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南京中考查分通道,附志愿填报攻略

2024中考查分时间:6月29日
这两天南京中考的家长应该都在进行模拟志愿填报,模拟志愿填报是中考出分前的一次重要的熟悉填报流程和填报系统的重要机会,大家还是需要重视一下的。
再过12天左右,孩子们的中考分数就会发布,小升学君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由于查分人数过多,当天查分通道一定万分拥挤,家长们需要提前了解查分的各种渠道,该收藏的收藏,该预约的预约,以确保第一时间成功查询成绩!
中考查分通道一共有以下2种:
2024中考查分通道
方式一 官网查询:访问南京市教育局官网,输入本人的建档号和考试证号,即可查到中考成绩和总分位次;
方式二 短信查询:考生和家长在模拟填报升学志愿期间,根据提示登记手机号码,可在成绩发布后收到本人的中考成绩短信。
借用一位家长的祝福:
但愿所有的期望都不会落空,
所有的结果都是惊喜!
2024中考,我们一起走过!
附:《2024南京中考招生考试日程》
志愿填报批次介绍
南京中考志愿批次为提前批次、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对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实行平行学校志愿设置。
零志愿录取
招生学校为经市教育局批准招收科技、学科、数理人才贯通培养实验项目特长生的学校和南京外国语学校(招收校外生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及国际课程班除外)。
普通高中科技特长生、学科特长生和“数理人才贯通培养实验项目”特长生投档控制线为560分(总分的80%),体育特长生投档控制线为455分(总分的65%),艺术特长生投档控制线为490分(总分的70%)。
提前批次
考生可填报学校志愿2个:招收指标生的普通高中学校 1个;南京外国语学校(招收校内生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及国际课程班除外)或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的学校(中职学校除外)1个。
第一批次
第一批次考生可填报平行学校志愿 A、B、C共 3个:四星级及经批准在第一批次招生的普通高中学校、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专业班、五年制高职与本科“5+2”分段培养专业班。
第二批次
第二批次考生可填报平行学校志愿 A、B、C、D 共4个:三星级及以下普通高中学校、中职和高职“3+3”分段培养专业班、综合高中班、五年制高职专业班、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班及高级技工班。
第三批次
第三批次考生可填报平行学校志愿 A、B 共2个:中等专业学校中职专业班、技工学校高级技工班和中级技工班。
填报与投档规则
根据招生计划、考生志愿和中考成绩,分别划定各批次各类学校投档控制线。
投档顺序为提前批次、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其中提前批次先投放指标生志愿档案。比如提前批次填了两个志愿:附中指标生和南外,会优先把你的档案投到附中,达到指标生录取线,且分数排名在附中指标生给你初中学校的招生计划内,就能被附中指标生录取,不再投放给南外。
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根据“成绩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在相应投档控制线上,对每位考生所填报的志愿从 A 志愿到 D 志愿进行投档(各批次平行学校志愿个数不同)。也就是说,将学生按照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分数高的优先安排投档。轮到你的时候,先看你的A志愿,把你的档案投放到A志愿学校,这个时候学校如果没招满,你就被A志愿学校录取,如果到你的时候A志愿学校已经招满了,那就再看你的B志愿学校,以此类推。如果填报的志愿经检索后均不符合投档条件,则无法被投出。
如果考生档案投到某学校后,因不服从专业调剂或身体条件不符合录取要求等原因被退档,将不再补投到该批次平行学校志愿的其他学校。
在投档过程中,出现考生投档分相同,需按排序规则投档。
投档分相同考生排序规则为:首先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等级排序依次投档。若综合素质评价等级排序仍然相同,则根据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投档。若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总分仍然相同,则根据语文、数学两门学科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投档。
在提前批次、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志愿投档结束后,招生办将公布尚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信息,并对控制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征求志愿。
对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降低投档控制线的招生学校,也根据“成绩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降分投档时,已经被录取的考生不再重新投档。
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平行志愿只是减少滑档,仍然存在滑档的可能。如果ABC志愿全部填好学校,力求一分都不浪费,没有留保底选项,就有可能因为均未达线而滑档。因此志愿要拉开梯度,不能全部填写同一档次的学校。
志愿顺序很重要,一定要将分高的或者自己最想去的高中校放在前面,最后的一个志愿一定要保。平行志愿一旦滑档,即使有征求志愿的环节,也不会有任何好学校给你选择了,甚至可能直接滑到下一批次。
不能只参考往年分数线与排名。在填报志愿时肯定需要参考往年分数线与排名,但分数线与排名都会因为试卷难度与考生分数分布而变动,并且学校每年招生计划或有变动,最终录取排名必定也有浮动。也要结合今年试卷难度,整体分数段分布、学校招生计划等来综合考虑。
一些学校会根据以往录取情况、今年变化给出预估线,但也仅为参考,并不代表最终分数线,要有自己的判断。并且在填报志愿期间也可能根据招生情况动态变化,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除了学校的分数线,进入学校后的班型、学校特点等也很重要,一个学校最好的班级一般会集合优秀的师资和拔尖的同学。同时也需要结合学生自己的特点和意愿、学习习惯等因素综合考虑。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