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青岛二中丘成桐少年班面向6年级小升初选拔!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27 浏览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二中学科训练营中,据现场家长反馈,青岛二中校长在学科训练营的颁奖典礼上官宣,青岛二中将于今年8月份开始招生“丘成桐少年班”。面向市内四区今年8月份小升初的学生招生,实行初高中6年一贯式培养!

青岛二中直接面向小学毕业生招生!不用参加中考!初中高中6年一贯培养。这可谓是一枚重磅炸弹激起千层浪,而对于小升初的尖子生及家长而言几乎跃跃欲试。其实这则消息早在去年二中会议中已经传出声音,只是面向几年级怎么招生当时一直猜测,随着这次二中学科营官宣已经线路很清晰了。

接下来看一下关于丘成桐班的之前新闻:2023年8月26日,青岛二中在学术报告厅举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教职工大会。闫校长以“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持续提高办学水平”为题向介绍了学校2023-2024学年度工作计划。副校长闫云龙在会上强调,本学年被确立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为此学校将精准发力、分层施策,以奇点计划、强基计划为依托,以丘成桐少年班、国防科技育英班为重点,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目前,青岛二中仍是山东省唯一一所被授予“丘成桐少年班”的学校。

重点解读:
二中奇点计划即面向初二学生提前筛选招生30人的二中奇点班实行初高中四年一贯培养。
二中强基计划,初三自招强基班选拔,自招考试前150名。
二中丘成桐少年班,面向小学6年级毕业生,提前选拔招生,实行初中高中6年一贯培养。
二中国防科技育英班待官宣。

通过去年以来青岛二中这几个重点项目计划来对比分析看,二中丘成桐少年班选拔很可能将会与去年的二中奇点班选拔类似,因此考察范围对于有过尖端班或竞赛培训的相关老师而言已是心中有数,这里暂且不多说。而且它们可能都是小班一贯制培养,初中便开始配置青岛二中最强师资力量进行重点单独编班培养。

最大不同反而是一个奇点计划面向8年级选拔,一个丘成桐少年班面向6年级毕业生选拔!再一个二中丘班的学生更有机会接近考取清华丘班及保送的可能性。

丘成桐少年班背景:
1月3日,“丘成桐少年班”授牌仪式暨数学人才培养交流会在上海举行。北京一〇一中学、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苏州中学等21所学校获得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授权设立“丘成桐少年班”牌匾。“丘成桐少年班”旨在早期发现和系统培养数理拔尖学生,为清华大学求真书院及相关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输送优秀新生,由丘成桐先生担任“丘成桐少年班”总顾问,负责全面指导、规划总体培养计划,定期与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交流,了解人才培养进展。丘成桐始终坚持,培养数学等基础科学的拔尖人才,要从中学阶段抓起,要选拔有天分、肯吃苦的少年。同时,在办学上要聚集高校优势资源、协同优质中学合力育人。

图片

丘成桐(左)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授牌

丘成桐少年班的培养发展方向
一,接受“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提前选拔,选拔工作从初三年级开始,一直持续到高三年级;一旦选中,就能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直接进入该校求真书院的“丘班”学习,由世界级数学大师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担任首席教授。
二,通过学科竞赛保送到清华、北大及其它顶尖大学
三, 通过高考及“强基计划”考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以及c9,985高校。
发展前景来看:能够进入青岛二中丘班的孩子最低下限是985或者c9大学。上限清华大学塔尖的丘成桐数学英才班。

接下来再来点对于六年级孩子家长更为实际的问题
二中丘成桐少年班会怎么选拔?
考试会考什么科目?
考试会考哪方面内容,大概范围是什么?
考试难度又是怎样的?
我们孩子目前的能力到底适不适合去报考?
考上后初中高中会怎么规划学习?
目前有什么相关的专门考前备考集训?
以上官方应该就不会再公开告诉家长们了,但这些在专业资深的业内老师而言不是问题,并且会有一个大概的分析和详细备考计划!

就像去年2中58中奇点计划,官方就4月初一句话:新增“奇点计划”实验班招生。2023年,在青岛二中、青岛五十八中、西海岸新区教科院附属实验中学分别设置1个“奇点计划”实验班,面向2021级(现初二年级)初中学生,由三所高中学校组织招生,每班人数不超过30人。实验班采取初中、高中两段贯通接续培养方式...其他连考什么科目,谁去考试?等等也是在考试前一个周才通知到初中学校,考数学和科学,由学校推荐去考试的孩子,第一时间学校和学生都懵了。。。

但在去年我们团队老师经过专业分析,在官宣第一时间提前准确分析了奇点计划考什么科目,备考的知识范围,备考的难度,并对谁能适合奇点考试的孩子进行了专业测试诊断,即便2中58中各招30人,那批备考孩子依然达到了55%的笔试通过率!高出市区参加奇点考试孩子笔试通过率5倍的水平!这些都离不开精准分析判断和专业的测评。







发布于 2024-03-17 21:20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