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小升初摇号数据分析,预估2025年近16.5万人报名!

回顾五年摇号,未来该摇还是不摇,又会有何变数呢?
2024年很明显的一个感受是:小升初摇号愈发激烈。回顾2020年,上海有112所民办初中,到今年只有107所,初中学校数量在减少,小升初的人数预期是没有下降的。
从2019到2024年历年登记人数推算,预估2025年小升初人数和2024年持平,16.5万人左右,这个热度至少持续到28届小升初。
107所民办初中,81所触发超额摇号,摇号率76%左右。
其中徐汇6所、青浦6所、虹口5所学校,全部触发摇号。浦东和闵行这两个大区,不摇号的也没几所。浦东一共22所民办初中,17所摇号;闵行一共17所民办初中,13所摇号。
数据显示,2024年小升初招生人数相比2023年增加了464人。其中有10个区人数增加,4个区人数减少,增加最多的是青浦区,多了190人,青浦的民办学校越来越有吸引力了。
2024年有直升计划的民办初中共计58所,6890个直升名额。
补录,在一志愿出结果后,部分没招满的学校会有补录安排,但学籍不一定有。从近几年来看,名额少且优中选优,需要家长积极主动争取,最好在五年级上学期就开始探校,早早和学校建立联系。
插班,初中插班活动从六上就开始了,也越来越难,每场都是几十到上百人考,录取率绝不比摇号低。另外,浦东因为民办学籍名额紧张,目前不接收公办学籍的学生插班,包括“政府购买学位”的民办学籍。有两所特例,中芯和正达西校,但这两所学校公开插班机会非常难得。
插班具体流程请参考往期文章👉民办学校插班申请&备考攻略
接下来,我们单独分析重点区域热门校的小升初情况。
徐汇区
徐汇区有6所民办初中,历年都是全部超额摇号。
徐汇世外:分为三种班型(普通班、双语班、融合班),普通班是体制内路线,融合班是体制外路线,开设IB课程,双语班介于两者之间,在普通班的基础上增加外教课程、原版阅读、探究课程、戏剧表演等内容。
世外体制内外成绩都非常亮眼,高中部IB平均分近几年都在40分以上,24届还拿到一枚哈佛offer,也是历史性的突破。
华育、西南位育、南模、西南模范、民办位育,这五所都是民办体制内初中,走中考路线。
一哥华育:今年和上中联合获得丘班授权,成为上海第二个丘成桐少年班。作为偏理科的学校,在秋季入学前就有摸底考,入学后还有一次分班考,校内“周周爽”也是出了名的。
每年SMK招7、8两个班,8班是目标竞赛路线的,7班是走综合路线的。这些录取的家庭超过50%的时间和精力要花费在鸡娃上,听说录取后全员都会早早搬到华育半径800米的地方。
不要问我7、8班录取的孩子摇号还要参加吗,这都不重要了。如果不是顶级牛娃,还是等着摇号,等着天降神运。
这里提醒大家,虽然徐汇区教育资源比较优质,且名声在外,但是竞争激烈,不存在保底学校。摇徐汇民办学校的家庭,要有破釜沉舟的准备。
这两年我们也陆续接待了一些因为不适应而从“名校”转出的家庭,更推荐大家从自身情况出发,选择“适合的”而不是别人口中的“名校”。
青浦区
把青浦放在第二个区讲,是因为青浦这两年民办很火爆,吸引了众多家庭举家搬迁过去。所以,2024年青浦也是全员超额摇号。
青浦区的初中招生名额也很少,宋庆龄学校对外只招2个人,青浦平和只招6个人,青浦协和只招10个人,真想看看这几位幸运儿是谁。
体制内民办:五浦汇、兰生、青浦世外普通班
体制外民办:宋庆龄、青浦平和、青浦协和、青浦世外融合班
青浦世外分为普通班和融合班,今年还新开了高中部(IB+AP双课程),实现了幼、小、初、高一体化。
特别提醒,青浦个别学校插班机会比较多,但学籍不能及时办理,意向体制外的家庭可以多关注。
浦东新区
浦东的民办初中是全市最多的,一共22所。
2024年一共17所学校全部摇号,像幼升小阶段不需要摇号的尚德、宏文、浦东协和,到初中也都超额了,我们群里还有内部直升没摇上的家庭。
今年全部录取学校:更新、耀华临港、光华、康德。(据内部消息,浦东这两年还会有民办校关门。大环境异常艰难,各种资金问题频出。)
光华中学因为和平和的官宣“分手”,导致2024遇冷,实际还是一所非常值得关注的学校,具体可以看这条视频。
第一:对于本身看好民办学校,但因为小学学区不错而选择幼升小先去公办,或者没摇中统筹到公办的家庭,只能等小升初的时候再回到民办校了,因为浦东不允许公办中途转学到民办,这其实也变相加剧了小升初摇号激烈程度。
第二:浦东作为生源大区,且有比较多高薪技术型人才,小升初必然有一部分家庭,因为不想卷入中考大流,或者学科成绩预期不太理想,而选择转轨到民办学校,这也变相导致小升初摇民办人数增加。
2024年全部录取学校:德闳、诺达、美高、协和尚音、协和教科、燎原融合班走读计划。
闵行区大家最关注的应该是星河湾,小升初的内部直升也是需要摇号的,近五年直升录取率如下:
想去星校的家长,不要寄希望进去之后一路直升到高中。小升初刷一轮,高中还会刷一轮,中途还有劝退。
另外,你可能还不知道,星校今年近40人参加体制内的SMK,录取到三公、华二丘班、市北理、华育等理科强校。难怪今年直升概率提高了12%,分母减少了,选择多元化了,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静安、虹口、杨浦这三个区,有几点共性:
1. 都是体制内民办学校。
2. 保护本区生源,名额几乎都给了走读类别,住宿类很少。
3. 学校数量少,摇号竞争超级激烈,不只是小升初,幼升小也一样。
这三个区的学校是没有插班机会的,我遇到比较多的对目前在读学校不满意的家庭,都是转学去闵行、青浦等区。
最后,看看2024各民办初中内部直升录取情况。
随着小升初外部摇号难度增大,选择内部直升的人数也会变相增多。择校的水依旧很深,小升初的家庭要早点动起来,势必抓住每个升学节点的机会。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