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校均分排位:静安/长宁波动幅度这么大?

对于优质初中来说,头部学生能够在自招和到区批次录取一部分,另有一部分高分学生由于名额分配问题,选择在平行志愿批次裸分冲四校,因此到校批次可能只是校内中上游水平。而对于“菜中”来说,到校批次学生则是校内的年级前几,所以到校均分展现的可能是各校校内不同位置学生的水平。此外,今年民办初中不再是选拔生源初中,也参与了名额分配到校,民办初中的参与又为各区到校排位带来了一些变化。
综上,仅用到校加权均分对学校水平进行排位并不完全准确,但由于可用数据太少,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参考一二。
静安区
静安的到校名额及分数线表一眼望去不难发现缺额比较多。缺额主要在回民中学和华东模范两所,两所学校都是末流市重,或许是报名的人少,也可能是无人上线。
静安的到校均分排位波动幅度较大,多所学校均分变动20+甚至30+。风华初/苏河湾/静教院/市西初/市北初的到校排位下降明显。
市北初的头部学生主要在市北理,非对口生源,基本都以四校八大自招为出口。其余对口生源往年到校成绩也是很不错的,基本都在前三,虽然今年市北初自招成绩可以说是公办第一,但到校波动这么大还是挺意外的,实属不该。
风华初/静教院的波动可能也和志愿填报策略有关,好学生可能都只想填报四校或市西这类优质学校,一旦失误就错失到校的机会了,如静教院的缺额大概就是无人填报回民。
如市北初和风华初在回民的到校分数线恰好卡在607的控分线,一定程度上也拉低了学校的加权均分。
长宁区
长宁区的市重数量比较少,仅有三所,并且从分数线也可以看出来,市三女中和复旦中学仅为中下游市重,和延安还是有一定差距。
长宁民办初中很少,仅有新世纪和包玉刚两所,包玉刚主要走体制外路线,今年参与名额到校的仅有新世纪。因此,相对来说长宁的学校排位是受到民办学校影响最小的区。
之前分析各区教育资源情况的时候就说过,长宁和黄浦都是升学难度最小的区,黄浦是因为市重学校多,长宁则是因为中考人数少。
大概是因为升学不难的“松弛感”,今年长宁各校的到校均分除泸定中学以外均是下降,泸定中学以比去年高32.7分的分差从最后一名跃升到第一名,去年泸定中学波动比较大,今年比起往年也算是超常发挥了。
全区到校均分的下降也意味着今年长宁的中考分数比去年普遍降低,降幅在5分以下的学校能保持排名或上升,降幅在5分以上的学校排名都不同程度地有所下降了。
尽管延安初这两年的到校排名都处在中下游,但毫无疑问一直是长宁最好的初中,毕竟延安初的自招成绩是十分亮眼的,头部尖子生并不参与到校争夺。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