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13日报名,2024年余杭区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报名问答来了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70 浏览




一、小学一年级入学具体日程如何安排?

图片


二、小学一年级入学报名包括哪些环节?

主要包括网上报名、公民办同步录取两个阶段。

(1)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为6月11日—6月13日(每日9:00—21:00)。符合在余杭区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家长,通过浙里办APP(手机端)或浙江政务服务网(电脑端)报名。

报名时,适龄儿童只能在公办小学或民办小学(含电脑派位的民转公学校,下同)选报一类,其中选择民办小学的应在报名开始前符合就读条件且限报一所。网上报名时间截止后,登记信息和报名结果不能更改。

(2)公民办学校同步录取

6月27日9:00—16:00,完成民办小学网上报名的儿童家长,通过浙里办APP或浙江政务服务网登录入学管理系统进行报名资格审核结果查询。其中双(多)胞胎家庭,监护人可于当日就近向余杭区各镇街中心学校或余杭区教育局(余杭区余杭街道凤新路新里程2号楼303室)申请参加组合绑定电脑派位。

6月28日,公布民办小学网上报名名单。

6月29日-30日,公办小学第一批现场信息核验(具体安排以各镇街发布的公告为准)。

7月3日,公办小学第一阶段录取工作开始。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以下简称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小学,由余杭区教育局组织电脑派位并公布录取结果;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小学,报名儿童一次性全部录取。

7月4日9:00—16:00,市教育局在入学管理系统中公布招生不足的民办小学名单及剩余招生计划。完成网上报名且未被录取的儿童,可参加民办小学的补招报名,已选报公办小学的儿童也可参加。所有报名或补报名民办小学但未被录取的儿童,在第二阶段录取时,按“同类排序靠后”的原则,排在只报公办小学的同类别儿童之后录取。

7月5日12:00—16:00,完成补招报名的儿童家长,通过浙里办APP或浙江政务服务网登录入学管理系统进行审核结果查询。其中双(多)胞胎家庭,监护人需可于当日就近向余杭区各镇街中心学校或余杭区教育局(余杭区余杭街道凤新路新里程2号楼303室)申请参加组合绑定电脑派位。之后,公布民办小学补招学生名单。

7月9日,补招报名人数超过剩余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小学,由余杭区教育局组织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并公布补录取结果;补招报名人数未超过剩余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小学,报名儿童一次性全部录取。

7月14日,公办小学进行第二批现场信息核验。


三、小学招生有关学校等信息到哪里获取?

招生录取工作由余杭区教育局组织实施,各镇街招生的具体方案及相关信息详见“余杭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和各镇街微信公众号。


四、登录系统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项?

“小学入学管理系统”网上报名的开放时间为6月11日—13日(每日9:00—21:00)。在系统开放的任意时间内完成操作即可,操作的具体时间不影响招生录取顺序和入学结果。通常系统开放第一天(6月11日)登录注册人数较多,建议家长适当错峰。

电脑端操作推荐使用360(极速模式)、火狐、谷歌等浏览器。期间如出现无法正常登录系统等情况,请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电脑浏览器版本及设置是否符合要求,仍有问题可拨打电话89583603咨询。

建议家长适当留出处置时间,切勿于6月13日晚上临近系统关闭时操作,避免因突发故障等导致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操作,影响入学。


五、2024年余杭区小学一年级入学网上报名对象包括哪些?

网上报名对象如下:

1.余杭区户籍儿童少年;

2.临平区户籍儿童少年,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余杭区购房(以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为依据)且实际居住一年以上;

3.小学为持余杭区有效《浙江省居住证》的儿童;初中为余杭区小学应届毕业生和其他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

4.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规定可在本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包括:

(1)父母在我国驻外机构工作或因公派往并长期在国外工作,或父母双方均在野外地质勘察部门工作,户籍所在地确实无人照顾,需由本区亲属照管或寄养在本区的儿童少年;

(2)驻地在余杭区的现役军人子女,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关于进一步做好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若干意见》等规定可在本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其他军人子女;

(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等规定可在本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公安民警和消防救援人员子女;

(4)符合市委、市政府《关于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等规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子女和省委人才办认定的在杭省部属单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持有《杭州市特聘专家证书》、属地为本区的《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引进人才子女,持有属地为本区的《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的引进人才子女,工作地为本区的回归和引进浙商子女;

(5)在本区居住的港澳台籍、外国籍儿童少年。

上述儿童少年入学应同时满足: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期间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或经余杭区教育局批准缓学的儿童(《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在学年开始前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由县级学籍管理人员在学籍系统中登记缓学,纳入缓学管理。缓学期为一学年,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残疾儿童入学年龄可以适当放宽)。


六、报名民办小学前,监护人需要做哪些准备?

监护人应了解拟报民办小学的办学情况,如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条件、收费标准、招生规模、住宿条件等信息,还应充分了解拟报民办小学,在小升初时的升学政策(已在各校招生简章中明确,监护人在报名时请在报名系统中仔细查阅),根据孩子和家庭情况,慎重选择。有初中部的学校,监护人还应特别留意六年级时是否为校内直升。


七、民办小学招生范围是怎样的?

余杭区范围内民办学校今年仍在余杭区、临平区范围内招生和补招。


八、民办小学补招网上报名对象有哪些?

包括报名民办小学未被录取的儿童和已报名公办小学的儿童。

选择报名及补招报名民办小学的儿童若未被录取的,如何进入公办小学招生程序?

