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东城小升初指南,一文了解招生政策要点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51 浏览




东城区的升学情况一直备受关注,无论是升学人数的动态变化,还是阳光政策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多样化的升学途径和各类特殊情况的规定,都对学生和家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家长和学生在升学过程中做出更为合理的决策,同时也能让人们更全面地认识东城区的教育格局。在京家长帮将带大家一起深入了解东城区升学相关的各个方面。


01东城区升学人数


从官方发布的数据来看,24年东城区总体毕业班在读人数在12006人左右,25年将增长到12372人,增长366人。24年参加摇号升学的人数7157人,占总人数的59.61%。1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人数大约在4849人,占总人数的40.39%,无需摇号100%直升到自己本初初中。那么通过摇号升学的7157人具体录取情况如下:


第一批次派位录取469人,占摇号人数6.55%


第二批次派位录取929人,占摇号人数12.98%定向名额派位录取837人,占摇号人数11.69%


第三批次派位(含对口派位入学)录取4922人,占摇号人数68.77%


02阳光落地


阳光政策的落地,在坊间流传的部分学校的DZ戛然而止,比如研学、初中校到小学开展各种活动、MK等一系列动作消失。虽然还是有网络传言某文在3月有研学活动,但是也没有得到更多消息和佐证。对此,24年会不会只是走个形式25年涛声依旧,还是阳光普照成为常态化,我们只能拭目以待。对于想要做相关准备的家长来说,依然可以正常准备,但是会不会有机会只能再看看。


03升学途径


东城区升学途径说是三个批次,是因为对口派位和定向名额是在三派中进行,也被坊间叫做2.5派。尤其是对口派位占用的是三派的名额,所以整体上还是三个批次。


1

优先发展校


从招生学校上看,所有学校都是一般初中校,在24年级以前也都是有校额到校的学校,很多家长在择校时都会参考校额到校的因素。随着摇号升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生源进一步均衡,优质生源更多地流向一般初中校,所以未来校额到校的竞争会愈加激烈。


图片


再从招生计划和录取人数上看,整体招生计划比23年增加了363人,增幅18.64%,达到了2310人,七中只有50中分减招,其他学校都不同程度地扩招了。但是从录取数据上看,24一派一共录取人数只有469人,占招生计划的20.3%,说明多数家长并未选择该途径升学,所以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一旦勾选中签率会极高,一旦录取就无法再参加其他任何途径升学。另外该途径招生的学校在学区派位时仍然有招生计划,依然还是有可能被这些学校录取,所以建议各位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慎重选择一派。


2

全区派位


全区派位不受学区限制,学生可自愿选择填报自己心仪的学校,最多可报8个志愿,招生范围广泛,选择多样。但是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不想去的/不了解的学校一定不要填,原因同样是一旦被录取就无法继续参加后续的升学途径。


图片


招生计划上该途径整体招生计划963,占参加摇号升学人数的13.5%,占比不是很高,但是总体招生计划还是有所上升,只是增长幅度不大。因为整体招生计划占比不是很高,所以该途径是东城区家长冲刺优质校的一个重要机会。


3

定向名额


自2014年以来,东城区义务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进,改革成果已基本兑现完毕。为固化改革成果,原“一定比例对口直升派位入学”统一为“定向名额派位入学”。2020年起,按改革任务安排,确定“一定比例对口直升”的“定向名额”数,当选择定向名额派位入学的人数小于定向名额学校计划时直接入学,选择定向名额派位入学的人数大于定向名额学校计划时派位入学。该定向名额数固定,在未来也将延续使用。


说白了就是因为升学人口增加,按照比例的话升学人数无法控制,初中校也无法全部接收,所以为了缓解这部分学校的升学压力,做了以上调整。


图片


4

对口派位


有对口派位入学机制的小学毕业生,在电脑派位志愿填报时可以填报“对口派位”志愿。当选择“对口派位”入学的人数小于所对口初中校计划时直接入学,当选择“对口派位”入学的人数大于所对口初中校计划时将随机派位入学


该途径学校只有南片几所小学对应的初中,并不是所有片区都有,而且该途径占用三派名额,具体人数不详,所以在填报志愿时受到影响比较大的初中校是龙潭中学和广渠门中学,在三派摇号时基本不会剩下多少名额,所以在填报志愿时,三派学区派位时龙体和东崇前学区要注意,尽量避开两所初中校。


图片



5

学区派位


学区派位是东城区最后一个升学途径,填报志愿时前面所有的途径都可以放弃不填,但是学区派位必须填写,而且要不重不漏地全部填满。在摇号过程中会按照志愿顺序录取,所以前两个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最重要,一定要填自己的目标校。


东城学区派位介绍点击:近两年东城小升初学区派位变化一览!2025年小升初注意!


04跨区/省升学


(一)在本市外区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回东城区初中入学


本市外区小学毕业生须按现学籍所在区相关要求办理出区申请手续。

(1)小学毕业生全家户口簿(含首页、父母页、学生本人页),户籍所在地应为东城;

(2)东城区房屋所有权证,产权人应为小学毕业生本人或其父(或母);

(3)父母与学生关系证明(出生证明、结婚证)。


(二)在外省市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回东城区进行初中入学


(1)现就读小学开具的应届小学毕业生证明;

(2)小学毕业生全家户口簿(含首页、父母页、学生本人页),户籍所在地应为东城;

(3)东城区房屋所有权证,产权人应为小学毕业生本人或其父(或母);

(4)学生近期免冠一寸彩色电子版照片1张。


05非京籍升学

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需要在东城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以下简称“审核申请人”)须在东城区连续工作并居住满一年及以上(2024年5月1日前),审核申请人须提供本人在东城区务工就业材料、在东城区实际居住材料、全家户口簿、暂住地址在东城区的北京市居住证。



发布于 2024-12-19 13:52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