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广州中考最后14天,语文如何高效备考?

【积累与运用板块】
(字音字形成语+病句+语言运用+默写)
分值:24分
①以课本为基准,以错题本为重点工具,以九下这一年来做过的所有试题为导向。全面归纳整理错题,分类汇总到语文专属笔记本上,考前多读多记多背。
②词语和成语的释义,可以碎片化记忆,文学类文本阅读,赏析题可能考察词语运用,大多出自课内,23年考查“义无反顾”。
③省卷和深圳卷,基础都采用语境化(情境化)模式,在复习的时候,需要注重书写,加强练字,尤其是易错字,未雨绸缪,以防万一。
④病句常考考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语病题,需要做到“三看”,一看语感,二看关键词(关联词、介词、顺序词、否定词、两面词),三看句子主干。
⑤语言运用,题型灵活多变,占比8分。需要从错题本,梳理题型要点,并随时记忆。作答时。要依照材料信息,看分值分点作答。
常考题型:材料概括、拟写标语等
⑥默写题,一定要一笔一划书写,不要写错字,连笔字。理解性默写,一定要圈画题干信息和材料关键词。
【古诗文板块】
(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
(一词多义+句子翻译+内容理解)
分值:12+4=16分
①课内文言文回归课本注释,字词重点温习“一词多义”。重点句子翻译,做到“三步走”,一是圈画重点字词,必须逐字逐词;二是采用直译法+组词法+通顺法。最后检查句子是否缺少主语,句式是否通顺。
②课外文言文,注意课内迁移。课内外比较阅读,考查篇目必有关联(同一作者/同一写法/同一主旨)比如考查《送东阳马生序》,肯定是与学习相关联的古文。重点留意三大方向,一是写作技法,二是主旨情感,三是人物形象。
③古诗重点温习,画面题,主旨题。各类题型需要点点落实,没有捷径,一个字,背!
④留意是否出现新题型:断句题。省卷和深圳卷,每年都考查,今年黄埔一模也考查。断句题,需要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非连文本阅读板块】
(3道选择题+1道主观题)
分值:3+3+3+4=13分
①选择题,先看题,圈画题干关键词,再根据选择敏感词,回原文定位出处,并划线标号(如12A),再仔细比对,判断错因,一定要细心,抠字眼。
②主观题,审题干,定位答题区间(如链接一),根据题干关键词,定位原文,概括信息,并进行语言组织,看分值分点作答,一般要多答一个点。(如题干要求写3个理由,最好要写4个)
③留意是否出现新题型,考察方向偏向综合运用。(如下定义、探究题等)
【文学类文本阅读板块】
(1道选择题+3道主观题)
分值:3+4+4+6=17分
①选择题,要留意6大出题方向(行文思路、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主旨理解、人物人称、词语理解),主观题的形象词与情感词,大部分情况下,可以直接照抄选择题选项的原词。
②概括题,留意要点概括,从原文关键词句提取,并组织语言概括。今年好几个区的一模最后一道大题(如越秀一模的“乡土特色”),都考查了要点概括题,是否透露了信息,今年中考最后一道大题,由之前常考的意蕴题,更改为:要点概括题呢?
③人物形象概括题,23年没有考查。需要留意答题要点,重点形象写在前面,后面再跟上原文依据。作答时要用双数词概括形象,且分点概括,原文形象词要直接照抄。
④赏析题,要留意两个敏感度。一是给出特定角度,必须考虑多种手法(如一系列动词,描写手法除了动作描写,必写细节描写);二是必答结构上的作用,为下文做铺垫。今年90%的可能延续去年考查,一道修辞/描写角度赏析,一道词语运用/词性角度赏析。
⑤散文要留意以下4大角度
A.词性角度:叠词(音律和谐,朗朗上口),动词(形象真实,富有画面感),拟声词(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
B.语体角度:书面语、口语化、文白相杂、地方方言(京味文学)
C.句式角度: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富有变化,富有音韵美)
D.语言风格角度:清新自然、幽默风趣、语言典雅、质朴平实、亲切自然
⑥含义题(意蕴/理解/内涵)
内容+结构+手法+读者感受+艺术效果,根据公式分析原文作答,不要漏点。
⑦作用题(妙处/意图/为什么)
同上含义题
⑧探究题(创意解读/个性化表达)
A.审题干,圈画关键词,定位答题区间/范围
B.看分值,分点作答,标注小序号①②③④
C.从文中提取关键词句,组织答案
D.联想相同主题文本(形象词、情感词)
⑨留意以下题型
A.课内外比较阅读
分析异同(语言风格、写作技法、人物形象、主旨情感)
(如2020年《1985年的一场电影》,链接课内《台阶》,分析两位父亲的人物形象)
(如2023年天河二模《小蒜煎饼》,链接课内《背影》,分析选材和主旨的异同)
