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加工能力怎么看?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18 浏览




很多家长常用学校头部学生升学情况来判断一所学校的育人能力,这部分数据也是相对更易得到的。


各位家长,走访众多开放日,你是否听过哪个高中说自己高考成绩有所“退步”?是否有听过有高中说过自己“高进中出,中进低出”?既然成绩注定有涨有跌?那我们如何看待各个学校的“加工数据”呢?


拿中大线做举例标准,假定某届高考生在深圳排名1300名可上线,三年前如果A高中录取全市前1300名学生10个;B高中录取全市前1300名是15个。三年后高考,A学校达到中大线的是20个,B学校达到中大线的是25个。


那么这个时候,哪个学校的培养能力强呢?

(1) 从上线人数看,B校25>A校20,显然B学校数据更好看。

(2) 从上线人数增长看,A校增加10人,B校增加10人,增加数相同。

(3) 从上线增长百分比看A校(20-10)/10=100%,优于B校(25-15)/15=67%。


当然这里要看的不仅是数据比例,显然从入口1到出口2个和入口100到出口200,增长率都是100%,但显然后者难度要大的多得多。此外,还可以去关注学校的生源结构,中考录取大部分生源处在什么阶层,三年后这批学生的高考出口又是什么层次。网络上流传一版“增值性评价”图表,大家可以参考看一看。


图片


总之,不要轻易以个例来断定学校的加工能力,尽量综合去看。文化生就重点对比一下纯文化的重本率,艺体生重点看艺体生的高考情况。优进优出,体现一所学校对优生的培养能力,“守”住优生也非易事。中进优出,体现一所学校对普通生的培养能力,普通生说的是大部分学生,而非中考失常的某些个例。




发布于 2024-07-09 05:49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