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竞赛大神成长之路
今天 NOI2022 北京队入选名单公示,很高兴有 4 位教过的学生进入了省队,结合几位学生成长轨迹和几百个自己教过的学生,分享下个人对于信息竞赛重要时间点,各阶段的难易程度的看法,不一定完全准确仅供大家参考。本文数据以北京情况为主,关键点全国基本适用。
首先我们先要了解下 CSP-J、CSP-S、NOIP、省队的人数,下表是 2021 年获奖情况:

✓
CSP- J 与 CSP-S
CSP-J 一等奖获奖人数虽然与 CSP-S 一等奖人数相近,但实际获奖难度要低很多,因为绝大多数学生获得过 1-2 次 CSP-J 一等奖后便不会再参加了,而 CSP-S 即使曾拿过一等奖也会每年都参加。多数学生在六年级、初一、初二参加CSP-J,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参加 CSP-S。
对于多数省份来说,四道题分别拿到100+100+30+10=240 分,就能获得一等奖,对于学生来讲,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第2题不丢分。初中组的学习只要肯花时间练习,对于绝大多数优等生来说都是能够拿到一等奖的。CSP-J一等奖平均学习时间:500 小时。
✓
CSP- S 与 NOIP
CSP-S 和 NOIP 难度相近,获奖重合度极高,北京 NOIP 一等奖学生中 76.4% 获得了同年 CSP-S 一等奖。只不过 NOIP 只有高中生才能够获奖,北京 CSP-S 一等奖的 144 人,有 83 人是高中生。
可以说,CSP-S 是检验非高中学生水平的最佳比赛,目前也确实有 40% 学生在初中就具备高中一等奖的水平。高中组的学习光刷题不深入思考就很难提升了,考试基本不会直接考察算法模板题,都需要结合具体问题做思考,想拿到一等奖,动态规划与图论至少有 1 个学习的很好,并且对于数据结构会做基本运用,知识量与熟练度要求远比 CSP-J 要多,学生从零基础到 CSP-S 一等奖平均学习时间:1200 小时。
✓
NOIP 与 省队
再说下 NOIP 一等奖与省队,不同于其他五大学科竞赛,信息竞赛中一等奖与省队差距非常大,NOI 级有专门的大纲,提高级考试中不会涉及而省选考核中才会考到。NOI 级考察范围非常大,这里给大家展示下数学涉及的内容,就可见一斑:置换群与循环群、莫比乌斯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行列式及其运算、Nim博弈、二维凸包的求法及其应用、半平面交等。相信即使是数学系大学生看到这些都会为之骇然,而数学的考察只占信息竞赛考点的一小部分,还有大量算法和数据结构内容。
今年北京队选拔成绩=NOIP2021成绩标准分×40+统一省选一试成绩标准分×30+统一省选二试成绩标准分×30,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省选测试占比总分数的60%,难度极大,两次测试下来即使同为省队选手,高者480分,低者208分,区分度比 NOIP 高得多。学生从零基础到进入省队平均学习时间:2500 小时。
由此我们可以倒推出不同阶段目标的开始学习时间!
✓
XSC
最有含金量的赛事是六年级 10 月的 CSP-J,需要争取在 CSP-J 中获得一等奖,按照学习时间 500 小时,最晚新五年级暑假开始高强度学习C++课程,推荐三、四年级开始接触C++课程,这样初期学习时不会因为强度太大而导致学不懂或者学得不扎实,五年级再加大学习强度。
✓
CSP-J一等奖
不建议初二及之后再开始学C++课程,因为初二后才开始学习只有初三 10 月一次考 CSP-J 的机会,而第一次参赛可能因为各种其他因素导致发挥失常,从而错失一等奖,马上到来初三总复习也会导致信息竞赛中断(没有足够的成绩不敢投入时间在非中考科目上)
推荐六年级及新初一的学生初期就以高强度(每周8小时)学习信息竞赛课程,年级越高,时间越宝贵,快速入门后根据自己的热爱程度和掌握程度判定是否继续信息竞赛的学习。
✓
CSP-S一等奖
具备 CSP-J 一等奖水平(不是获得一等奖)后,一般要 700 小时才能获得 CSP-S 一等奖,这往往需要 2 年的时间。关键点初二 10 月 CSP-J,如果没初二没有获得 CSP-J 一等奖,建议初三以 CSP-J 一等奖作为阶段目标,之后回归课内,信息竞赛退役。
✓
NOI
只有高一、高二的学生能够进入省队参加全国赛,而 CSP-S 一等奖与进入省队大约要学习 1300 小时,要一年半到两年半左右,如果初二及之前能获得 CSP-S 一等奖,后续将有较大几率进入省队,如果初三还没能获得 CSP-S 一等奖,不建议以进入省队为目标,机会渺茫。
CCF NOI2022 北京队入选名单: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