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有变,难哭学生…24年深圳中考数学试卷点评看一看

试卷整体难度分析
2024 年的中考数学卷结构大改,结构突然变化后考生可能会有些不太适应。
试卷结构的改变为:由“10选择+5填空+7解答”,变为“8选择+5填空+7解答”,选择题总分值下降,分数分配给最后两道解答题,普通学生在选择题能拿到的分数变少。
选择题题目考察都很基础:压轴第8题考查了三角函数,难度较低。
填空题11题考查扇形面积,属于比较冷门的知识点,复习不全面的学生得分较难;12题考反比例解析式,属于常规考点;13题压轴考查相似,也是近几年传统考点,是本卷难度较大的一个题。
解答题前面较简单常规,没有变化:18题考查圆,不少同学半径没有求出来,但实际难度不大;19 题依然是二次函数的探究,主要考查顶点式的理解;最后一题 20题依旧是几何探究,新定义“垂中四边形”,需要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结合作图,研究相关结论,难度较大。
对考生备考来说,还是很友好的,全卷简单、中档、难题分值比例约为 6:3:1。突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进一步发挥基础教育数学的育人作用;重视思维的考查,思维梯度明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展现自己的水平。预计今年 A+ 线将小幅下降!
2024中考数学考点分布
24中考试卷难易度分布
准中考生备考建议
今年的考卷给我们明年、后年的考生提供了以下备考方向:
1.重视课本,重视基础概念和基础技能。
要回归北师大版教科书。一味捧着教辅资料题海战术是本末倒置的学习方法。
只有把课本研究清楚,充分理解、深刻感悟课本逻辑,尤其是每个单元的总复习,例题,思考题,才能把握好中考的方向。
2.结合自身现有基础水平,培养数学思维,提升探究能力。
这个方面不能仅靠课堂,还需要课后的探索、总结,刻苦钻研。
从这几年的命题风格来看,套路题、模型题越来越少,重视探究题。但是这并不代表套路模型不重要了,反而说明以往的套路模型已经变成了基本要求,建议学生在熟悉模型的基础中,开拓视野,用新的角度去研究这些模型,挖掘出更多的可能性。
3.增强学科融合能力,阅读理解是全科的基本技能。
学科融合在中高考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在数学的生活应用题,开放性建议题,探究题等,都需要通过阅读题干文字,去理解情境背后的意图,尤其是结合物理化学的基础实验。
中考的阅读量在逐年增大,若是因为阅读理解能力而失分代价是沉重的。
24中考已经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数学的考试已经结束,各位考生要放平心态继续应对接下来的考试,给自己一个完美的收官!预祝各位考生都能取得好成绩!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