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升学规划路线图,中考绕不过!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29 浏览




中考是一个分水岭——把人送进理想高中,当然关键!


不管走哪条路线!哪怕进了杭外,淘汰还是要的,320减去80,不小的压力;西少等少年班考试,虽然理想、道路狭窄。


竞赛有优势,但是竞赛不容易,同时综合学科的成绩也要优秀,难度可想而知。



                        1.


中考对于学校来说,是一种筛选,公平性时代,大家拼得精疲力尽;对于个人来说,是状态和天赋的展现,要说打下了多重要的基础,不见得!


又一年小升初摇号,在中考分配生主导格 局的大势之下,民办学校已经从巅峰往下。


曾经当教育回归家庭,教育不好懂、教育

要借外力,那么进民办学校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不管民办怎么被削弱,优点还在,算是初中阶段省心、高效的规划。


但是变化已经发生:


1.普娃跟风摇民办,可能于健康不利;当然有些家长的想法是,我娃是普娃,不抓抓紧,只有去职高了。。。


2.公办弱校的分配生名额确实爽,一下子能差出二三十分,且校内竞争不强,名次比较稳;不过,水落船低,很难保证自家孩子拿得到前几名。


3.民办强校的战斗力固然非同小可,与高中有关,哪怕分配生名额达到70%,也会有不少家长愿意给孩子选择民办。但是公办学校日趋壮大,未来民办当配角不足为奇。


4.去公办怎么才能发展得好?当下的杭州可以不挑初中吗?如果家长很懂教育,教育资源又充足,大概是可以的;但是大部分家长并没有这个能力和精力,怎么避免放羊?



                

                          2.


不管走哪条道路,初中的孩子将要经历青春期,不是那么听安排的,兴趣和内驱力是否具备,才是学习好的前提,物质丰富时代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自律?


教育是难度极高的事情,栽在这上面的硕博士父母们数不胜数,因为孩子高材生而荣升教育专家的恐怕也是不够。


举个例子,家长就怕孩子摆烂,而孩子不以为摆烂,这种认知差是怎么出来的?再比如说,小学到初中的成绩保持不了,是许多家长的苦恼,原因何在?


教育有内核的问题,——如果孩子们自己学习兴趣浓厚,就像推土机一样,轰隆隆向前;反之被推着走的,即使初中这点东西不多,也是举步维艰、止步不前。


所以还是要以人为本,对于感兴趣的东西,哪个孩子不是眼睛闪亮闪亮的?要多学、要加课的热情令人惊讶!学习从来不是齐头并进的,总有最喜欢、最擅长的学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因材施教在这个阶段如何体现?


主要是两点:


1.兴趣和内驱力的激发,这需要专门注意和培养,至关重要!


2.分级教学,首先不能分级是教研程度不到位;其次对于学生来说,可快可慢,从兴趣和探究而逐渐深入。




发布于 2024-06-06 14:29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