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的中考?深度看今年中考公办学校录取结果

昨天,中考第三第四批的普高、综合高中及中外合作项目录取落幕,好多人惊呼玄幻!早在成绩出来前就已经一大堆的传闻,各种的瓜,最大的瓜就是某校录取分比预期低太多。
随着最终分数线出来,我们根据录取的数据,来看看今年有哪些大变化,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录取分数线情况
01
公办普高梯度情况

很多人不会看这个图,我也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在图中找出五中金碧的位置。
五中金碧在第二梯度线上第三志愿的位置,五中金碧后面带着700这个数字。
那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五中金碧这所学校最后一位录取的学生在二梯度线上,他是3志愿700分被录取的。而五中金碧的录取最低分是662分。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那就是跟投档录取规则有关。还不熟悉的家长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查看规则。
02
总表(公办、民办、中外)

今年变化
01
近四年第三批学校梯度对比

从这个表格,根据色块的改变,很容易找出发生变化的最低分数线。
02
省市属学校
01
广雅荔湾
今年省市属学校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首先是广雅荔湾。

今年在临放榜前,在家长圈炸圈的是广雅荔湾校区,一所传统名校,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近年势头虽说不是特别亮眼,但是口碑、家长评价、底蕴、出口都还是依旧很不错。坊间有些人评论是被某初中学校拖累了,但是,我并不这么看。
首先,学校今年录取的生源结构依然亮眼!我们看看怎么说。


这个现象我后面再说。
另外,传闻中的某初中,我了解了一下,貌似今天他们的出口情况也小范围在家长圈流传出来了。
其实他们学生最大的出口就是广雅荔湾!!!!!!25人被录取,再加上考上广雅花都的12人,一共37人!是他们学生被录取学校人数最多的!
所以很多说法实在是站不住脚,虽说家长有家长的选择,但是,我们用结果说话,最大的生源基地,就是最好的明证。也许会有人说,这不是影响了别人的安排吗?这是明显低估了专业性了。
02
番禺铁一 & 白云铁一
然后就是两个铁。

今年的番禺铁一和白云铁一,双双掉下一梯度线。白云铁一因为今年扩招,表中也有写的,从400招生计划增加到500,增加了25%,所以在临考前,我们预计白铁是很有机会最低录取分降下来的,但是,但是,但是,番禺铁一掉下来确实意料之外。番禺铁一这几年势头很猛,今年更是传出有清北生,那会是什么原因?
先看其他的。
03
省实荔湾
省实荔湾今年最低录取分705,排名第10(不算民办公费班黄广附属),比排名第8的新校区省实永平715分低了10分。

低了能代表吸引力不够?
低了代表生源发生重大改变?
低了代表以后往下走?
我们看回之前的分析,我们根据分数区间对今年中考分数段人数进行了分析。

我们把去年的分数按10分进行调整,得出两年的对比,发现,其实高分段的人数是增加的!
然而,大家看到各个学校的录取最低分都比去年低,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每个学校报考的学生里面,比现在的最低录取分高一点的分数段的人少!这跟我们中考前跟一些招生老师交流提及到的情况很吻合。
跟前面的广雅、铁一的现象一样,我认为,前八学位的增加,特别是今年新增加的省实白云、华附知识城的招生计划,名校的效应,吸引了大量的按去年中考标准预估720-730,也就是相对应是今年710-720的孩子,不太愿意参与“预计更高分”的学校的竞争,转而报读新设的名校,导致原先老前八学校报考人数的减少,从而导致最低分往下降了。
省实白云加上华附知识城,一共增加了600多招生名额,这部分人,平摊给前八所一共12所学校,那就是每个学校少了50个潜在的录取学生!!!
但是,这不影响高分段的考生报考比例,正如前面广雅的说法,高分段其实没变化。更何况,省实还有华附,有省招的加持。
总的来说,分数反映了志愿填报的倾向,是志愿选择的结果。填报志愿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一个心理活。大小年现象就是心理倾向的一个反映。所以,我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也包括了考前的热度。
04
其他省市属学校
今年华侨中学录取最低分也降了下来,继2022年从三梯度线回到二梯度线之后,今年2024年重新落回三梯度,而且最后一位录到了第五志愿,算是近四年最低了。

