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娃”不如“卷自己”!上海幼升小就是在筛选躺平家长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45 浏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教育界的筛选机制已经层层下移,就连“幼升小”也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尤其是在上海这个卷王城市,不少人都在为孩子的升学问题发愁。有人咨询专业人士解决问题,也有人连夜恶补升学知识,只为让孩子上一个不错的小学。今天地瓜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图片


又到了九月开学季,有人满心欢喜,如愿以偿进入心仪学校;也有人略显失落,因统筹安排就读离家较远的学校。

最近地瓜经常看到娃爸娃妈们晒出自己的经验之谈,其中不乏后悔恨之言。


图片


图片


还有宝妈分享了自己真实的心路历程:


宝妈A:

作为沪上多年的漂泊者,我也亲身体验了今年幼升小这个阶段,成为众多普通幼儿园孩子家长中的一员。手握居住证积分,却无本地户口;租着房子,尚未拥有属于自己的家。这样的条件,在幼升小的竞争中并不占优势。我心里清楚可能无缘心仪的学校,但在最终结果揭晓前,我仍然怀揣着一份对好运的期盼,简单说就是“碰运气”。结果奇迹并没有发生,尘埃落定后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希望落空后的失落,也有因未能及时购房而对孩子的深深歉意,更有自责与不甘,希望能突破现状,为孩子的未来奋力一搏。


其实说到底,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还被无形中贴上了优劣的标签。要想争取到这些宝贵的资源,自然得靠某种“能力”来排序,只不过,这里的“能力”更多指的是家长的资源和努力,而非孩子本身的能力。


在上海,公立小学被划分成了多个等级或梯队。这些不同梯队的学校,往往与各自特定的学区房位置紧密相关。因此,如果想让孩子在上海的公立小学就读,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上海的房产作为保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房产并非唯一的门槛,孩子们和家长的条件也会被纳入考量,通过排队的方式安排入学。以浦东为例,公办学校的招生就是基于一系列条件和特定的安排方式来进行的。


1.本区户籍“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少年)

2.本市户籍“人户分离”(居住地具备相应房产证)的儿童(少年)

3.符合入学条件的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其父母一方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标准分值

居住地有相应房产证,参照本市户籍“人户分离”(居住地具备相应房产证)的儿童(少年)就近安排入学。

居住地无相应房产证的,根据实际居住地址,统筹安排入学。

4.动迁户子女

5.本市户籍居住本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适龄儿童(少年)

6.本市外区户籍“人户分离”(居住地无相应房产证)的适龄儿童(少年)

7.其余符合入学条件的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

2024年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本区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父母一方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一年内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不含补缴)或连续3年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在上述的入学流程里,房子成了频繁提及的关键词。没错,房子对于入学确实至关重要。早些时候,虽有所谓“租赁同权”的说法,但现实情况差距甚远,居住证明往往远远排在房产证之后。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即便是老旧、破旧的房子,一旦被划入学区范围,依然有人愿意买单。说到底,这背后的逻辑很直接,上学的排序,实质上反映了房子的价值,而房子,又直接关联到了家长的经济实力。


而目前上海幼升小阶段存在三种不同入学路径,一是公立小学按照教育局划分的居住片区进行招生;二是私立小学采取摇号的方式招生,增加入学随机性;三是国际学校不受“民办摇号”等政策限制,继续通过面试选拔学校。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条路径,想要顺利升学都不是件轻松的事。


内卷or躺平?


很多在上海的外地人都选择了躺平。可想要彻底躺平,又谈何容易?

要是选择不买房,只靠租房度日,现实会让你处处碰壁。除非你能完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但一旦扯上孩子的事,心态这东西往往就难说了。


偶尔能碰到些帖子,确实能给人带来一丝宽慰,让人不那么焦虑。比起学校的名气,孩子的学习态度和自我努力才是关键。

但话说回来,谁不希望能让孩子去更好的学校呢?

如果条件允许,谁又甘心让孩子去个稍逊一筹的学校?

只能说所谓的接受现实,也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说到底,咱们努力提升自己,其实也是在为孩子铺路。自己有了足够的实力,不仅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能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这样,将来孩子才不会质疑咱们:“你自己都做不到,凭什么要求我呢?”





发布于 2024-09-18 06:56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