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今年小升初的登记入学接近尾声,我来说几句

上海小升初
上海小升初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48 浏览




如题,上周末有些小学已经在校内公示了名单,剩下的步骤就是家长填表确认、学校提交到区里这些流程必走的步骤了。


今年可能由于大兴区小升初人数增加不少(记得是从去年7000多到今年9000多)、不少中学的登记入学名额增加,所以分到各直属小学的名额,一般也会相应增加。


就拿最热门的小升初登记入学目标校——大兴一中西校区来说吧,去年招180人,今年变为270人,扩招50%了。


单看今年一中西名额的话,大兴九小是17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附属小学是14人,都比去年有不小增幅,而毕业班人数并没增长那么多,无形之中这入选的几率就增加了。名额增加这么多的具体原因不得而知,猜测可能和上一届该校的学生在一中西的学业表现好有关系,比如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附小去年的学生有3人多次位居大兴一中年级前50以内,最高的某次月考达到年级第二。


几所以往一中西名额较多的学校则增幅不大。比如大兴五小是22人,大兴二小是27人,都是略有增加。


由于登记入学只能填一所学校,没有替补去其他学校的机会,那在接近尘埃落定的当下,总归会出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情况。


对于没有去成一中西校区的同学,我想先说鸡汤话,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因为这会儿没去成一中西就郁闷duck不必。


我之前写的文提过,根据经验,一中的年级排名乘以2.5或者3是区排名,这说明大部分区内学霸并不在一中,要么是在九年一贯、要么在其它初中。


比如清华附中大兴分校和大兴四中,现在初一的年级第一都来自大兴二小,去年一中西校区并未去成,他们的统考成绩放在一中,一样都排在很前列。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没去成一中西也没什么。一中西的特点是生源入口处小学学霸多,入学后不少又瞄着初二下学期的1+3选拔,因此在区内算卷得早的,竞争相对比较激烈。几次统考,差个1分,年级排名往后错五名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是一中初中上一中高中的校额并不很多(去年29个),刨去45位同学提前去1+3,在初三怎么也得年级150名之前才有把握进一中高中。所以未来这方面的压力不小。


而其他学校,比如大兴四中,由于毕业生人数少,几十人,此外比一中强的是还有市区学校(去年是北京四中、师大二附、民大附)的校额到校,如果孩子学习独立性强习惯好,四中头部同学的机会是比一中同样位置的学生多一点的。而且,年级名次比较稳定,多次考试排名不会跳来跳去,头部的压力小。


大兴四中的头部尖子,比如现在初三的闫同学,初三一二模都是区前20,实力出众。


对于已经成功进入一中西的同学来说,我觉得要尽早忘掉这个标签较好。初一初二阶段,一中西卷得较早,成绩领先。初三,区内更多的孩子意识到升学压力,加上初中知识也不足以形成什么智力门槛,排行榜上会有不少黑马出现。


一中在初二会走一部分同学去1+3,剩余的同学在初三全区统考中未必有多少优势。今年初三一模来自一中的有2人,到了二模则是0人。大家都在努力,不进则退。既然选择了区内小学霸云集的一中西校区,现在就得有思想准备,目前只是刚开始。


此外,之前一直提的,家长最好想远一点,一切对标高考。目前大兴区高三的区前100名未必在高考就能稳上600分,那么之前初中的区排名前几百的含金量,放在高考全市比拼的尺度上,还有多大可想而知。


现在学校都讲究弱化学段壁垒、中小学一贯的拔尖创新培养,那么家长观念也得跟上,目标定远点,小升初只是铺垫,更要看重孩子成绩背后体现的核心素养:专注力、理解力、思考力、抗压能力等等这些。


综上,小升初登记入学阶段的成与不成,都只标志着一次换场地换赛道,在暑假短暂休息休养后,9月就该进入下一个场地、下一个赛道了。在那个场地表现如何,并不取决于前一个场地的成绩。


都重新出发吧。





发布于 2024-06-10 22:57

免责声明:

本文由 上海小升初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