民办小学未录取的学生,自动进入余杭区第二阶段招生程序,按“同类排序靠后”的原则,排在只报公办小学的同类别儿童之后录取。

网上报名了余杭区的民办小学,电脑派位未录取,可以去另一个区、县(市)就读公办小学吗?

不可以。报名民办小学,经余杭区教育局审核通过的,若电脑派位未录取,只能在余杭区公办小学分配入学,其他区、县(市)公办小学不能录取。跨区补报民办小学未派位录取的,自动回到原区、县(市)升学。

选报同一民办小学的双(多)胞胎子女家庭,如何申请组合绑定参加电脑派位?

双(多)胞胎子女均需正常网上报名(不能只报其中一个孩子),选报同一所民办小学的,监护人可申请组合绑定参加电脑派位。资格审核结果查询(民办小学资格审核查询6月27日9:00—16:00,补招生报名资格审核7月5日12:00—16:00)。家长凭户口簿、出生证等有效证件可于当日就近向余杭区各镇街中心学校或余杭区教育局(余杭区余杭街道凤新路新里程2号楼303室)提出书面申请。如派位录取,则组合绑定的双(多)胞胎均被录取;如派位未录取,则组合绑定的双(多)胞胎均不录取。


九、民办小学网上报名、补招报名的资格审核结果如何查询?

6月27日(9:00—16:00),民办小学报名的家长可登录系统查询报名资格审核结果。因不符合某区报名条件而未通过审核,但符合其他区入学条件的,家长可在系统中重新调整报名。已审核通过的,报名有效,报名结果不得更改。

7月5日(12:00—16:00),完成补招报名的儿童家长登录系统进行补招报名结果查询。

请家长在规定时间内关注查询,如有异议,请及时向余杭区教育局咨询。


十、民办小学网上报名、补招报名学生名单如何查询?

由余杭区教育局通过“余杭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公布。

6月28日,公布民办小学网上报名学生名单。

      7月5日,公布民办小学补招报名学生名单。

请家长在规定时间内关注查询,如有异议,请咨询余杭区教育局。


十一、录取结果如何查询?

7月3日,余杭区教育局公布民办小学录取结果;

7月9日,余杭区教育局公布民办小学补招录取结果。

家长均可通过【浙里办 APP—入学早知道—中小学报名】查询。公办小学录取结果由学校公布。


十二、网上报名及补招报名民办小学被录取后能否放弃?

不能。是否报名民办小学由儿童父母自主决定,父母在给孩子报名前应充分考虑家庭实际情况和学校办学情况等各种因素,慎重决定是否为孩子报读民办小学,一旦被所报民办小学录取,录取结果不能更改。公办小学不能录取已被民办小学录取的儿童。


十三、网上报名成功后,是否可以更改?

在6月11日—13日(每日9:00—21:00)网上报名时间内,家长可以登录入学管理系统进行信息登记并完成报名,也可以进行更改操作(包括修改信息、报名结果)。6月13日21:00报名时间截止后,不能进行信息登记、报名和任何更改操作。

7月4日(9:00—21:00),招生不足的民办小学补招报名时间内,补招报名儿童家长可以登录入学管理系统进行补招报名,也可以对补招报名结果进行更改。7月4日21:00,补招报名时间截止后,不能进行更改操作。


十四、现场信息核验时需要带什么材料?

具体以余杭区各镇街和学校核验通知要求为准,一般包括:

1.户籍儿童:家庭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父母双方身份证。集体户籍、拆迁过渡家庭儿童等特殊情况,根据各镇街或学校核验通知要求提交相应材料。

2.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家庭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父母双方身份证,具体请关注各镇街或学校核验通知要求。

3.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需在余杭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其他儿童,除提供家庭户口本和父母双方身份证外,还需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通过数据共享采集核验的入学报名相关信息,如户籍、居住证、不动产权、社保记录等数据无疑义的,原则上不再要求重复提交核验(一表生调剂学校除外)。


十五、公办小学现场信息核验时,家长应该去哪所学校?

具体详见余杭区各镇街微信公众号、学校微信公众号或手机短信(核验前,监护人将收到核验提醒短信)。

非当地户籍儿童家长在信息核对阶段,对公安、住保房管等部门核查反馈的居住证和居住登记、房产、人才证明等信息有异议的怎么办?复核申请递交后,经公安、住保房管等部门复核反馈的信息如何查询?

6月20日—21日(每日9:00—21:00),家长可登录管理系统进行信息核对,如对相关部门反馈的信息有异议,可在系统中直接递交复核申请。家长递交复核申请后,将由相关部门进行复核,复核结果在现场信息核验时反馈。


十六、登记的信息不实或提供虚假材料,会不会影响入学?

会。与入学相关的信息和材料将由公安、住保、房管、人才服务等相关部门进行核查,家长务必如实填写并认真核对,确保所填信息的真实性。发现虚假材料的,将由公安机关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十七、有相关公众号或咨询电话吗?

以下是余杭区各镇街、余杭区教育局微信公众号和咨询电话:

图片

为更好地服务家长,6月11日—6月13日、6月20日—6月21日每天9:00—12:00、14:00—17:00,余杭区教育局将会设立“服务咨询热线”86163979(如遇咨询热线繁忙, 请您耐心等待或拨打相应街道咨询电话),为有需要的家长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发布于 2024-07-01 16:11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