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广州中考志愿填报技巧、录取原则、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以2023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为例,共有4个批次,关键是要搞清楚:
1、想要去的学校的录取志愿序号;
2、依据个人对学校、班型实际了解情况再填。
下列是对各批次解释:
合理估分
方法一:排名定位法
1、分析最近几次大考的年级排名
2、咨询孩子所在初中学校前几年中级排名多少大概可以进什么样的学校,对应的中考分数大概是多少?(可结合初中学校往年中考成绩及录取院校来分析)
方法二:平均值(±10)
1、整体法=(一模+二模)/2+体育+听说+实验操作
2、综合以上分析推测自己正常时、最高时和最低时对应的大概中考成绩。
方法三:模拟演练法
做一套与中考题难度相当的模拟试题,如其他区的一模试题,根据成绩结合往年中考来预估分数。
科学填报
1.梯度投档控制线
从2021年起,广州市中考录取正式实行“梯度投档控制线”规则;2023年以降序排列在报考总人数9%位置(去尾取整)的考生成绩作为普通高中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 随后根据第1梯度投档控制线,以40分为间隔依次设定普通高中第2梯度投档控制线、普通高中第3梯度投档控制线……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
第三批次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原则上为普通高中第三梯度投档控制线;如学校(校区)上一年第三批次招生在第三梯度投档控制线未完成本校(校区)招生计划,则录取最低控制线为普通高中第四梯度投档控制线;第三批次和第四批次的其余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为当年的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
2023广州中考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普通高中梯度投档控制线
第一梯度:715分
第二梯度:675分
第三梯度:635分
第四梯度:595分
第五梯度:555分
普通高中:545分
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特色:465分
……
2.同分序号
当考生的投档分相同时,按以下规则进行排序:首先是享受“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考生(考生若已享受加分,则不再享受优先录取);再比较录取计分科目总成绩;若情况又相同,则先比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之和;若再相同,则依次比较数学、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单科成绩。
依照上述规则对全市投档总分相同的考生进行排序产生的序号,即为考生的同分序号,在考生的电子版中考成绩证明中予以说明。
3.末位考生志愿序号
“末位考生志愿序号”是指向该校投档最后一名考生的志愿序号(最后一名考生是第几志愿被录取的)。
以2022第三批为例,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为710分,第二梯度投档控制线为670分,A学校录取最低分数为690分,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1,即表示该校在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上录取了所有第1到第6志愿填报该校的考生,但在710分时仍未完成计划,接着继续投710分以下,670分以上第一志愿的考生,投到第一志愿690分时该校计划完成,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1,即最后一个被该校录取的考生是第二梯度线上第一志愿填报该校的。
因此,要根据自己的成绩估分并参考“末位考生志愿序号”来进行志愿填报。
4.录取最低控制线
录取最低控制线是由市招考办根据当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考生填报志愿情况以及考生成绩,分别划定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录取最低控制线,经市教育局研究同意后,与中考成绩同步公布。
5.怎样填报志愿能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准确定位、合理预期、审慎选择、志愿有梯度、充分利用志愿容量。填报志愿和考试一样,保持平和的心态很重要。要慎重填好第一志愿,尽量充分利用间隔 40 分的多梯度投档录取规定和各批次最大志愿容量,以一定的分差拉开各志愿之间的梯度,要选定一个能够接受的“保底”学校,尽量增加被录取机会。要充分了解梯度投档规定,合理利用梯度控制线的“保护”功能,并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否填报面向全市招生的外区区属普通高中。
7.“踩线进”的填报志愿策略是否可取?
不可取。不好高骛远、不人云亦云;不要只看到自己进步大,也要看到别人一样在进步。在填报志愿前,考生应通过就读初中学校了解自己所在位次,大概能上哪一类学校,确定选择填报的学校范围。在选择的时候,既要分析自己,又要分析学校,而不能仅看学校的名气和自己的一时喜好。每个批次类别的第一志愿特别重要,用学校录取考生平均水平的思路来选择每个批次及计划类别第一志愿学校,尽可能“一击必中”。
填报志愿的时间和流程
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实行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凭考生号、密码或粤省事登录“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考服务平台”(https://zhongkao.gzzk.cn/,以下简称“中考服务平台”)填报志愿。
(一)填报志愿时间:2024年6月1日9:00至6月5日16:00。
(二)填报志愿流程:选择“志愿填报”功能→修改新密码(仅首次进入需要)→填报各批次 学校志愿→修改、核对志愿→确认志愿信息。
(三)志愿修改与确认:填报志愿期间,考生可对未确认的志愿信息进行修改。考生确认志愿 后如需修改,须在6月5日12:00前,凭报名时通过核验的手机号码按页面提示发送短信验证码申请取消志愿确认,修改完成后须及时重新确认。
考生须在2024年6月5日(星期三)16:00 前对网上填报的志愿信息予以确认,逾时未确认的志愿信息无效。建议不要等到临近截止时间才上网填报或确认志愿,以免因网络或其他原因而耽误。
填报志愿要注意事项
(一)妥善保管密码。考生登录中考服务平台进入志愿填报功能后,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密码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复杂度,不能使用过于简单和易破解的字符串作为密码(如本人生日),考生务必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考生号、密码、手机短信验证码,确保上网环境安全。对于因密码泄露导致的填报志愿与考生、家长意愿不符问题,由考生和家长自行负责。
(二)及时核对确认。为保证志愿信息准确无误和提高网上填报志愿效率,考生可先填写志愿模拟表,再在网上录入志愿信息,认真校对后再确认。若网上填报的志愿信息与模拟表不一致,市招考办只以考生网上确认的志愿信息为准。
(三)自我承担责任和风险。考生和监护人对所填报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不得委托他人填报志愿。志愿填报情况与录取直接相关,所填报的每一个志愿学校都有可能成为最终的录取结果。因填报志愿不合理造成落选,由考生本人和监护人承担责任。
填报三大原则
原则一:不同梯度,梯度优先
C 同学715分在第一梯度线上第二志愿报考录取分数线为705分的Y学校,D同学709分成绩在第一梯度线下第一志愿报考Y学校 。
分析:C 同学在第一梯度上(2023年第一梯度控制线为715分), D 同学在第二梯度(715分下),则先录C同学。
原则二:同一梯度,志愿优先
举例:A 同学720分和B同学725分都在一梯度线上,同时报考录取分数线为717分的X学校 。
分析:A同学为第一志愿,B同学为第二志愿,A、B同学都处于第一梯度,则A 同学优先录取。
原则三:同一梯度同一志愿,分数优先
举例:E同学720分, F同学725分,都是第一志愿报考录取分数线为718分的Z学校。
分析:E、F同学都是第一梯度上的分数,且志愿都是第一志愿填报,则先录取分数高的F同学。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