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州中考名词大扫盲!初三学生必知!

户籍生:
具有广州市户籍的考生(只要有广州11区任一区户籍的考生,都属于户籍生)。户籍生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广州户籍和学籍的考生,另一种是返穗生。
非户籍生:
非户籍生,又叫借读生,是指具有广州初中学籍、非广州户籍的考生。包含政策性照顾、港澳台或外国籍、异地随迁人员子女等,均统称为非户籍生。
1、符合政策性照顾条件的非户籍考生,视为户籍生,报考范围与其学籍所在区的具有该区学籍和户籍的应届生相同。
2、满足两个有(广州三年初中完整学籍+父母一方持有在广州办理的有效期内的《广东省居住证》)的应届毕业生:可报考省、市属普通高中和学籍所在区的区属公办普通高中及全市民办普通高中、中职学校。
3、不满足两个有:报考全市民办普通高中、中职学校。
跨区生:
指通常户籍在A区,学籍在B区,在中考时选择回户籍区升学的学生。
外区生:
指户籍和学籍都在A区,中考时报考了B区的学生。
返穗生:
指具有广州市户籍,在广州以外的城市返回广州升学的考生。
两个有条件学生:
具有广州市三年初中完整学籍、父母一方或其他监护人持有在广州市办理且在有效期内的《广东省居住证》的非广州市户籍初中毕业生。
政策性照顾学生:
政策性照顾学生属于非户籍生的一种,享受户籍生待遇,包括优抚群体类、特殊行业类、人才类和境外群体类四种类型
以降序排列在报考总人数9%(2021-2022年是12%)位置的考生成绩作为;
以40分为间隔依次设定普通高中第二梯度投档控制线、普通高中第三梯度投档控制线……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
举个栗子:以2023年的数据为例,2023年广州中考全市排名12%,约为715分,所以:
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是715分
第二梯度投档控制线=715-40=675分
第三梯队投档控制线=675-40=635分
第四梯度投档控制线=635-40=595分
第五梯度投档控制线=595-40=555
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545
为什么过了最低批次分数线却没有被批次内的学校录取?很多家长和考生都摸不着头脑。
这要先弄清楚两个概念:
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由市招考办根据当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考生填报志愿情况以及考生成绩,分别划定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录取最低控制线,经市教育局研究同意后,与中考成绩同步公布。
它是某类型/批次学校在投档录取时,对考生学业考试成绩的最低要求。
当考生成绩达到该类型/批次学校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时,才有资格参与该类型/批次招生学校的投档录取,但考生最终能否被某所学校录取,还要看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和学业成绩的相对水平。
2023年中考:
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545分。第三批次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原则上为普通高中第三梯度投档控制线635分;如学校(校区)上一年第三批次招生在第三梯度投档控制线未完成本校(校区)招生计划,则录取最低控制线为普通高中第四梯度投档控制线595分。
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录取最低控制线为465分。
学校录取最低分数线:
是在批次投档录取时,在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按照投档规则对填报某招生学校的全体考生根据志愿顺序、学业成绩高低完成投档后产生的最低录取分数。学校录取最低分数是学校在某批次投档录取完成后产生的,是投档录取的结果。
学校的录取会受到招生区域限制。(省市属高中面向全市招生,区属公办示范性高中有15%的比例面向全市招生,85%面向区内;而区属公办普通高中全部面向区内招生。)2022年广州市示范性高中和引进国、省、市优质教育资源新建普高在第三批面向全市招生,但这批区属示范性高中招收外区学生的比例则控制在15%。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自番禺的户籍生考生A可以在今年第三批填报其他区区属的示范性高中,如在第三批报考越秀区属示范性高中广州七中。不过,该生将要与同样报考七中的非老三区学生竞争总计划中15%的名额。(注意,非户籍生不能跨区填报区属高中)
至于剩下第四批招生的区属的非示范性公办高中,广州目前仍规定仅能面向本区招生。如A校和B校分别为越秀和黄埔的区属非示范性普通高中,由于区域限制,越秀考生可以选A校但不能选B校。不过,越秀、海珠、荔湾“老三区”属一个招生区域。换句话说,该越秀考生还可报考海珠或荔湾的第四批区属非示范性公办高中;报考其他两区的区属示范性高中亦不属跨区报考,无须竞争15%的名额(指标批除外)。
民办高中面向全市招生,没有招生区域的限制。
“末位考生志愿序号”是指向该校投档最后一名考生的志愿序号(最后一名考生是第几志愿被录取的)。
以2023第三批为例,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为715分,第二梯度投档控制线为675分,A学校录取最低分数为690分,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1,即表示该校在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上录取了所有第1到第6志愿填报该校的考生,但在715分时仍未完成计划,接着继续投715分以下,675分以上第一志愿的考生,投到第一志愿690分时该校计划完成,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1,即最后一个被该校录取的考生是第二梯度线上第一志愿填报该校的。
因此,要根据自己的成绩估分并参考“末位考生志愿序号”来进行志愿填报。
最低录取分数
末位考生分数
是最后一位被录取的考生录取分数。因为广州中考是按志愿顺序进行投档录取,在非第一志愿录取的最后一位的考生的分数有可能远高于最低录取分数。
指对中考总分相同的考生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序而产生的序号,代表该生在所有同分的考生中的排名。
当考生的投档分相同时,按以下规则进行排序:
