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衔接”到底“衔”的啥?

孩子从小学生转变为初中生,对周围的环境,教学方法,生活节奏都需要去适应。非常考验孩子的适应能力,适应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初一甚至整个初中阶段的成绩!
所以初一一定要打好基础,不仅要打好知识上的基础还要打好学习习惯的基础,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
今天可以从四个方面了解一下,小升初的衔接:
1.学习能力的衔接
2.学习方法的衔接
3.学习知识的衔接
4.家长角色变换的衔接
学习能力的衔接
小学老师监督指导偏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不高,而初中老师更提倡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更多的起到一个引导作用,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需要让孩子养成迅速有效完成事情的习惯,这样到了初中后不至于太吃力跟不上。
学习方法的衔接
小学属于模仿式学习,模仿老师的做题思维就可以拿高分。而初中是创新思维式学习,注重理解和运用。更加锻炼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所以要更扎实地学好每一块的知识点,打好基础。
学习知识的衔接
小学6年是点式教育,而初中3年是链式教育,意味着孩子在初中3年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而且环环相扣。学好每一个知识点,学扎实学透就格外重要。
家长角色转变的衔接
到了初中,孩子也逐渐步入青春期,渐渐有了成人的意识。家长应做好角色的转变,由监督者变为引导者。对孩子应张弛有度,既不能施加太多压力,又要有明确的目标 ,耐心对待孩子。
家长可以平时多观察孩子,关心孩子。看看孩子课本是否有做好笔记,课后习题是否完成,笔记做了说明上课有在认真听讲,如果课本上一片空白,家长就应该抓个紧了~这说明孩子上课没有认真听讲,笔记没记全。
总结
小升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不仅是一个学习方面的过渡,同样也是心理方面的过渡。孩子逐渐步入青春期,有了成人的认知,家长也需要积极去跟孩子沟通在学校里的情况~
做好衔接,这三年的初中学习会效率倍增,正确引导小升初的孩子做好学习和心理的衔接,是各位家长眼下必做的事情!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