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升初常见名词解释

刚开始关注了解小升初的家长,一定在听各方面讲升学政策、入学渠道的时候对很多名词都一知半解,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分享一些小升初常见名词解释,赶紧拿小本本记下来,以备后续政策学习。
全区派位入学
全区派位入学,顾名思义参与招生的学校可在全区范围内招生,不受学区限制,即符合北京小升初入学条件的学生可自愿填报有全区派位招生计划的学校。涉及西城区、东城区、石景山区等,由计算机随机派位录取,与学生成绩无关,与学校招生计划、学生志愿填报顺序等有关。
学区派位
学区派位入学,是指参与招生的学校原则上仅在教委划定的学(片)区范围内招生,受小学所在学区限制。涉及西城区、东城区、海淀区(称:派位入学)等,原则上所有未被其它途径录取的学生 均需要填报入学志愿,由计算机随机派位录取,与学生成绩无关,与学校招生计划、学生志愿填报顺序等有关。
九年一贯制
九年一贯制,是指该校的小学和初中施行一体化的教育,小学毕业后可直升本校初中。在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学生从一年级至九年级,相继完成小学至初中教育,其间不间断、不选拔,小升初直接升入本校初中。例如:东城区的景山学校、文汇中学,西城区的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等。
对口直升
对口直升,是指小学毕业生按照一定的比例或条件,直接升入对应或指定的初中学校。对口直升可是能一所小学对口直升一所初中,也可能是一所小学对口直升两所初中。对应两所初中的,只能选择其中一所学校,不可兼报!每个小学对应初中校的直升比例不同,有100%、50%、40%、30%...各学校对口直升比例也是不同的!所以提前了解直升变化是很有必要的!该政策,适用于部分小学,具体哪些小学有对口直升资格,各区的政策有所不同。
登记入学
登记入学是海淀小升初独有的入学途径之一,符合海淀区初中入学条件的小学毕业生(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毕业生除外),按照自愿原则,依据区教委划定的登记入学区域,选择1-3所公办初中,按规定时间上网填报登记入学意向。对报名人数少于登记入学招生计划的初中,学生直接登记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登记入学招生计划的初中,采用电脑派位方式入学。
划片入学
划片,即根据区域划分确定学生入学学校的制度。在北京小升初阶段,划片制度是实现就近入学原则的重要手段。
单校划片:指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初中部对口接收本校小学部已完成小学教育的学生入学,或各初中校对口接收户籍所在地和家庭实际居住地归属本校招生服务片的已完成小学教育的学生。在这种方式下,学生通常只能填报一个志愿,且一旦被录取,则不再参与其他学校的录取。
多校划片:指以学籍所在地划分的学区服务片内各独立小学(无初中部)已完成小学教育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报学区服务片内初中学校的入学志愿。当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人数时,通过电脑随机派位方式确定录取学生。学生可填报多个志愿,以增加录取机会。
跨区入学
跨区入学,指学籍、户籍、房产分离,想要回到户籍所在地或实际居住地参加小升初。
例如:某同学学籍是海淀的,户籍是西城的,那么默认的小升初对应地区为海淀区;如果孩子想回西城区升学,那就需要办理跨区回西城小升初手续了!
跨片入学
跨片入学,指孩子学籍和户籍(或房产)在同一区但不同学区,想要根据户籍、房产升学。不同区的跨片手续及办理条件,需提前了解及关注本区政策。
校额到校
“校额到校”,简单说就是中考录取的时候,各区的牛校单独拿出一部分名额,分配到各个普通公立初中校,每所普通公办初中的孩子,除了报名统招的跟全区孩子比拼的中考志愿以外,可以有一个专属的属于自己学校的独立志愿,也就是在这个志愿池子里,只要比本校的同学成绩好,就可以被录取。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在《2022年中招计划说明》中提出,2022年将全市优质普通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分配到一般初中校。2022年之前只有一般公办校才享有校额到校资格,2025届中考开始所有初中校均享有这个资格。
1+3项目
1+3项目,简单说就是公立学校初二学生“免”中考直接升入高中,连续完成初三及高中共四年的学习。
“1+3”项目是一个旨在提前选拔并培养优秀学生的教育计划。学生在初二下学期通过学校组织的选拔考试后,将直接从初三升入该校高中,这一特殊的升学阶段被称为“1年”。在此期间,学生将提前学习高中部分课程,直至高三毕业。该项目为顶尖学校选拔并培养优质生源开辟了专属通道。小升初阶段,提前了解目标校相关情况,可提前规划升学路径,为未来增加选择。
集团校/集团化办学
“集团化办学”是将一所名校和若干所学校组成学校共同体的办学体制。
以名校为龙头,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校产管理等方面统一管理,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小升初及中考时,集团化办学有时会实行统一的招生政策,这可能意味着集团内的学生在报考集团校时会有一定的政策倾斜,比如提前录取、名额“直升”等。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