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排位后30\%的孩子:中高职类分数线大起大落,职业追求难以安放

现在的世界大致是这样的:万分之9999的人,跟着万分之1的人的节奏,看千万分之1的人的真人秀连续剧。
把这个故事框架换到上海中考,大致是这样的:绝大多数家长,跟着鸡娃家长的节奏,看招生份额仅占1.7%的四校的传奇。
上海的普高率在七成以上,那么,反过来说,其实,中考之后走职业学校道路的孩子,有百分之二十几,占全体的四分之一左右。这一部分孩子和家长在网络上是无声的群体。
标题中是点的后30%的家长,是因为中高职贯通类招生志愿全部在自主招生环节填报,也有分数已到本区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孩子在自招环节被贯通类学校录取。
本号既然名为申城普娃家长圈,也应该为这一部分人做一些教育分析。
从2021年中考,我开始关注职业学校类的分数线情况,发现:这三年中高职贯通、五年一贯制学校的分数线大开大合,像过山车那样惊悚,也像今冬的气温,从20度到-7,横跨尺度如此之大。
2023年总体气候:
中高职贯通学校平均分数线比2022年降52分。
2023年局部气候:
在163个可进行比较的中高职专业中,有32个专业分数线比2022年下降100分以上。
2022年总体气候:
中高职贯通平均分数线比2021年上涨约22.6分。
2022年局部气候:
降分最多的是商电会计专业,降166分。涨分最多的是贸易跨境专业,涨136.5分。
暖冬还是凛冬?
近年来,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被多方重视,但不可预测的分数线,使许多学生在选择职业教育路线时,没有把握,更易视中职学校为畏途。
气候反常原因何在?
分数线波动如此之大,原因主要在于上海中考招生录取政策中,对中高职贯通志愿填报数量设定得太少。
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23年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本贯通可以填报2个平行志愿,五年一贯制和中高职贯通合计可以填报3个平行志愿,中职校提前招生可以填报4个平行志愿。
这一志愿填报政策始于2014年,当年,中高职贯通共89个专业招生,招生总计划为4939人,每个专业平均招生55.5人。招生专业少,所以填报志愿数量设置得少,考生可填报3个中高职志愿。
2023年,中高职贯通共193个专业招生,共招6420人,每个专业平均招生33人。而且,与2014年相比,还多了五年一贯制志愿,2023年该类别有53个专业。2014年的3个志愿对89个专业,演变成2023年的3个志愿对246个专业。专业数已是当年的276%,志愿数还是3个!原有规则与当下的新情况完全不匹配。
气候反常的影响:
专业增多本是好事,成绩较落后的孩子在职业道路上有了更多选择,但是志愿填报限3个,造成了各专业冷热两极分化。分数线一会如酷暑,一会如寒冬,根本不知道怎样才能选择到匹配自己体温的贯通专业。即使在选择职业道路的群体中分数偏高,也很容易滑落到统一招生志愿中所填的中职学校(中专),产生中考分数及代表的学习能力和最后录取学校的不匹配。
北京气候情况:
据2023年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的问答:
问:五年制高职、“3+2”中高职衔接办学项目志愿如何填报?
答:统一招生共设12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报2个专业,志愿可同其它统一招生志愿一同填报。
也就是说,北京中考生最多可以填12所中高职学校的24个志愿。而上海,仅能填3个志愿。
如果从志愿填报规则上,能增加上海中考五年一贯制和中高职贯通志愿的填报数量,那么,走职业道路的学生有更多机会被心仪专业录取,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也能得到一部分提升吧!
最后放一张图,证明所言非虚,看这些2023年狂降100多分的中高职贯通专业,说不定2024它们又会反向狂飙。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