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高中,想要跨区入学,一定要清楚这些入学途径!

2025年北京中招政策发布,其中提到了“继续严格控制普通高中跨区招生”。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跨区升学的路被堵死了。实际上,高中入学每年都限制跨区招生,但并代表学生没有跨区入学的途径。高中阶段想要实现跨区升学,一定要关注到这几条升学路线!
01
1+3项目
1+3项目是在初二的时候给学生的一次提前进入高中学校的机会。被录取的学生在初二结束后,直接进入高中学校完成初三一年和高中三年的学习。说白了就是可以不用中考成绩作为高中入学依据,降低升学压力。
1+3项目招生包含市级学校和区级学校,区级学校面向本区招生,而市级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学生参与市级学校招生,被录取后就可以实现跨区上高中。
2024年参与1+3招生的市级学校共有6所,提供了970个名额,具体如下表:

02
校额到校
校额到校是优质高中给到初中校一定的名额,2025年学生中考 成绩达到430分,综合素质评价达到B,在学校有连续3年学籍就可以填报。学生只需要参与校内竞争,被录取后就不需要面对统招阶段全区的竞争压力。
大部分学校是面向本区招生的,但是有少部分学校会把校额到校的名额给到外区学校,如2024年北师大二附中校额到校指标共126个,西城本区指标101人,外区指标25人。
想要通过这种途径实现跨区入学,家长要重点关注各高中校给外区的名额,并且对于学生的成绩要求较高,名额数量较少,竞争压力会相对激烈。
03
集团校直升
集团校直升是集团校内给予一定的名额,让分校的学生可以直升到本校高中。如2024年人大附朝阳的学生就有机会进入人大附本部入学。
对于成绩优异的孩子来说这是跨区入学的一种途径,如果成绩一般,就没有直升的机会。
04
市级统筹
市级统筹是北京高中跨区入学的重要途径。
统筹一是部分头部高中面向全市的跨区招生计划,但是东城、西城、海淀这三区不能参与。2024年共有15所学校参与,提供了405个招生名额。
以下是2024年参与统筹一的学校名单及具体招生计划:

大家都清楚,参与统筹一的都是各区的头部优质高中,可想而知学校对于成绩要求肯定也很高,这个途径适合成绩优秀但是所在城区教育资源受限的孩子报考。
统筹二是部分头部高中的分校给出的全市招生名额,因为有名校的头衔,这些学校的热度也很高。
2024年共有10所学校参与统筹二招生,一共给到了1180个招生计划。具体名额分配如下表:

统筹三是部分艺术、体育类高校与普通高中联合培养的专业招生计划。2024年共有5所学校参与统筹三,提供了230个名额。
想要发展艺体特长的学生可以报考统筹三的这几所学校,并且不要求学生有专业基础,也不会进行加试。

05
特长生招生
从2024年开始特长生招生东城、西城、海淀不再进行锁区,这种情况下,就会有一部分学生利用科技特长生的身份实现东西海三区的跨区入学。
2024年,东西海朝等区共有14所高中学校面向全市招生特长生,招生人数总数为129人。

06
统一招生特色实验班
特色实验班招生是各高中自己设置的一些有特色的实验班,仅在统招招生计划里进行,并且会单独占一个专业代码。
从学校的招生信息和家长反馈来看,不分特色实验班对孩子的成绩、特长要求都比较高,孩子整体成绩优秀并且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学科有专长,比较适合报考特殊实验班。
大部分学校的特色实验班也是面向本区招生的,但是有少部分有外区招生名额。如北京四中的道元实验班,2024年面向外区有30个招生名额,不包含东城、海淀的学生。
07
统一招生普通班
部分学校会拿出一部分名额给到外区学生,如2024年清华附中普通班面向昌平区招生2人,十一学校普通班面向朝阳区招生2人,石景山区1人。虽然名额较少,但是外区学生也有跨区入学的机会。
08
统一招生定向招生
定向招生可以理解为和校额到校相似,就是高中会指定一定数量的名额给初中校,这些名额通常是通过校内选拔的方式产生。
以下是2024年具有定向招生名额的学校名单,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种途径进行跨区入学。

09
宏志班招生
宏志生招收的是具有本市常住户口,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城乡低保标准,且品学兼优、身体健康的优秀应届初中毕业生。
其中2024年广渠门中学宏志班在东城、门头沟、房山、通州、顺义、昌平、大兴、怀柔、平谷、密云、延庆等共招生50个学生。
10
私立学校
北京私立高中具有全市招生名额,限制条件很少,学生正常在统招阶段填报志愿即可。
2025年学校跨区招生的比例有望提高到40%-50%。
前面我们提到的这几种入学途径,大部分对学生的成绩要求较高,但是学生选择私立学校入学,即便是成绩一般的孩子也有跨区入学的机会。
很多家长对于私立学校存在误区,认为教学质量不好,拿钱就能上。
私立高中同样属于普高,招生计划由教委制定,学校招生也是按照学生成绩和志愿填报顺序进行录取。中考分数太低同样没有入学机会。
另外,学校的教学管理从某些方面是比公办高中更有优势的。学校采用30人左右的小班授课,老师可以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公办学校班级人数都在40-45人左右,这种情况下老师没有精力兼顾所有学生,学生学习更多的靠自觉性。
我们接触到的家长,有一部分是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即便是上公办高中也只能是垫底的,担心学校的教学管理不到位,倒不如给孩子选择一所师资和教学水平较高的私立高中,给孩子争取个上大学的机会。
因此,对于郊区的孩子来说,如果孩子的成绩一般,本区教育资源受限,想给孩子跨区找个不错的高中学校,可以重点关注民办学校的招生情况。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