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需重视!提前做好小升初入学过渡准备

小学、初中学习差异
小学学习:
心智不成熟,学的科目少,从知识能力上来看,小学学得太“浮”,对知识没有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
小学注重感性的形象思维,不需要孩子在课下自学太多东西,相比之下,孩子几乎无压力。
初中学习:
升入初中后,学习科目明显增多,课程量也明显加大,许多孩子对这种突然的“量变”感到很不爽,初中的孩子正值青春敏感期,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厌学的心理。
此外,面对众多经过选拔、跟自己同样优秀甚至比自己还要优秀的学生,很多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认为“自己不突出了,不优秀了”。
同时,中学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一些,部分学生进入初中以后成绩突然下降,多数是因为过分依赖小学的思维方式,如果思维方式不转变,初一可能相差不大,越往后就会越吃力。
如何提前准备?
一、补弱,把学科基础打扎实
找到孩子小学学科学习的薄弱点,可能是弱势学科,也可能是学科的某一类型知识点,做针对性加强练习,重点在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而非更多的机械练习。
二、规划预习,为新学科做准备
提前规划学习初一知识,探索新学科的学习方法,做好准备。重点在了解不同的学科在学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适合什么学习方法,而不是填鸭知识,湮灭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和孩子探讨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跟孩子沟通交流,总结有助于学习的好习惯、好方法。例如制定作业清单和顺序安排、学习环境的适应准备等。
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做好衔接?
一、帮助孩子做好心态调整的准备
初中是一个重要的年龄段,很多孩子在初中阶段开始进入青春期,思想寻求独立、自由而变得敏感,所以放松心态、积极应对是最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经常和孩子沟通。
二、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
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好身体,将很难应对中学阶段繁重的功课。而且,现在中学都比较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因此,尤其是在小升初的转折阶段,更不能忽视了孩子的体育锻炼。
三、鼓励孩子大量阅读课外优秀读物
一般情况下,孩子到了小升初阶段,阅读的深度和品位等都和小学阶段有所不同,在阅读兴趣方面基本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作为家长,要继续引导孩子大量阅读课外优秀读物。较好的办法是家长陪伴孩子共读好书,巩固孩子的阅读兴趣。
四、新学期开始前,让孩子做好功课预习
在这个暑假,孩子需要提前预习初中的学习内容,可以减轻孩子进入初中后接受新知识的压力,预防孩子上了初中跟不上老师的教学,产生挫败感而影响接下来的学习激情。孩子可以看看每节课都讲什么内容,提前列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五、教孩子学会在课堂上记笔记
在这个暑假,孩子一定要养成边听、边记、边想的好习惯,提前练练笔,只有这样,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吸收、更好地运用。
六、让孩子多学一些技能,做一些家务
鼓励孩子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技能,如游泳、羽毛球、乐器等,作为孩子学习之余的调节剂,让孩子的业余生活不枯燥。
七、学习态度上的准备
初中课程数量变多,难度增大,因此学习状态与小学会有很大的不同,孩子需要在假期提前了解初中的学习状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状态;作为家长也要表明自己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态度,对待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等,因为家长的一举一动会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态度。
八、帮助孩子掌握一些辅助学习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让孩子掌握一些学习工具,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思维导图就特别适合孩子在阅读、预习新课、复习备考、记笔记、订计划等。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学习工具,比如大词典、辞海等,这些在中学阶段都是重要的辅助学习工具。
九、教会孩子管理好时间
由于初中阶段功课较多,如果孩子能够做到有效管理时间,将在学习等方面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在这方面,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把时间具体化,明确规定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今天的事情不拖到明天再做;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标计划,把需要完成的任务借助清单罗列出来等。
十、指导孩子做好学习规划
在小学阶段,孩子对于家长的依赖性是很强的,上了初中这种情况就要发生改变了,但有的孩子可能在这方面没有太强的自律性,家长不盯着就不知道学习,导致成绩下滑很快。
因此,要培养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自主学习的习惯,按时完成自己制订的各项计划。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