03
区属学校
今年一共三所区属学校最低录取分站上了第一梯度。分别是五中、天外、玉岩。

其中,五中在一梯度线上第一志愿录取完毕,录到705分;天外和玉岩则在一梯度线上第二志愿录取完毕,分别是录到二志愿的717和706,最低分在第一志愿录到702。
01
五中
自从裘校主抓五中以来,五中的出口成绩,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肉眼可见的往上涨。另外得益于五中教育集团庞大的子弟兵基数,五中有着稳定的生源输送,因此,如下图:

五中自2022年开始,已经连续三年最低录取分站在第一梯度线上。下面是今年的高考成绩!

02
玉岩
玉岩,今年扩招98人,竟然还能站上第一梯度线,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我觉得,是不是招生办的老师得奖励鸡腿?一个不够,就两个?不够再一打!

03
天外
也不算惊喜啦,天河外国语再度回归一梯度线。

受益于招生人数少,加上一直稳定的成绩,天外深受天河区孩子的推崇!我现在只有一个疑问,今年有外区生报考吗?去年外区生招生名额是4人,录取为0,今年好像是8个,不知道有没有录取……
04
说说其他的
真光啊真光,我一直特喜欢真光,作为荔湾区传统区属龙头,2023年最低录取分在区属龙头里面算是比较后的,今年很多自媒体也在推荐真光,作为不愿意冒险去冲击其他高分段学校的孩子来说,真光去年较低的分数是值得去报考的,所以我们预计今年他能出现个大小年,结果,还是没能扭转这个现象。今年最低分666,比高的区属龙头学校足足低了30分……

今年新增的两所黄埔区区属学校,苏元和广州实验,都最终落在第三梯度线上,末位考生序号分别是2和1。也算是一个正常的结果。
噢,南武!

作为一直是海珠区龙头之一的南武,今年有点大跌眼镜。明年得想想办法啊,南武的零班和CCAE都是很强的存在啊!

越秀区好学校多,大家看之前那个图,黄色色块最多的,就是越秀区了。激烈的区内竞争态势,对整个教育生态我觉得是起到了促进作用!希望十六中,培正,三中他们继续加油,看看七中怕不怕。

南沙区今年从结果上来看,有一个现象,就是整体往上提了。南沙广附一举站上二梯度录到二志愿,南沙华附也从四梯度上到三梯度,而且还是第一志愿就录满。会不会是因为增加了外区生招生比例导致?看了一下,公布的数据外区生录取分数跟本区差不多,而去年2023年公布的是这两所学校外区生比本区生高30分。那就是说,今年的外区生报名更多了,大大提高了这两所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期待更多的数据去验证这个。
对了,今年由于学位的增加,根据我们之前的预判,人数的增加并不会推高入读前八的难度,这个确实得到了结果的证实。
04
写在最后……
本来想写写民办,但时间真的不够,明天吧。民办整体出现了一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我争取明天写吧。
总的来说,今年广州中考有让人意料不到的,也有情理之中的,也不算特别玄幻啦!
头部学校依旧占据了先机,虽说新校区分流了部分考生,但是头部学校依然收纳了足够多高分的娃。区属学校同样在努力,五中、天外、玉岩抢在一梯度之上。南沙区增加了外区生比例,广附南沙、华附南沙受益!!新学校苏元和广实未来可期!真光南武请努力,等着你们绽放!
所以新初三的家长,也不用过于担忧这些,所有事情,总是有迹可循,我们尽量充分了解各种信息,充分设想各种可能性,从而给自己定最终的目标。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