候,极少的学生会选入“2+4”培养模式,而大部分学生要根据初二成绩和兴趣的分化而选择不同的升学路径。

于是就有了“1+3”实验项目,艺术特长生、科技特长生等都得到相应的培养。

而一些重点高中校优质实验班就选择在“1+3”实验项目里,

这样能够帮助学校学校提前锁定优质生源,并且学生多出一年的时间来准备高考。

所以初二重点是“1+3”(2次)。

重点:

成功录入“1+3”要经过两个环节,就是报名的初筛和面试!

并不是报名就能参加“1+3”面试,报名后学校会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筛选,然后在进入面试环节。

具体怎么筛选家长可以问问孩子所在的学校,这里不方便多说,但初二的学科成绩很重要,尤其是数学和英语。

至于面试这个环节,每个学校、不同班型面试的内容都不同。

具体可参考往期的文章:

2024年北京“1+3”实验项目32所高中校面试题目:“1+3”项目是普娃的福音吗?

(3)初三集团直升

初一少数学生加入了“2+4”,初二部分学生加入了“1+3”,到了初三重头戏之一就是集团直升(3次)。

“2+4”的学生基本都是集团校里的顶尖学霸。

“1+3”的学生除了特长生以外,学习成绩都是各校上等生和少数学霸。

还有一部分学霸就等着集团直升、市级统筹一(或转非本集团校的头部高中)。

至此初一到初三基本约90%学霸和成绩优秀的学生基本完成了高中校的选择!

剩余的10%左右学霸是北京市前30名的学校都可自由选择的一小撮人,

大部分集中在四大学强区以外,统考跨区上高中的,

另一部分则是比较有个性的,要挑选适合自己风格高中校的学生。

(4)初三“校额到校”

所谓学霸在全市占比也就10%左右,但多数都分布在各区的头部初中校。这些人基本不会参与“校额到校”

(“校额到校”不能锁定实验班,所以学霸不会选择“校额到校”)

普通初中校的中上等学生则主要聚焦在“校额到校”

“校额到校”成为普通初中学生上重点高中的优质(接近唯一)途径(4次)。

2025年实现全市初中校全覆盖,预计名额会增长到25%以上。

所以普通初中校排30%的学生,都有机会冲刺“校额到校”

至此北京初中生成绩全市排名前50%左右的学生会通过以上三种途径录入高中校。

总结:初中阶段是边学边筛选边录取的过程!

请不要只盯着初三,如果是这样,孩子基本上是错过70%的机会。



发布于 2025-04-12 20:55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