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家长私信问我:“2025年小升初还会继续‘阳光招生’吗?政策会不会有变?”今天,咱们就结合去年的经验和今年的风向,一次性说透海淀小升初的那些“门道”,全是干货,建议收藏!
2024年海淀小升初被称为“阳光招生1.0”,表面看确实更透明:1.网报取消,六位码捞人成历史:公开的“拼娃”的网报彻底退出舞台,靠神秘六位码“捞人”的操作也被叫停。2.活动与密电仍在,但风险升级:据家长反馈,部分学校仍通过神秘活动(如研学营、开放日)或电话密谈筛选生源,但流程隐蔽且“不保结果”,家长需谨慎对待。3.集团校填报成“隐形保险”:无论是1+3(初二)、0.5+3(初三上)还是集团内直升(提招),填报集团校的优势明显——优先录取、资源共享,懂的都懂!最重磅的“借址办学”争议:去年填报“借址办学”让孩子实际进入本部就读的情况普遍。但今年教育部严查学籍与实际就读地一致问题,这条路还能否走通?小海提醒:政策风向已变,谨慎押注!▶️学籍核查趋严,借址办学可能被重点监管(学籍虽合法,但实际就读地不符或成隐患)。▶️密电、神秘活动风险加大,家长需警惕“空头承诺”,当然如果没有较好的保底也可以选择搏一搏。▶️填报集团校仍是稳妥选择:直升通道、师资共享、校额到校名额倾斜,性价比拉满!▶️提醒:关注分校与本部的关系,部分“挂牌校”含金量可能缩水,建议优先老牌强集团。▶️今年中招新政明确:校额到校不再限制初中校,尖子生更多通道上优质高中!▶️对策:如果孩子成绩拔尖,在普通校抢校额到校名额,可能比在牛校“卷排名”更划算!1.紧盯政策,避免“踩雷”:关注海淀教委官方动态,尤其学籍与实际就读一致性问题,别因小失大。2.理性看待“密电”,优先公开渠道:若有学校私下联系,务必核实信息真伪,切勿盲目押宝。3.校额到校成新赛道,提前布局:且看今年的校额到校政策变动,或对往后几届小升初产生影响。4.集团校填报有技巧:优先选择有实质扶持的集团校(如师资轮岗、课程共享),而非“贴牌校”。结语
海淀小升初的“阳光”之下,变的是政策细节,不变的是家长们的智慧和应变能力。2025年,无论政策如何调整,记住两大核心:吃透官方规则,合理利用资源。毕竟,教育的本质不是“抢跑道”,而是让孩子在适合自己的土壤里扎根生长。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