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小升初一派未中、中签不满意,还有这种补救措施!

北京各区小升初一派结果已出炉,可谓是几家欢喜家家愁。有比较幸运的孩子成功中签的,也有牛娃电而不中的。
怎么说呢,在阳光招生的政策下,今年小升初普娃摇进名校、牛娃掉进普校的比例很大。普娃进牛校家长自然开心,相反的,只能进普校的牛娃家长就不甘心了!
一派结果已经定局,牛娃只能进普校?
今年一派很多孩子拿着各种杯赛的冠军、连续多年获得三好,照样没有中签,只能等二派志愿填报,或者是中了普校。
本来普校就是兜底的选择,即便中了也开心不起来,更多的还是不甘心。孩子心里不舒服,家长也跟着失落,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孩子。
针对于派位结果,网友也是纷纷吐槽:



家长也明白普校和名校之间的差距,不单单靠孩子努力就够了。学校的教学环境、生源、师资水平都影响着孩子的成绩。
难道说一派未中,或者派到普校的这些牛娃就只能接受这个结果了吗?
当然不是,对于派位结果不满意的家庭,只要没有确认录取结果,学校没有把学生的信息调走,孩子就还有选择的机会。
公办学校是不可能出现家长认为的“捞人”现象。但是民办学校,除去在一派时拿出的指标之外,还是有部分“补录名额”的。
这对于成绩还不错,但是派到普校、学校离家比较远或者一志愿未中的孩子就是很好的一个机会!
以海淀民办校海淀实验外国语学校为例,据说今年很多家长都拿着简历去海外咨询补录的情况,大部分孩子都是一志愿派位不满意,再来争取民办校的名额。自然的,今年民办校变得更加火热了。有家长分享,今年海外跨区补录了40个市三好,本区市三好70人,三年区三好30余人,今年海外的生源属实是厉害了!

非京籍升学也有选择的权利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话题:#有非京籍小升初全区派位成功第一梯队的学校吗?或者第二梯队的?据说非京籍很难中好的学校,求证一下#
有家长给出了回复,自己不是北京户口,孩子小升初确实派到了二梯队的一所学校,但是在京有房。如果是非京籍无房的基本就是比较差的学校了。

所以说,非京籍在北京上学还是有很多限制的。拿丰台区来说,非京籍不能参加公办学校的一派,二派只能参加多校划片派位,不能参与单校直升。
说明白点,这不就基本上剥夺了非京籍上公办优质学校的机会了吗,最终只能参加个全区大派位,全市范围派学校,至于能派到什么学校就不好说了。这不就是为了完成孩子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吗。
如果只是把孩子派位带一般校,家长也还能接受,但有些情况是直接把孩子派到距离住所很远的学校,孩子初中基本上也不能住宿,家长接送没时间,距离太远让孩子自己每天来回也不放心。
针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与其让孩子上公办学校还不如上民办初中。
大部分民办初中是可以选择走读还是寄宿的。如果家长没时间关注孩子的生活学习,可以选择寄宿。
另外,孩子派到一般校,家长给孩子报课外补习班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是上民办学校就不用考虑这个问题。无论是课上还是晚自习都有老师监督学生的学习,有问题能够随机解决,根本不需要家长再给孩子报额外的补习班。
一派后北京还可以补录的民办学校
无论是京籍家庭还是非京籍家庭,在今年招生政策的影响下,肯定还会有很多对派位结果不满意的。就是因为很多家庭存在升学信息差,面对派位结果只能被迫接受。
事实并非如此,一派学校离家太远、牛娃一派入坑校、一派未中,二派又怕进渣校等情况都可以去申请民办学校的招生名额。
换句话说,对于公办派位不满意,都可以考虑去填报民办校,但是要和学校联系,虽然每年民办校的学位比较充裕,但是竞争的学生多了,学校也会择优录取。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