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升初(2):2014-2023年海淀区小学、中学数量以及班数的变动情况

上海小升初
上海小升初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44 浏览




上一期文章,笔者简单回顾了过去几十年来海淀区人口数量的大幅增加、以及城市化导致的街道增多,乡镇数目减少的情况,同时介绍了为了“教育均衡发展”而在2015年出现的“17个学区”、2019年出现的“五大区域”的情况。

其中,为了缩小同一街道、乡镇中不同类型学校的差距问题,所以成立了17个学区。但17个学区的教育资源、生源情况也是天差地别,既有纯城市学区,也有纯农村学区,既有老城区学区,也有新建城区学区,既有大学性质的学区,也有老工业基地性质的学区。

为了缩小学区之间的差距问题,因此又出现了五大区域的划分。将一些城市学区和一些农村学区划在一起,比如将八里庄、紫竹院和四季青学区划在了区域四,将上地、马连洼、清河、西三旗、上庄西北旺和温泉苏家坨学区划在了区域五。

10年来海淀区小学、中学数量以及班数的变动情况

介绍完了学区、区域等概念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海淀区更加具体的中小学数量和班数情况。

作为北京市户籍人口第一大区,常住人口第二大区,经济总量第一大区,海淀区的中小学校数量和规模同样在全市名列前茅。

先来看一下海淀区10年来的小学、中学数量以及班数的变动情况。面对激增的常住人口和就学需求,增加中小学校数量是必要的解决方法。

图片

小学数量上,10年来从104所缩减到90所,但是班数却从4022个大幅增加到了5405个。单个学校的规模从39个班增加到了60个班。

中学数量上,10年来从77所增加到了88所,其中纯高中及完中(初中+高中)数量占绝大多数,从64所增加到了73所,纯初中仅15所

中学班数从3000个增加到了3781个。单个学校的规模从39个班增加到了43个班。

10年来海淀区小学、中学招生数、在校生以及毕业数变动情况

图片

接着再看一下具体的学生数据情况,这个数据相对于学校数据和班级数据更加直观。

在校生方面,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人数都有大幅增加,其中小学10年时间从14.7万增加到了20.6万人。初中在校生,10年时间从6.1万增加到了7.6万人。高中在校生,10年时间从4.1万增加到了5万人。

招生数方面,三个阶段人数也都有明显增加,其中小学招生从2.8万人增加到了4.1万人。初中方面,招生从2.1万人增加到了2.7万人。高中招生从1.3万人增加到了1.7万人。

在北京想要参加高考,绝大部分人都需要先考上高中才行,然而并不是所有初中毕业生都能升入高中。

图片

对比每年的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数据就可以发现,10年时间累计只有76.75%的孩子能够升入高中。

笔者猜测,占比23.25%没有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孩子,除小部分出国留学之外,应该大多数是进入了中等职业类型的学校。

再对比初中毕业数和高中毕业数,10年时间更是只有70.81%的孩子最终能够完成从初中毕业到高中毕业。

高中招生数和高中毕业数的差额数字不算大,笔者猜测这部分孩子应该是出国留学了。



发布于 2024-06-21 21:56

免责声明:

本文由 上海小升初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