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顶流初中翻车,百合外国语为何突然哑火?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442 浏览




今天跟大家聊聊百合外国语学校,这可是深圳昔日的顶流初中,炙手可热。

坊间小升初5+1名校有好几个版本,但流传最广、认可度最高的版本有两个:

5+1名校版本1深中、深外、深实验、深高级、百外 + 广州华附

这个版本在2017年之前非常流行,把深圳本地的5所学校列到一起,广州华附单列。

那时候广州华附以广东奥校之名,经常来深圳截胡尖端竞赛生,把深圳气得不行。

好在2017年之后,深中通过自己的3+2实验课程体系,在高端竞赛生获奖、清北录取人数、保送人数方面都拔得头筹,广州华附毫无招架之力,只能排第二。

图片
图片


5+1名校版本2:深中、深外、深实验、深高南、深高北 + 百外

这个版本在2019年之后开始流行,深圳5所公办名校一起,民办百外单列。

2016年创校的深圳高级中学北校区(深高北),2019年第一届中考成绩亮眼,成为龙华第一。通过激进的点招选拔策略,配合优质的教师团队和教学体系,四大率从20%开始一路攀升,连续几年都在30%以上,深高北成为深圳集团分校最成功的典型,从此与深高南并列,跻身一线名校之列。



1


无论哪个名校版本,在过去十年,百合外国语都一直是深圳第一梯队的顶流初中。

百外的中考成绩甚至一度碾压其它几个名校(下图为2019年数据):

图片


深中、深外、深实验、深高级这几所深圳四大高中名校的录取率,简称四大录取率,代表各初中学校培养优秀苗子的能力,所以我们也习惯于用四大录取率排名来衡量各初中的教学质量。

百外没有自己的高中部,只有初中部,意味着它所有的升学率,都是实打实的往外输送,没有半点水分可言。

2023年之前的十年,百外的四大录取率几乎全线超过全市的普通高中录取率。

换句话说,百外的孩子考上深中、深外、深实验、深高级四大名校的概率,比普通初中考上公办高中的概率还要高。

相信很多家长都是非常震撼的,所以无数家长争先恐后把孩子送去百外。

没有人怀疑百外的实力,这绝对是深圳尖子生的培养基地、摇篮。

图片


50%+的四大录取率是什么概念呢?家长们可以感受一下。

1、 哪怕深中南创、南二外海德这样的Super Star学校,近几年的四大录取率也只有23%、18%左右。

2、 各区里的初中四大率能达到6%-10%,基本就是家长们小升初择校竞争的重点目标了。比如,莲花北、深实验坂田就是这个档次。

3、 2017年的百外成绩和深高级南校区PK,深高南被全面碾压:

图片


4、 2019年是百外四大率最差的一年,也仅次于深圳外国语。但是百外的十大率仍然全面超越深圳的其他五大名校初中。

没错,百外的实力就是这么强悍!




2


对于深圳教育圈来说,2019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

当年有两件影响力颇为深远的大事,一件是关于深圳中考的,另一件是关于深圳小升初的。

先说中考。

从2019-2022年中考普高录取率可知,2019年的中考录取率是44%。

其实这个数据一直是常态,但那一年不知因何缘故,直接上了热搜,被称为“中考海啸”。

深圳的家长们突然就直观深刻的感受到:

原来,我们深圳的孩子有一半以上是读不了公办高中的

这还没包括K1-K9阶段转回老家上学的孩子,否则分母少30%,公办普高录取率会更低。

也正是因为这一年的暴击,深圳开始了浩浩荡荡的高中建设潮。

为满足市民对普通高中学位的需求,深圳出台了《深圳市高中学校建设方案(2020-2025年)》,明确要求‌:

