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家长们收藏打印的一篇,全是重点!

这几天我的文章阅读量很低,已经超出正常波动了,可能我被限流了吧,唉。
周一发了一篇有关海淀的文章,被有关方面关注到了,很客气的建议我把文删了。
我自认为文章内容、观点都没问题,并且看法积极,很正向。别的公众号讲同样的话题都可以,为啥偏偏让我删呢?难道是我讲的最真实、最切中核心吗?难道我的影响力有那么大吗?唉。
算了,就这样吧。
以后我还是多讲学习本身,有些话题虽然家长关心但还是能规避就规避吧。
昨天晚上有位读者发私信问我数学学习有关计算的事,他说:
孩子成绩很好,就是计算速度慢,这次学校计算比赛没过初赛,问我要怎么提高计算速度。

计算是小孩子学数学的基本能力。
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计算能力要是太差简直是寸步难行。
到了初高中计算更抽象,融入在数学、物理、化学多个学科,小时候要是没学好,这个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因此计算基础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那是不是小学阶段只要抓住孩子计算就万事大吉了呢?
并不是。
从现在的考察方向看,试卷中已经在有意压低纯计算的比例,更多考察孩子思维能力,比如理解、应用等,在应用的过程中考察计算。
也就是说计算只是工具,我们的目标不是学会使用锛凿斧锯,而是用锛凿斧锯做出小桌子、小板凳,甚至盖大楼。
咱们回到上面家长提出的问题,他问怎么提高计算速度,方法是有的,但在给家长讲方法的之前,我更愿意把我对计算的理解和要求一起讲给家长听。
1、速度和正确率先抓哪个?
正确率解决的是“会不会”的问题,速度解决的是“熟练度”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会”比“熟练”重要得多,但是二者不可孤立,缺少了谁计算都会变得没有意义。
所以速度和正确率在平时训练的时候需要做到二者兼顾。
如果非要给速度和正确率排个顺序的话,我建议还是先抓正确率。
尤其对于低年级孩子,刚刚学习数学,先解决他会算、算对最重要。
对于中高年级,刚刚接触新的计算,比方说刚刚学习了小数、分数、百分数运算,咱们都可以先抓正确率。
把速度的问题先放一放,先算对,再慢慢提高速度,提高熟练度,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2、怎么抓正确率?
今天咱们不讲具体什么样的数怎么算,这是学校老师该教的,算理、算法老师在课堂上都会讲得明明白白。
孩子们在家要做的是把老师教的方法用会、用熟。
比方说,按进度一年级现在应该学到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了,很多孩子孩子在练习与20以内的计算相比,正确率和速度一下子都下来了,家长着急,孩子也有挫败感。
这都是正常过程,一道100以内的题,至少相当于两道20以内的,孩子做错、做慢都正常。
我建议练习时一次给孩子10-20道口算题,先不计时,等孩子都做完,甚至可以给孩子一些自己检查的时间,然后咱们再看结果。如果孩子10个题全对或错1个,20个题错1-2个,这个正确率就算合格了。
一天这样练3-5组题,巩固他的正确率。
孩子的错题不要让他改完就得了,咱们要积累下来,看看有没有规律。
比方说看看孩子是不是关于哪个数的进退位时候常常错,是不是关于某个数的乘法口诀常常错。如果能找到这样的规律,咱们就要让孩子有重点地练有关这个数的题,重点突破一下。
所以说刷题也是有技巧的,不是量大一定能解决问题。
3、怎么提高速度?
正确率达到要求了之后,咱们就该提高孩子的运算速度了,提高速度必须计时,咱们可以做一分钟计时训练。
一页口算不管多少道题都不要紧,咱们只计时一分钟,看看一分钟能做多少道题。每天这样计时练5次就够了。
为了提高孩子积极性,我们可以把当天的最好成绩记下来,这样一周两周之后,让孩子看得见自己的进步,孩子会有成就感,这是学习的乐趣之一。
我们也可以用固定的题量练习,看看每次孩子用多长时间。两种方法交替用,孩子就不会觉得那么枯燥了。
在这我还得说一句,有的老师对孩子要求很高,5分钟要达到100题以上。我的很多学生也确实能达到这个标准,但这不应该是对全体孩子的要求啊。
我还是认为计算只是工具,就像我一直对我的学生及我儿的要求那样,得100分那当然好,但没必要非得追求100分,而消耗太多不必要的精力。
与其每天晚上死磕计算,提高速度达到极限标准,有那时间还不如读读书、做几道思维题呢。
4、达标标准是什么样的?
不管是几年级的孩子,50道口算题如果能在3分钟左右写完,不错或者错1-2个都可以算优秀,5分钟写完,错1-2个就可以说合格。如果用的时间再长,或错的更多就需要引起注意,适当加强练习。
咱们看是速度不合格还是正确率不合格,都要返回去有针对地练。
上面家长私信时我也回复他了,虽然他没有告诉我孩子具体几分钟能做多少题,但从孩子的成绩看,他的计算速度绝对够用,家长没必要担心。
有家长曾经问我,孩子天天练口算有进步,却看不到质的飞跃。
我不太明白这里所说的“质的飞跃”指的是什么,是正确率达到100%,还是速度特别快?
我觉得孩子即使再熟练,也不可能每次都100%正确,还有速度也是有上限的。
只要孩子能达到我说的优秀标准,每天继续坚持练习,保持热度,就够了。
5、每天要练多少?
从时间上讲,保持计算热度慢慢提高计算能力,每天5分钟或者50道口算题就够了。如果孩子迫切需要提高计算能力,每天也不要超过10分钟,不要超过100道题。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提高任何能力都不是一日之功,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都需要慢慢积累。
提高孩子计算能力除了练口算,每天做一些竖式脱式练习也很有必要。
人大附小从十多年前就开始给孩子布置“每日三题”的作业,每天写三道竖式题或脱式题。
这样再结合孩子每天在家的口算练习,孩子的计算能力就有保障了。
6、家长的一些其他疑问
1.做口算纸笔好,还是口答好?
我建议纸笔练习口算。
纸笔是眼脑手的结合,口答是耳脑口的结合,孩子们考试的时候更需要的还是前者,而且一问一答的也太费家长了。
2.用扑克牌等其他玩具练习口算好吗?
学龄前的孩子用扑克牌,或者其他数学玩具练习口算,做数学启蒙都是很好的。但孩子上学之后练计算完全可以更直接一些。
3.梁老师能不能推荐口算本或练习册?
练口算、计算不是高科技,重要的是坚持,所以虽然大家一直喊我,我也一直没有推荐。
您要买的话选择市面上配合孩子教材的就行,因为一些口算出题内容是结合孩子当时学习进度的。
多说一句,比方说三年级上册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了,有的口算本就出这样的大数题。我觉得这样的题就不适合口算,咱们要是遇到可以让孩子跳过,然后当做竖式题做。
4.珠心算、巧算、速算有没有必要学?
珠心算我个人不建议学,是我个人态度,原因我不讲,以免抬杠。还有巧算、速算那些脱离算理的技巧口诀对校内来讲必要性也不大。
很多方法都是规律总结,死方法,一不用过几天就忘了。对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作用有限,不值得花那么大力气。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