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考生身份揭秘:本区生、跨区生、外区生

本区生
具有广州市户籍和学籍,选择随学籍所在区升学的考生即为本区生,则报考户籍所在区学校时为本区。本区生有两种情况:
1、户籍与学籍在同一个区;
2、户籍与学籍在不同区,选择随学籍区升学的考生;
跨区生
什么是跨区生?
学籍和户籍不在同一个区的广州市户籍应届生,考生可自主选择按学籍或户籍所在区升学——选择按户籍所在区升学,成为跨区生。
(*老三区:海珠、越秀、荔湾视为同一区,无需办理)
跨区生如何申请?
跨区生须在中考报名时向学校提出跨区申请,并填写相关的表格上交即可。一般在每年的3月份左右。办理了跨区生的,升学范围为户籍所在区,但报名、考试、志愿填报仍在学籍学校进行,无需回户籍所在区参加。
跨区生可否报考名额分配?
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的学生,无论是否选择跨区升学,都只能报考自己所在初中学校获得的名额分配计划(即随学籍所在区报考第二批次)。
例子
小誉具备天河区户籍,现就读于广州市育才中学(越秀区初中学校)。
无论小誉是随学籍或随户籍升学,都只能享受育才中学所分得的名额分配计划,即省、市属和越秀区具有名额分配资格的高中学校计划。
*除名额分配计划外,跨区生的报考范围(含特长生和自主招生)与其户籍所在区具有该区学籍和户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相同。
外区生
什么是外区生?
广州市户籍的考生填报第三批次区属公办示范性高中时,若报读非升学所在区的学校,成为外区生。
外区生报考有什么规划,如何录取?
区属示范性普高可将不超过 1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户籍生(含政策性照顾学生,下同)招生;南沙区等部分普通高中学位供给相对宽裕的区,可将不超过 2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招生;在非中心城区,部分学校可将部分招生计划面向全市招生。
投档录取时,本区户籍生和外区户籍生同时投档录取,外区最大招生计划录满就不再录外区生。外区生录取分数一般会高于本区生。与本区生一样按志愿分数排队录取,一般学校15%的外区生基本招不满。
(*特长生、第三和第四批次招生时,越秀、海珠、荔湾三区同属一个招生区域,即老三区的考生等同于一个区的考生,均可报考三区内的区属普通高中和综合高中,投档时不视作外区考生。但不能报考其他两区的区属普高自主招生和名额分配计划。)
举个例子
小A具备越秀区户籍,现就读于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天河区初中学校)。
1、若中考报名时默认按照学籍区升学,此时她属于天河区的本区生,而对于老三区或其他区的区属公办示范性高中而言,则是外区生。
2、若中考报名时选择按照户籍区升学(即作为“跨区生”)。此时她属于越秀区的本区生,而对于天河区或其他区的区属公办示范性高中而言,则是外区生。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