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后的中考,会有哪些变化?

参考今年中考的变化,我们可以推测2025年中考的一些变化和趋势:
2024年上海中考首次实行“公民同招”政策,并采用电脑随机录取方式。根据当年统计的126890名六年级新生数据,民办学校共招收22484名学生。相应地,公办学校的招生名额预计将减少约17%,这将导致初中阶段学生在争取名额分配时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各区由于民办学生数量占比的差异,招生名额的减少比例亦有所不同。例如,在虹口、闵行、嘉定、徐汇、杨浦、黄浦、金山等地区,民办学校数量较多,民办学校学生占总招生人数的比例超过20%,对考生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在崇明、奉贤、长宁等地区,民办初中数量较少,占比不足10%,因此影响相对较小。对于那些受影响较大的地区考生而言,他们需要更加勤奋,以争取更优异的成绩和更多的机会。
其次,关于综合评价面试
在过去的两年中,由于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综合评价中的40分基础分和10分附加分均被全额授予。然而,从明年开始,综合评价面试将正式实施。尽管面试仅占总评分的10分,但优秀学校的综合评价竞争异常激烈,即便是1分或2分的差距也至关重要。
根据自主招生面试的经验,面试主要评估的是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这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然而,切勿因准备面试而过度侵占中考的复习时间。
第三,中等教育入学考试的命题趋势将更趋灵活多变。
从整体上看,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试题难度有所增加,不论是数学的加分题还是理化试卷,都让部分考生感到挑战巨大。考试结束后,有考生沮丧地反映,自己的成绩从原本的“市重点”水平跌落至“区重点”水平。
尽管上海市中等教育入学考试的难度比例为“8:1:1”,即基础题占80%,中等难度题和高难度题各占10%,但在命题过程中,强调考生应对不同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适度区分考生的能力水平和思维品质差异。命题旨在引导考生运用数学思维去思考现实世界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鼓励考生运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