1.首先是享受“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考生(考生若已享受加分,则不再享受优先录取);
2.再比较录取计分科目总分;
3.若情况又相同,则先比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之和;
4.若再相同,则依次比较数学、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单科成绩。
5.综合等级评价
依照上述规则对全市投档总分相同的考生进行排序产生的序号,即为考生的同分序号。例如一名考生学业考试成绩为678分,成绩单的“说明”栏标有“你的投档分数为678分,同分序号为7,表示这名考生的同分序号为7。
投档时,若有几个考生总分相同,则比较同分序号,按排序先后顺序录取。即使考生达到学校录取最低分数,并不代表就一定能被录取,能否录取,取决于考生的同分序号先后及招生学校投档至该分数时的剩余招生计划数。因此也会造成考生达到学校的录取最低分数,但由于同分排序靠后而落选的情况。
“示范性普通高中”,是指经国家教委、教育部和市教育局评估认定的示范性的优质普通高中。
广州的示范性高中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另一种是广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11所省市属示范性普通高中
省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
市属: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
广州市铁一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市协和中学、广东华侨中学、广州外国语学校
除了广州外国语学校是只在第一批招生,其余10所高中在第三批面向全市招生,还拿出50%的计划面向全市名额分配。
高中分类
省属学校、市属学校、区属学校这三个概念主要针对公办高中而言,是指直属管理上级上的不同。
省属:广东省直属的学校,由广东省教育厅直接管理的学校,面向全省招生。广州目前有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广东实验中学两所学校。
市属:广州市直属的学校,由市教育局直接管理的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广州目前市属学校有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外国语学校、广州第二中学、广州第六中学、广州市铁一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市协和中学、广东华侨中学、广州市美术中学。
区属:广州各区直属的学校,由各区教育局直接管理的学校,面向本区招生。目前各个区的高中都有不少此类学校。
目前广州共有74所示范性高中,其中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43所,广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32所
“名额分配”即近年来已实行的“指标到校”政策,按省的政策规范表述为“名额分配”。
按照《广州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广州市 2021 年至 2023 年公办的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含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和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和省一级普通高中学校将50%的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
名额分配对于广州市户籍初中应届毕业生是很重要的一个招生类型。
名额分配招生采用单独批次、单独录取的招生办法,安排在第二批次,设3个志愿,与其他批次志愿同步填报。
第一批次∶普通高中特长生招生计划、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计划、外语、艺术类普通高中招生计划、 普通高中港澳子弟班招生计划、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招生计划。
第二批次∶公办的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和省一级普通高中学校名额分配计划。
第三批次∶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其他招生计划;引入国家、省、市优质教育资源新建的普通高中 学校,经市教育局批准的部分招生计划。
第四批次∶非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其他(剩余)招生计划、中等职业学校其他(剩余)招生计划。
指中学具备自主招生的权利,学校自主命题、单独组织考试,招收具有学科(数理化)特长或创新潜质的优秀初中应届毕业生。
省、市属示范性普通高中自主招生面向全市;区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面向本区,老三区(越秀、 海珠、荔湾三区)自主招生视为三个独立的招生区域面向本区。
特长生在第一批次招生。想要报考特长生的考生,需获得相关奖项(比如∶音乐、体育、绘画等), 并且证书在有效期内方可报考,且需要通过学校的专业测试。
签约指一些重点高中学校为了留住本校初中部优秀生源或者争夺外校优秀生源,以进重点班或提供一定数量的奖学金等作为条件提前与优秀学生签订协议,提出学生在志愿填报某些批次须填报第1志愿,如学生无按协议要求填写志愿即使考进该校也不能获得学校相应的承诺。
签约对象:
1.综合成绩优异的学生:各科均衡发展,综合成绩排名较高的学生;
2.竞赛成绩较好的学生:拿过全国的奖项,或者比较高的省市级奖;
3.潜力较大的学生:某些学科有特长,如数学或者物理特别拔尖。
(注意事项:①签约也是要参加中考的,而且对于分数也有相应的要求②一般来说签约会要求第一志愿填报该校③签约后可以毁约)
中高职贯通培养是指高职院校和对应中职学校,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五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录取的初中毕业生以"三二分段试点班"的名义单独编班,先在中职学校就读3年,通过转段考核且符合相关条件和要求的,进入对口高职院校对应专业学习2年。
在普通高中所有批次录取结束后,市招办会统一组织补录。市招办会公布招生计划表,每年有补录计划的学校都不相同,补录的计划数量也不相同。
哪些考生可以参加补录?
