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广州中考必懂——中考政策之学生类别篇&政策名词

1
户籍生与非户籍生是什么意思呢?
户籍生:
具有广州市户籍的考生(只要有广州11区任一区户籍的考生,都属于户籍生)。户籍生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广州户籍和学籍的考生,另一种是返穗生。
非户籍生:
非户籍生,又叫借读生,是指具有广州初中学籍、非广州户籍的考生。包含政策性照顾、港澳台或外国籍、异地随迁人员子女等,均统称为非户籍生。
1、符合政策性照顾条件的非户籍考生,视为户籍生,报考范围与其学籍所在区的具有该区学籍和户籍的应届生相同。2、满足两个有(广州三年初中完整学籍+父母一方持有在广州办理的有效期内的《广东省居住证》)的应届毕业生:可报考省、市属普通高中和学籍所在区的区属公办普通高中及全市民办普通高中、中职学校。3、不满足两个有:报考全市民办普通高中、中职学校。
2
往届生是什么意思?
往届生是指往年曾参加中考考试,报考当年非首次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考生。(注:初四复读生也属于往届生)
3
往届生能报哪些高中学校?
(1)具有广州市户籍的往届生:报考范围与其户籍所在区具有该区户籍和学籍的初中应属毕业生相同,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和名额分配招生计划、中职三二分段专业计划除外。
(2)本市初中毕业,符合政策性照顾非户籍生条件的往届生:报考范围与其本市毕业学校所在区具有该区户籍和学籍的初中应届毕业生相同,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和名额分配招生计划、中职三二分段专业计划除外。港澳台居民考生可报考招收港澳子弟班的学校。
(3)非户籍生往届生:只能报考本市民办普通高中。
4
返穗生能报哪些高中学校?
返穗生是指具有广州市户籍,在广州以外的城市返回广州升学的考生。报考范围与其户籍所在地具有该区户籍和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相同。注:返穗生没有名额分配资格。
5
返穗生体育成绩怎么算?
外地返穗生统一考试成绩按在穗普通考生标准计算,其体育素质综合评价成绩满分为 20分,为体育课成绩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之和。外地返穗生需要提供其所读学校七、八、九年级的体育课成绩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记录。七、八、九年级的体育课成绩9分,七、八、九年级体育课每学年满分均为3分。每学年体育课优秀为3分、良好为 2.5 分、及格为 2 分、不及格为 1.5 分。七、八、九年级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满分 11分,3年均不参加测试不得分,有1年参加测试得4分,有2年参加测试得7分有3年参加测试得 11分。(2024 年政策以官方公布为准)
6
外区生是什么意思?
考生在中考填志愿时报考了升学区以外的区属高中 A,对于A高中来说该考生为外区生。
7
外区生 15% 的限制是什么意思?
区属公办示范性普通高中可将不超过总计划 15% 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招生,在第三批次投档时,本区与外区考生同时投档。当外区考生投档数已达到面向外区招生最大计划数时,就不再投外区考生。
8
填报区属示范性高中的外区
计划有什么要注意的?
考生根据自身成绩情况,参照招生学校往年录取分数,结合学校宿位情况,适当考虑报考外区示范性高中。尤其是学位竞争相对激烈的中心城区考生,建议考生不要扎堆本区示范性高中,可将报考范围扩大至外区示范性高中,以增加录取机会。
9
跨区生是什么意思?
户籍在A区,学籍在B区,在中考时选择回户籍区升学的学生。跨区生须在中考报名时向学校提出跨区申请,如没有提出申请,默认按照学籍区升学。如果考生学籍与户籍在老三区中的两个区,不需要提出跨区申请,因为越秀、海珠、荔湾三个区同属一个招生区域,简称“老三区”。注:跨区生名额分配跟随学籍。
10
跨区生能报哪些学校?
跨区生报考范围与其户籍所在区具有该区学籍和户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相同。举个例子:
学生户籍在番禺区,学籍在越秀区,选择在番禺区升学,那么可以报考的学校有:(1)面向全市招生的省、市属示范性高中;
(2)番禺区普通高中;
(3)面向全市招生的其他区属公办高中(有 15% 的限制);
(4)在广州市招生的民办普通高中、中职学校。
11
跨区生什么时候申请?如何申请?
一般在3月份中旬中考报名时,跨区生须在广州中招网上提交跨区申请,由市招考办根据公安部门提供的户籍信息进行审核。不需要另外提供资料,只需要报名时提交户口本和身份证就行。同时中考报名时,在是否选择“跨区”一栏打钩就行。
12
哪些学生适合申请跨区?
对比孩子学籍和户籍所在区的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以及孩子的成绩案例(仅供参考)
(1)孩子成绩中上,学籍在白云区,户籍在荔湾区,建议跨区。荔湾区属于老三区统一招生,好学校较多,选择性多。白云区好学校较少,选择性少。
2)孩子成绩较差(想读高中),学籍在越秀区,户籍在花都区,建议跨区。虽然老三区学校选择多,但是分数相对会高。花都区学校分数相对较低,保底学校容易选择更能保证升学。
13
非户籍生报考公办高中
需要什么要求?
