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烤蜗牛是什么梗?跨学科案例分析是啥?

今日开场的上海中考,我们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
开头的画风是很正常的:
上海中考语文作文题出炉,你会写吗?好写吗?
每逢重要考试节点,作文题目都是头条。毕竟,它是唯一全民都可以看懂并且评论几句的考试题目~
到了下午,综合测试结束:
今天全上海的初三学生都说要吃烤蜗牛!
从考蜗牛到烤蜗牛,无缝衔接。
开头的语文作文题是很正常的:
会心之乐
我们看了会心一笑,还是延续了上海中考作文挖掘成长故事和心灵感悟的传统命题方向嘛。
结尾的跨学科案例据说过于新奇:
请根据蜗牛壳中的碳元素含量推断当地生活区域的环境特点。
不过,也有人评论说,看过类似的,比如:一只熊掉进20米高的井,2秒落地,问熊是什么颜色?
网络上,哀声遍野。有说蜗牛打碎了八校梦;有说蜗牛谢谢你逼疯我;有说,蜗牛这么可爱,小明为什么要研究它?
上海中考为什么考蜗牛?难道因为今天是下雨天,所以蜗牛出来散步了?哦,不,因为这个题目完美跨越了两个学科,蜗牛——生物,生活环境——地理。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跨学科案例分析
跨学科案例分析在上海中考中首次亮相是在2021年,它是一门小而新的考试科目。
一、分值
在750分的中考中,综合测试占150分,包含笔试部分(135分)和理化实验操作考试(15分)。笔试中含15分跨学科案例分析题。
二、考查目的
设置跨学科案例分析题,主要是为了提高初中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案例来源于学生生活,在探索跨学科案例分析的起步阶段,试题内容主要涉及地理、生命科学等学科。
三、考查能力:
信息提取与处理能力(4分)、问题分析与质疑能力(7分)和结论阐释与创新能力(4分)。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