2020-2022年:新改扩建公办普通高中30所,新增公办普高学位6万个以上。

2023-2025年:新增公办普高学位3.7万个以上,公办普高录取率达到56%以上。

我们需要感谢这个方案,不管是学生家长也好,做教育咨询、房产中介、学位办理的也好,大家都要感谢这份文件带来的巨变。

后续每一年公办高中的招生数据、中考普高录取率结果,都表明这份文件所带来的改善是实打实的利好。

要不然深圳的家长们只会更苦。因为2019年后深圳本地的中考考生数量依然在持续增长,如果没有这些新建学校,只怕连40%的公办普高率也守不住。

 

2019年的另一件大事,坊间有家长爆料:深高南取消点招,教育局副局长也确认,当年一律不做点招,已做的点招也一律取消‌。

而当年的百外小升初点招选拔,至少有1W+的孩子报名参与,掐尖程度可见一斑。

到2021年,百外正式被叫停了全深圳点招的资格,采取直升+积分入学,排除部分春蕾直升的学生,剩下的按照龙岗区积分入学政策录取。

接下来几年百外的中考数据,不可避免开始滑铁卢。

2019年之后,2020年的点招自然受影响,这批孩子2023年的中考数据,四大率38%。

2021年全面取消小升初点招,这批孩子2024年中考,四大人数135人,占比仅16.88%。

图片
图片




3


2002年,百合控股集团与深圳外国语学校合作,筹建深圳外国语学校分校。

地产集团,借壳深圳市属名校的特权,大刀阔斧地进入教育领域,通过全市点招特权,聚集了大量优质生源,打造出中考神话,通过神话继续吸引全市优秀生源……最终双赢。

只是,随着教育政策调整,取消全市点招之后,学霸生源数量大量下滑,自然也带来中考成绩的下滑。

从2022年62%,到2023年38%,再到2024年16.88%,成绩下滑也太明显了。

虽然四大率20%仍然属于明星学校,但是,百外的中考神话时代,终究成为过去时了

尽管这几年依然有通过百外集团春蕾小学插班的方式,维系着优质学生供给的通路,但毕竟号召力和影响力大不如前。

找到通路的中间人已经挺难,加上高额费用(三年学费+择校费60万),也让很多普通家庭望而却步。

荣杏姐来自教育世家,也是曾经的985、211名校毕业生,现在更是一名深圳小学生家长,我对教育的观点向来都是:

名校是学校+生源的产物。

牛的往往是学生,而不仅仅只是学校。

很多家长有个误区:觉得只要花钱进了所谓名校,娃就能被加工成四大、985的料。

多少是有点太神化名校了。

这些年,很多家长准备大量资金,牺牲家庭居住舒适度,前赴后继、飞蛾扑火般扑向名校的热情,也需要稍微降温一下了。

学校需要回归到它的本质:教书育人。

 

当然了,百外教育集团里,还是有春蕾、百外世纪这类热门小学,大家也不需要太悲观。

毕竟通过这十几年的开拓进取,百外沉淀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老师,非常扎实的教学体系。就算是下降到20%左右的四大率,战斗力仍然不可轻视。

接下来百外需要投入更多精力,靠集团内部体系良性循环,才可能扭转局面,重现往日辉煌。

图片


很多人咨询荣杏姐关于名校的建议,一直以来我的观点都是:

学历只是人生的加分项,不是唯一项。

对于房子而言同理,名校只是买房的加分项,不要单纯为了学校而买房子

这几年深圳的老破小学位房跌得有多惨,大家也看到了吧?

如果自家周边已经有还不错的学校,那就不要过于折腾去追求顶尖名校。

过犹不及。

少受一些中介的蛊惑。

父母的高纬度认知,不一定能直接助力孩子腾飞,但至少可以托底。

如果孩子是牛蛙那块料,能卷咱们尽量卷,尽最大可能卷学历。

但如果孩子资质普通,现在的学历含金量已经大不如前,倒不如家长们沉下心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从小培养孩子的人生目标和底层素质,来得更实际。



发布于 2024-12-12 13:44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