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上海中考志愿填报攻略!

第一步:我们先看看中考志愿批次 ↓↓↓
注:1、前一个志愿被录取,后面所有的志愿自动失效。例如,自招录取了,则后面的名额到区、到校、平行志愿都自动失效。
2、前一个志愿未被录取,不影响后续志愿的录取。例如,名额到区未被录取,不影响后续的到校和平行志愿。
3.其中,自招、名额到区、到校、平行志愿,4个志愿批次,只有名额到区比较纠结,其余的,客观说,都没什么难度。
第二步:自招志愿如何选
(1)关键看,是否参加过该校自招考试并且拿到市重点高中的自招提前签约,口头和书面的都算。如果拿到了,那么直接填,会被录取。如果没拿到,那么填了也意义不大。
(2)今年2024年很多学校只是参加了开放日活动,并未组织考试。有家长担心,大家都没参加自招考试,不填会不会漏掉一个机会?那么,报着空着不如填满的想法,那么可以填上。
但是,不管如何,自招志愿选的高中学校,一定要比你的名额到区、到校、平行志愿能进的学校,要略高一点。如果填了一个略低的学校,那你自招被录取了后面批次又不能参加,分数高了进不了好学校,是有些亏的。
简单来说,自招你能填的学校,和你的中考裸分能进的学校,二者相比较:
①自招学校比裸分能进的高中,略高,则选自招
②自招学校比裸分能进的高中,二者相当,则选自招(可以进重点班)
③自招学校比裸分能进的高中,略低,则冲裸考
第三步:名额到区填报
首先,名额到区的原则,是冲一冲,选择一所比自己估分定位校高一档的高中。因为,如果中考出分后分数高,如果录取了,后面的名额到校和平行志愿就失效了,那就有点亏了。
其次,避免“ 刻舟求剑”,就是完全对照去年的录取分数线,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名额到区去年的录取分数线,去年报的人多了,则被抬高了,报的人少则又降低了。所以,不要看具体的分数。参照去年,要看分数段。例如,你估分695,A高中,去年名额到区录取分数线是695,这时候,你要看看和A高中相近的几所高中,也就是录取分数线在692-698区间的,就是跟你的估分上下浮动3分的高中学校,比较合适。所以,看去年的名额到区的分数线,要看分数区间。
再次,具体填报的步骤是:
①根据中考估分,在本区高中里(根据平行志愿分数),确定定位校
2023上海16区高中录取分数线排位汇总
②找到外区与定位校同一档的高中,与定位校前后相差不超过2-3分,建议选2-3所备选
2023上海16区名额到区录取分数线汇总
③在备选的2-3所高中里,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对比(权重依次降低):
A.看近2年的录取分数段
B.对比给自己本区给的名额多少
2024上海16区名额到区招生计划各高中数量明细
这里有个小细节可能会纠结:选给自己区名额多的还是少的?按理说,名额多的可能性大些,但是可能会导致大家“拥挤”反而抬高分数线的可能。名额少的,则可能性相对小些,也存在大家没人报而出现“冷门”分数降低的情况。这个有些博弈的成分,谁也没法替你决定,只能自己决策。
当然,也可以参照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后,再做取舍。
C.分数、名额同等或相差小,对比高考升学率
上海16区高中高考升学率排位汇总(仅作参考)
上海高中排名,共8个档(仅作参考)
D.距离。高中的距离,也是个比较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涉及到高中三年的租房,如果住校还好,但是也有每周的接送问题,主要是路上的时间成本比较高。
当然,如果是郊区的即使距离远,但是相比之下,高考升学率好的多,自然也选距离远的。毕竟,高中三年,是冲刺的阶段过程,不是终点。一切向考个大学名校,自然不会错的。
E.是否有住宿。这个因素和距离问题,可以综合考虑。单就住宿问题来说,学校如果管理的严格,那么不能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对于高中生来说,高中三年有人监管,也是个好事,逻辑还是一样,三年以进大学名校作为衡量的依据。
F.校园食宿环境 G.其他。这两个因素就随意了。
以上是综合的各方面的建议,具体怎么操作、怎么决策,还得大家自己来定。
咱们始终记着,高中三年,目的是为了奋斗自己喜欢的大学名校,就好了。
第四步:名额到校的填报
(1)填报原则也是冲一冲:选择1所比自己估分定位校略高一档的高中,选择1所与自己估分定位校基本持稍微平略高的高中。
(2)填报注意事项
①主要看校内年级排名
②如果你们初中抽到的名额,可选的高中学校,都比自己的定位校差,则可以直接放弃不填,等后面的平行志愿就可以。
有的初中学校校长和班主任挺人性化的,会把大家的成绩情况,做个互相的通气,这样,在名额到校批次,大家填的时候,可以心知肚明,选择适合自己的分数的高中。如果各方面条件允许的话,不妨这样试试看。
当然,有的初中学校,老师、家长和孩子都比较保守,不愿意和其他人共享名额到校批次的填报情况。
这两种情况,无所谓对错,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自己觉得适合自己就好。
第五步:1-15平行志愿的填报
(1)录取原则,分数优先。
大家按照分数的高低,依次把15个志愿填满就可以了。不想去的学校,则不填。15个建议都填满。
(2)填报原则
①冲-稳-保
如果你们区高中数量少,除了不想去的,都不够15个或者差不多刚刚好,那就简单了,从高到低排序填即可。
如果你们区的高中数量很多,远远超过15个,例如浦东、闵行,那么,就要进行筛选。建议是冲-稳-保,这三档,各选几个学校。
以下是个平行志愿小模型,供同学们参考:
筛选选择定位校时,前后波动3分左右,是比较精准且科学的定位。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