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初中家长如何理解“校额到校”:“校额到校”名额分配标准和理解误区

初中的家长一定知道“校额到校”
“清北人”在多篇文章里重点提及“校额到校”
2024部分学生通过“校额到校”低分录取到了北京二中、清华附中这类优质学校
但有些家长对“校额到校”有一定的误区,下面我们来捋一捋
一、校额到校的初衷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4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京教计〔2024〕8号
目的是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简单的解读是原优质初中占据了升优质高中的绝大部分比例,现在为了均衡发展,提升非优质初中(一般初中校)到优质高中的录取比例。
(校额到校”绝大比例是本区的优质高中录取)比如说昌平的“校额到校”录取的高中基本上都是昌平区的优质高中
二、“校额到校”的名额分配标准
这里的50%怎么理解?
有两种计算方式(升学和录取两个角度):
(1)从高中录取的角度:
既然全市优质普通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分配到一般初中校,那么该校的50%学生会来自于“一般初中校”,该区的所有一般初中校分配该优质高中的50%。
(2)从初中校升学角度
假设一所一般初中校正常情况下只有25%的学生可以考入优质高中,那么还需要解决剩余25%的学生进入优质高中的问题,那这25%就是今年该学校可以享有的校额到校名额。
今年校额到校人数=今年学校初三总人数*(50%-三年前统招考入优质高中人数/三年前学校初)
如果按照这个公式来测算,唯一确定的就是比例,不确定因素有三个数量,那么每届的“校额到校”在孩子初一入学时候,就已经确定了。
“校额到校”名单参考
2024年北京18个区初中校“校额到校”名单:如何选择“校额到校”的初中?
三、“校额到校”是不是越多越好?
很多家长认为“校额到校”名额越多越好,其实是个误区!
一般初中校的“校额到校”人数越多,说明该学校统招考入优质高中的数量越小,所以说并不是“校额到校”人数越多越好。
(“校额到校”针对的是一般初中校,而非优质重点初中学校)
举个栗子:
西城区重点初中
北京四中,北京八中,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三帆中学、德胜中学、北京市161中学(优质初中)
看一下西城初中校2024年“校额到校”名单,大家就清楚了
四、选择初中校的逻辑:
(1)首选区重点初中
(2)其次选初中校成绩相对突出一般初中校
(3)最后选当届学生人数相当,成绩相差不大的,而“校额到校”人数多的学校。
什么情况下“校额到校”名额越多越好?
举个例子两个一般初中校,中考成绩也相差无几,这届两校学生人数也差不多,那自然选择“校额到校”人数多的。
五、“校额到校”的要求
校额到校录取(分数达到570)不看孩子的区排名,只看校内排名,校额到校招生在统一招生录取之前进行。校额到校录取采取校内选拔方式,按照优质高中校额到校计划和初中校分配的校额到校名额数,依据考生校额到校录取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及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录取。
七、570分数的依据
从历年各高中的录取分数线来看,570中考分数仅高于中考普高各区的录取分数线,在很多区里如果按照统招来要求,570只能选择末尾的几所学校,570其实是全市中考上优质高中的最低标准,如果低于570,即使录取到到优质高中,也有可能跟不上学校的教学脚步!
所以我们孩子的初中学校如果有“校额到校”,我们必保570分,初一初二的学生根据自己成绩可以进行估算,差距100分以内的都值得去拼一拼。节选几个学生的沟通记录。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