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小升初(1):先来了解一下海淀区的基础概况

一则新闻勾起多年前的记忆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公布了2024年度公办初中登记入学、公办寄宿学校(班)派位计划:
与去年相比,今年该区参与登记入学的公办初中从71所增至76所,总体招生计划为8190人。其中,面向全区招生的学校增至12所。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一晃距离笔者小升初那会,已经悄然过去了29年的时间。现在我儿子已经上5年级了,明年也将面临小升初的问题。这则短短的新闻勾起了我的若干记忆。
回想1994年,只记得快小学毕业时听老师说了一句:XXX觉得你比较优秀,想要你。我懵懵懂懂的回答了一句,哦,也没想细问问老师什么的。放学回家把这事告诉了父母,然后就忘了。
再想起来已经快放暑假了,是有个同学问起我这事来。我告诉了父母,父母去托人问,结果就是人家说了一句,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怎么现在才来问,太晚了。然后我过完暑假就快快乐乐去附近乡中上学了。
对了,乡中村小这个词是我10年前听一个外地朋友说起来才知道的,以前从来没听说过这个词,自然也不知道这个词的含义,也不知道自己就读的学校是村小乡中。
想必很多朋友都跟我似的,自己上学那会就糊里糊涂的,毕业后就没在关注基础教育问题了。为了孩子的升学问题,现在需要重新关注起本地的事物。先来了解一些关于海淀区的基础概况。
海淀区的人口情况
笔者上初中那会海淀还不是现在的样子,总面积431平方千米一直保持不变,但人口数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笔者是1995年上的初中,正好是1990年全国人口四普和2000年全国人口五普的中间。
1990年7月1日四普北京市总人口1081.9万人;
2000年11月1日五普北京市总人口为1381.9万人,其中海淀区224.0万人;
2010年11月1日六普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961.2万人,其中海淀区328.1万人;
2020年11月1日七普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89.3万人,其中海淀区313.3万人;
最新的2023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85.8万人,其中海淀区312.5万人;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1990年以来,海淀区的人口是大幅增加的,最高峰是2010年。但近10多年来,海淀区的人口开始逐步小幅减少,但总量仍保持在300万以上的高位。
笔者所在的苏家坨镇2000年人口是35901人,2010年人口是46786人,2020年人口是78235人。
海淀区全境有29个街道(镇)
自从笔者上初中之后,海淀区的行政区划变动。
1999年,设立花园路街道、西三旗街、马连洼街道、田村路街道、上地街道。
2001年,设立设立四季青镇。
2003年,合并设立西北旺镇;合并设立苏家坨镇;设立上庄镇。
2005年是海淀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行政区划调整,现在的行政区划也是形成于2005年。撤销双榆树街道,合并并设立中关村街道。
2011年,设立海淀镇,东升镇。
目前海淀区行政辖区内共有22个街道,7个乡镇:
山前地区20个街道分别为万寿路街道、羊坊店街道、甘家口街道、八里庄街道、紫竹院街道、北下关街道、北太平庄街道、海淀街道、中关村街道、学院路街道、清河街道、青龙桥街道、香山街道、西三旗街道、花园路街道、田村路街道、曙光街道、燕园街道、清华园街道、永定路街道;
山前地区3镇分别为四季青镇、东升镇、海淀镇;
山后地区2个街道分别为上地街道、马连洼街道;这两个街道均由山后地区的原东北旺乡划出后成立。
山后地区4个镇分别为西北旺镇、温泉镇、苏家坨镇、上庄镇。
笔者所在的苏家坨镇,地处海淀区西北部,东至上庄镇、温泉镇边界,南至门头沟区军庄镇区界,西至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区界,北至昌平区阳坊镇区界。辖区面积84.5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苏家坨镇下辖9个社区和19个行政村。
海淀区划分为17个学区
海淀区是在2015年全面启动的学区制改革,将区域内所有中小学划分为17个学区,对应29个街镇。其改革方案和试点工作被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秀案例。
学区制(district system)定义:
是指在区(县)内将中小学实行分片划区管理的制度,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措施。一般以街道或乡镇行政区划为基础,划分若干学区,每个学区内含有若干所不同类型的小学、中学,通过一定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及考核评估措施,搭建交互平台,实现场地、设施设备、教师、课程等资源共享,从而缩小区域内学校间的差距。
北京市海淀区共划分17个学区,按照地理位置可分为
山前学区分别是花园路、北太平庄、紫竹院、羊坊店、万寿路、学院路、中关村、海淀、八里庄、永定路、西三旗、清河、上地、青龙桥、四季青;
山后地区学区:上庄西北旺、温泉苏家坨。
比较值得关注的是,山后地区的马连洼街道和山前的青龙桥街道划在了青龙桥学区,山后的上地街道和山前的燕园,清华园街道划在了上地学区。东升镇北部地区划在了西三旗学区,南部地区划入了学院路学区。
笔者户籍所在的温泉苏家坨学区由两个镇的中小学组成。
海淀学区的五大区域
到了2020年,海淀区又出现了学区的五大区域划分方式,即将海淀区的17个学区划分为五大区域。
区域一:羊坊店、万寿路、永定路;
区域二:北太平庄、花园路、学院路;
区域三:中关村、海淀;
区域四:八里庄、紫竹院、四季青;
区域五:青龙桥、上地、西三旗、清河、上庄西北旺、温泉苏家坨;
重点说一下,笔者所在的区域五,这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四个区域来说,地理上明显过大,人口明显偏多,区域内人文、社会、城建、教育、医疗资源等的差别也非常巨大。
地理上,区域五将位于五环外的六个学区划成了一个区域,其中既有燕园、清华园这种大学所在地,又有清河、西三旗等过去的老工业基地,还有上地、马连洼这种有2、30年历史的新建城区,最后还有上庄西北旺、温泉苏家坨等刚刚城市化的地区;
行政区划上,区域五总计包含4镇、6街道全部、以及东升镇的北部地区(按一半算),汇总一下总面积大约273.1平方公里,7普总人口大约是1074900人。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