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补录的考生,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已报名参加我市今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统一录取,且未被普通高中或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录取。
(二)参加普通高中补录的考生,中考成绩须达到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含政策性加分,下同);参加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补录的考生,中考成绩须达到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录取最低控制线。
高中学校如何进行补录?
在补录阶段,公办普通高中、民办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均面向全市补录。
公办普通高中补录计划不再区分户籍生和符合报考公办普通高中条件随迁子女招生计划。不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无我市学籍的港澳台或国外来穗升学生、非政策性照顾的非本市户籍往届毕业生,不能填报公办普通高中补录志愿。港澳台居民考生可填报港澳子弟班补录志愿。往届生不能填报中职三二分段补录志愿。
补录采用与统一录取相同的梯度控制线上志愿优先投档方式、梯度投档控制分数线和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考生在填报补录志愿时,一样要形成梯度差,提高录取概率。
补录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如何划定?
考生在填写补录志愿时,首先要明确各高中的补录最低控制分数线。
根据2022年的补录规则,补录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情况如下:
1)普通高中。
广州外国语学校以该校第一批次外语类招生计划的录取最低分数为补录最低控制线,且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
广州市美术中学(美术类、传媒)以该校第一批次招生计划对应的录取最低分数为补录最低控制线,须参加该校组织的专业测试且成绩合格;
港澳子弟班、民办学校公费班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班招生计划单列,以学校对应计划的统一录取最低分数为补录最低控制线;
其他普通高中以学校第三批次或第四批次中的录取最低分数为补录最低控制线。
(2)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
完成招生计划的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因有考生未按规定时间注册报到而补录的,取其第一批次的录取最低分数为补录最低控制线;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补录最低控制线为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录取最低控制线为465分。
普通高中外语、艺术类招生是第一批的其中一个招生类型。
2022年中考,共有4所高中在这一类型招生,分别是广州外国语学校、广州实验外语学校、广州美术中学、南武中学(岭南画派纪念校区)。
报考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1、广州外国语学校
外语、艺术类招生是广州外国语学校投放招生计划最多的地方。2022年,考生在外语、艺术类招生报考广州外国语学校时,英语成绩需达到100分。
2、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
2022年,学生在此批次报考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英语成绩需要达到100分。
3、广州美术中学
2022年,在外语、艺术类招生报考美术中学的考生,报考美术类,学校的专业测试成绩需达到120分,报考传媒类,专业测试成绩需要达到60分。
4、南武中学(岭南画派纪念校区)
2022年,在外语、艺术类招生报考南武中学(岭南画派纪念校区)的考生,学校的专业测试成绩需达到60分。
“公费班”,指的是由民办高中开设的,收费标准参照公办普通高中收费标准的班型。
自2021年起,广州部分高中的公费班进入中考系统招生,考生被民办高中的公费班录取后,收费标准与公办普通高中相同。
2022年,有4所民办高中获批公费班招生计划,分别是广州为明学校、广州理工实验学校、华美英语实验学校以及广州思源学校。
在招生计划方面,4所民办高中公费班中,招生计划最多的是华美英语实验学校,招生计划最少的是广州思源学校。除了广州思源学校在第四批录取外,其他学校的公费班都在第三批录取。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依据或参考,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 5 个方面。
根据《2022年中考招生指南》,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由市制定,由各区和初中学校组织实施,主要采取写实记录、评语评价和重要观测点计分等形式,并根据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个体水平和相对差异分别赋予不同的等级。
综合素质评价有哪些影响?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
一、录取参考科目等级要求。
根据《广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录取参考科目在综合素质评价中予以体现。录取参考科目等级作为招生学校录取标准。被普通高中录取的考生,录取参考科目成绩均须达到D级及以上;被示范性普通高中(包括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和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以下同)录取的考生,录取参考科目成绩均须达到C级及以上。
二、是自主招生和名额分配的重要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是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和名额分配招生的重要参考。普通高中学校应在招生说明中明确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使用办法并提前公布,规范、公开使用情况。
所谓“流标”,就是指标计划没有录取到学生,流标的计划进入下一批次录取,如果没有下一批次,就进入补录。
比如某初中学校分配到20个某示范高中的指标计划,结果只录取了12个,还有8个没有录取,那么这8个计划就流标了,进入下一批次录取。
再比如某初中学校分配到3个某示范高中的指标计划,结果没有人录取,那么这所学校的3个指标计划就流标了,进入下一批次录取。
为什么会出现流标?
一是学校的原因。学校的指标到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较高,考生达不到这么高的分数,从而流标。
比如某示范高中的指标到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是680分,分配到某初中学校4个计划,结果只有2个考生达到这个分数,其它人没有达到这个分数,从而流标。
二是考生的原因。没有这么多符合条件的考生报考指标计划,从而流标。
比如某示范高中的指标到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是610分,分配到某初中学校30个计划,结果610分以上报考了该校指标计划的考生,只有20人,还有10个计划流标。
指标到校每年都会出现流标,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