(如寒假讲义模拟题《老舍的父子情》,链接课内名著《骆驼祥子》,分析语言风格的异同)
B.意蕴题
意蕴题只会考查标题意蕴和结尾段意蕴,根据智书要求的解题思路,作答即可。
⑩最后14天,直接拿阅读理解题的标准答案来朗读,只朗读,找语感,积累答案精准化用词,比如人物形象词,情感表达词。尤其散文,把做过的每一篇散文的主旨,按主题来分类汇总语文专属笔记本,背记情感词,考试的时候遇到同类主题的文本,优先选择对应的情感词分点作答。
【作文板块】
①沉淀自己的“杀手锏”,考场42+的作文,全部分类汇总到语文专属笔记本,必备5大类核心素材:兴趣爱好、家乡美食、成长蜕变、合作共赢、岭南文化。
②重点复习,智书中考终极冲刺讲义,有“我”作文的每种写作思路,课堂已经明确,并要求逐一做笔记,要多翻翻,熟记写作重点。
③如果今年中考没有“我”字,不要慌,记住,是你自己本人在写作,怎么出题,都不会脱离“自我成长”,温习智书整理的广州中考作文7大突破口(比喻式标题/意象类标题/对比式标题式标题/背景式标题/副词类标题/细节式标题)。
④作文素材不要再看网上的所谓满分作文,并不符合广州命题趋势,以智书中考终极冲刺讲义上面的范文为主,并搭配75-93页的10大母题(佳作汇总)。
⑤写作必须做到4次点题(2+2)
第一个2:开头+结尾
第二个2:转折句单独扣题+两段式结尾的句式升华扣题
⑥不管题目是半命题还是全命题,文本一定要突出成长(心理成长+行为成长)
⑦在广州考试,一定要把广州写进作文,为故事构建一个真实的背景,让作文有真实的广州味道。
⑧切忌5段成文,最佳是7个段落,题目要求不少于600字,考场作文,字数最佳700字左右。
⑨最后14天,要固定下开头(满足3要素:文采+简洁+扣题),积累3个不同场景化的开头,要背熟到能直接默写,考场上必须灵活扣题,很难扣的题目,要采用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巧妙扣题。
⑩最后14天,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审题训练,拿最新的模拟题,写出题目关键词的表层意、深层义、文本重点。形成审题思维,再动笔写作。
【名著附加题板块】
分值:8分
①名著需要熟记作品/作者名字。《经典常谈》要留意是第几(如《诗经》第四)。
②熟记人物形象对应的情节分析。
③广州大题最爱,关联主题类考法(如反抗/团结/女性/老师/勇敢……)
④留意新题型,23年考查自己出题,自己作答。新颖灵活,今年是否会出现,朋友圈?颁奖词?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核心落在:情节+品质。
⑤合理分配做题时间,如果真的时间不够,宁可舍弃文学类文本阅读最后一题,也不能不写名著。
最后一个月,比拼的就是心态,与自己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中考必胜!
【智书写给同学们的毕业告别信】
致最可爱的你们:
你们好呀!转眼间,你们即将踏上中考的战场,迎接人生中的重要一战。而我们也走到了挥手告别的时刻。
回首往事,我们氤氲在向日葵和栀子花的芳香,我们耳边萦绕着“咕噜噜”的声音,我们徜徉在书法的墨香中,我们回望着醒狮的雄姿,这滋味真是妙不可言……难道不是这样吗?
在这几年里,智书目睹了你从90分到110分,作文从35分到45分,阅读从扣十几分到满分。你们偶尔也会泄气、也会摆烂、也会忍不住刷抖音、bilibili,但你们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一直追随着智书的课堂。智书相信你们做过的每一道题,写过的每一份作文,都将会给中考埋下一个个彩蛋。
在这几年里,我们彼此倾诉,分享了彼此的喜怒哀乐。其实有时候,智书也想摆烂,但是你们的热情和活力常常感染着我,让智书充满了无尽的激情和动力。每一次的互动交流,你们带给我无限的惊喜和启发,我仿佛看到了你们未来无限可能的成就。
现在,我们即将say goodbye,写下这行字的这一刻,我心中的不舍再次溢满了眼眶。
我知道,你们每天都拼命学习,青春痘溢满你们的脸庞,沉迷学习,日渐消瘦……
我知道,你们面对各种考试题目和知识点,不断攻克难题,不断提升自己。
我知道,你们展现出了优秀的毅力和坚韧的品质,这种精神将会成为未来成功的基石。
我也知道,在考考考的节奏下,你们有一丝慌张与迷茫……
但是,最可爱的你,不要过于纠结于过去的失误或焦虑于未来的压力,你们的努力和成长,超越了任何一张试卷的分数。你们拥有无限的潜力和才华,无论未来的道路上会遇到什么困难,我都相信你们能够战胜一切。
“成功并非奢侈品,而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生活态度。”无论中考的结果如何,只要你们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和不屈不挠的努力,一定能够走向成功的道路。
衷心的祝福和深深的不舍!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