需要符合“两个有”条件,即具有:
①广州市三年初中完整学籍
②)父母一方或其他监护人持有在我市办理且在有效期内(至2024年4月30日仍有效)的《广东省居住证》或父母一方、其他监护人或考生本人持有在我市办理且在有效期内(至2024年4月 30 日仍有效)的《港澳居民居住证》或《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14
非户籍生能报哪些高中学校?
(1)符合政策性照顾条件的非户籍生:报考范围与其学籍所在区具有该区学籍和户籍的应届生相同。
(2)符合“两个有”条件的非户籍生报考范围
① 省市属示范性高中(受 8%-18% 限制);
2)学籍所在区的区属示范性高中(受 8%-18% 限制);
③ 学籍所在区的区属普通高中(受 8%-18% 限制);
4 全市民办高中;
⑤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注:非户籍生除了省市属示范性高中外,不能报读学籍区以外的公办高中。
(3)不符合“两个有”条件的非户籍生:只能报考民办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
(4)往届毕业非户籍生:只可报考在广州市招生的民办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
15
港澳生与三侨生有什么区别?
港澳生:港澳居民随迁子女,或具有港澳籍的考生。
三侨生:指归侨青年、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
16
港澳生能报哪些高中学校?
1、不满足“两个有”:可报考港澳班、民办高中、中职学校。
2、满足“两个有”:报考范围与非户籍生报考范围一致,同时可报港澳班。
17
港澳生可以报公办的高中吗?
港澳生满足“两个有”条件,也是可以报公办高中。建议根据后续高考规划选择,如果入读普通高中,课程主要面向国内大陆高考。而专门开设港澳子弟班的学校,会有针对性地开设港澳子弟课程,面向全国联考,跟普通高中课程是不一样的。
18
哪些考生可以享受
中考加分政策?
19
哪些考生可以享受优先录取?
20
中考加分或优先录取
政策怎么理解?
(1)在投档录取时,根据加分或优先录取政策中关于“加分投档录取”的规定,对符合条件考生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录取计分科目总分给予加分,再按加分后对应的成绩进行投档录取。
(2)在投档录取时,根据加分或优先录取政策中关于“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规定对符合条件的考生,在与其他考生投档总分相同的情况下给予优先投档录取。
(3)特长生和名额分配录取不享受加分或优先录取;
考生如同时符合多项加分的,享受加分值最高的事项;考生如同时符合加分和优先录取的,享受了加分事项的不再享受优先录取;(4)考生享受加分或优先录取的投档分,仅用于投档录取,不计
政策名词
最低分数看得懂,但最低分数同分序号、考生志愿序号、末位考生分数同分序号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吗?
1
什么是同分序号?
同分序号是指对全市总分相同的考生进行排序产生的序号,即为考生的同分序号。也就是说:当同分数的两个考生都报考了同一间学校,而学校又只剩一个名额时,那么该学校会优先录取排名较前的考生。
2
同分序号排序规则是怎样的?
首先是享受“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考生(考生若已享受加分,则不再享受优先录取)再比较录取计分科目总分;若情况又相同,则先比较语、数、英三科成绩之和;若再相同,则依次比较数、语、英、政、史、物、化单科成绩。
3
什么是末位考生分数?
未位考生分数是指在录取过程当中,按录取的先后顺序排列,最后录取的那一位学生的中考成绩。
4
末位考生分数与最低分数
有什么区别?
最低分数为学校在该批次录取的学生中,分数最低的考生分数;未位考生分数为学校按照梯度志愿顺序录取的最后一位考生的成绩。(末位考生分数>最低分数)
5
什么是末位考生志愿序号?
末位考生志愿序号”是指在录取过程中,按录取的先后顺序排列,最后录取的那一位学生的志愿序号。
6
如何使用末位考生分数?
在填报中考志愿时,“未位考生分数”经常是和“梯度投档控制分数线”、“末位考生志愿序号"搭配起来一起使用。考生首先判断预估成绩是否高于某一“梯度投档控制分数线”然后再用“末位考生志愿序号”判断这个志愿是否有效,最后再用
7
怎么使用末位考生志愿序号?
(1)当考生预估成绩与分数线不在同一梯度时,可不用参考末位考生志愿序号。成绩高于分数线一个梯度时,填任一志愿都是有效的(前提是前面的志愿没有被录取);成绩低于分数线一个梯度时,填任一志愿都是无效的。
(2)当考生预估成绩与分数线在同一梯度且达到录取最低分数线时,第一志愿应该填末位考生志愿序号是1或大于1的学校,第二志愿应该填报末位考生志愿序号是2或大于2的学校,以此类推。
如所填志愿序号与末位考生志愿序号相同,则预估成绩须高于末位考生分数志愿才是有效的
8
三二分段和五年一贯制
是什么意思?
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培养是指高职院校和对应中职学校,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五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录取的初中毕业生以“三二分段试点班”的名义单独编班,先在中职学校就读3年,通过转段考核且符合相关条件和要求的,进入对口高职院校对应专业学习2年。
五年一贯制:我省五年一贯制招生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为“全省统考”(主要依据全省五年一贯制单独招生文化课统考成绩录取);第二种为“公定向”。注:参加五年一贯制全省统考的考生,需网上报名,并参加考试。考生被全省统考招生录取后,仍可以继续参加中考及高中阶段学校录取。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