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道法命题思路专家分析

应用新结构教学评框架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今年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以下简称“试题”)的命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结构教学评框架为指引,严格落实国家统编教材,反映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突出育人导向,考查综合素质,让学生学习有获得感、教师教学有成就感。广州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免费开放、国内首创5G超远程机器人肝胆手术等素材都入中考题。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试题材料的选取和问题的设计渗透五育融合理念,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如第23题创设了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自己初一年级时政治课老师讲述焦裕禄事迹的情境,配之与教材风格一致的“相关链接”栏目描述了焦裕禄的故事,引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生态文明建设等重要论断,要求考生以“学习思政课 投身强国行”为题撰写短文谈感悟。该题着力引导考生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该任务设计,既紧扣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五周年这一时政背景,又回应了焦裕禄逝世60周年这一时间节点,引导考生在亲切友好的情境中反思自己的思政课学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而考查其元认知知识。
贯彻“双减”要求。试题呈现形式多样,有文字、图画、图表,有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符合初中生阅读习惯,契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全卷文字量在往年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压减,减轻了考生的阅读负担,赋予了他们更多思考和书写的时间。试题总体难度适中,材料呈现简洁明了,问题指向清晰明确。如第21题简要叙述了人民法院对甲在互联网上使用侮辱性语言抹黑中国人民志愿军“冰雕连”英烈的行为作出判决这一事实,考查甲承担的法律责任、判决的社会意义、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形式。这些题目符合教师日常教学实际,贴近学生真实现状,让考生有熟悉感、有话可说,反映“教-学-评”一致性。
以学生为中心。试题紧扣时代主题,反映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引导考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让考生答题有代入感、亲切感。如以某中学生在进行主题为“生命至上 学会救助”的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关于自动体外除颤器等资料为情境,引导考生得出珍爱生命等结论;以某中学生向到访的外国友人介绍中华民族的龙文化为情境,引导考生坚定文化自信、传播好中国声音;以参观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展品为情境,引导考生领略多样文化、感受文化魅力。
应用新结构教学评框架。试题创设以真实生活为核心的结构化情境,关注以大概念为核心的结构化知识,设计富有梯度的进阶问题,考查考生在任务完成中展现出的认识、认可、认同、认定的不同水平。
如,在情境的维度方面,不回避热点,不错开重点,而是迎着热点上,聚焦重点考。试题关注本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成就,涉及广州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广东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话题。试题情境的设计注重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考查内容情境化。依托优结构的主题情境,促成高质量的试题命制,引导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在选择题上,聚焦互联网影响、粮食与用餐、人民民主、高质量发展、文化建设等主题;在非选择题上,聚焦爱国主义教育法、共建“一带一路”成就、学习思政课等主题。
再如,在知识的维度方面,考查以大概念为核心的结构化知识。试题避免纯记忆性内容考查,把考生从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中解脱出来,倡导不记考不了、只记考不高,引导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学习减负提质增效,发挥好考试对教学正向引导的指挥棒作用。同时,考查的内容注重小初衔接。如试题中宪法的法律效力与六年级的“宪法是根本法”、试题中党的领导与五年级的“中国有了共产党”、试题中公益广告与四年级的“正确认识广告”等内容具有衔接性、进阶性。这些试题体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求,意在引导小学师生重视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初中教师学习并落实《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总之,今年广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的命制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努力讲好中国故事,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生动有趣情境,引导道德与法治课上得有意思;试题命制应用新结构教学评框架,强调科学规范严谨,发挥中考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最好一堂思政课铸魂润心的作用,引领一线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道德与法治课上得有意义,从而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