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即将网上报名,杭州家长纠结:没得选很烦恼,选择多了也烦恼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61 浏览




甜蜜的烦恼:

备选的三所学校都很强,怎么选?


对于儿子小升初的讨论,钱苏(化名)一家从一年前就开始了。


既可以选学籍直升,也可以选户籍直升,还可以去摇号,不管是哪所学校,都属于区内的头部梯队,在很多人看来,钱苏的烦恼,实在有点“凡尔赛”。


六年前,钱苏的儿子进入杭城一所老牌民办小学就读。“幼升小很顺利,没想到六年后的小升初,那么纠结。”钱苏和丈夫对儿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从幼儿园开始,就寻找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不管是学科类还是兴趣类,都不遗余力。


小学六年,儿子也成长得非常优秀,学业成绩名列前茅,在运动、乐器方面也很拿得出手。


在钱苏看来,小升初,当然要挑一条对儿子来说最好的路。


按学籍直升对口公办初中,是最简单的一条路。直升初中是区内的一所热门学校,硬件设施好,师资可靠,生源也相当优质,班里不少同学都打算直升,但离家较远,每天必须接送,来回花在路上的车程就要近一个小时。


当然也可以选择去户籍对口的公办初中。钱苏分析,儿子户籍对口的公办初中,也是区里的老牌初中,教学质量在第一梯队,头部学生多,学习氛围浓,而且离家不远,孩子可以自己上下学。“劣势也一样明显,这个初中没有孩子认识的小伙伴,交朋友要从头开始,对一个慢热的孩子来说,刚开始肯定会很孤单,而且校舍比较老了,设施设备一般,食堂也很普通。”


第三个选择是去摇号民转公学校。


“区里的两所民转公学校都很不错,其中一所离我们家很近。管理、师资、课程,我都非常满意。这几年公民同招、全民摇号后,在生源上和以往相比没有了优势,但从去年‘摇一代’的成绩单来看,升学数据还是非常强,尤其是头部学生,进入重高的比例很高,说明学校的实力还是很强的。”钱苏说,从儿子总体的提升及升学来看,自己最希望儿子读的是这一所,“不过,校舍偏老,在硬件上没有吸引力。”


“这三所初中,在区里都属于头部。朋友说,随便选一所好了,都是‘顶配’,但孩子的升学没有回头路,我不得不优中选优。”长达一年的讨论,钱苏一家还是没有达成一个共识。


“还好距离正式的小升初填报还有一段时间。如何‘三选一’,我们还是有时间继续纠结。”钱苏说,接下来,打算利用周末时间,带儿子去三所学校走走看看,并找到就读的学生聊一聊,“把更多选择权交给儿子,毕竟他才是小升初的绝对主角。”


2

喜忧参半:

对口“菜中”变“强校”,竞争变激烈


“本来以为我们的对口初中是‘青铜’,初三可以拿比较满意的分配生,没想到竟是‘王者’,校内竞争可能也卷。”最近,家长方萍(化名)密切关注女儿对口初中的初三一模情况,“听说了成绩后,我真是喜忧参半。”方萍喜的是家门口曾默默无闻的初中,现在的教学质量突飞猛进,不光头部学生多,而且总体成绩也不错,忧的是,自己的“如意算盘”似乎要落空了。


方萍和丈夫是新杭州人,大学毕业工作后,在杭州安家落户。女儿小班时,一家人纠结再三,把老破小学区房卖了,换了大房子。“原来的老破小在市中心,学区不错,但一家三口再加上祖辈挤在一起,生活质量很差。现在的房子大了不少,住得很舒服。”为了方便,女儿幼升小时,方萍选择了读家门口的小学。


“学校硬件好,年轻老师居多,虽然没有太多名师,但拼劲足,孩子也喜欢。女儿的同学家长,有不少都是像我们这样的新杭州人。”方萍说,随着女儿年级的升高,各种招生政策也越来越明朗,她仔细研究了分配生政策后,对女儿的升学规划越来越清晰——小升初就读家门口的初中,初三争取拿重高分配生。


“在我看来,这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式。女儿的学习成绩在普通学校不错,但如果到热门初中和学霸们比拼,没有绝对的优势。分配生是校内竞争,竞争对手越弱,就越容易取胜。”方萍这样想,希望对口初中“菜”一点,她只要揪住女儿,让女儿变强,就好了。


但原本铁了心直升,想拿分配生,没想到公民同招、全民摇号后,对口初中这几年的头部学生“暴增”,不管是去年“摇一代”的升学成绩、今年的初三一模还是其他年级的期末统考,在区内的教学成绩都很出色。


“一系列政策之下,公办民办以往不均衡的生源结构被打破了。公办初中留下了不少好生源,成绩也越来越好了!”方萍说,自己也改变了观念,原本以为的“菜校”,现在也成了“强校”,如果女儿分配生没有优势,那就“遇强则强”,让自己的整体实力强起来,“到时候就算拼裸考,也不怕。”


前不久,一家人商量过后,还报名了杭外的摇号。


“女儿比较自律,也喜欢英语,做了一番功课后,我们也很向往杭外的氛围。也许去杭外,是小升初我们的最佳选择。”方萍说,女儿很幸运,摇号中了,“前几天,我一直在做她的思想工作,希望她可以轻装上阵,参加周末的测评,尽力就好。去尝试杭外,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小升初的机会。如果顺利录取最好,没被录取,也希望她不要觉得自己是被‘选剩下’的。在整个小升初过程中,孩子内心的成长,才是我们最看重的。”


3

老师建议:

择校不从众,体能很重要


对于小升初,很多家长仍在纠结,什么样的选择对孩子来说,才是更好的?“升学宝”进行了一个小调查,家长们虽然焦虑,但也越来越民主,近一半家庭会以孩子意见为主。鹿姐姐的同事也采访了多位小学班主任、初中老师、“过来人”家长,他们的意见很有参考性。


人云亦云要不得,良好作息要养成


“面对小升初,最重要一件事,就是择校不能从众,人云亦云要不得。”作为杭州市优秀班主任,杭州长江实验小学的许乐老师遇到过太多纠结于升学问题的家庭。


许乐说,不少小升初家长其实是很盲目的,别人选择某校,自己也选择某校,而没有综合考虑孩子、家庭、目标学校、未来升学方向等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我们长江实验有几所对口初中可选,选择多了,更加考验家长的智慧。每年会出现一个情况,选了以后后悔了,和毕业生聊天时,他们会告诉我‘择校时候跟风要不得,还是要分析清楚自己的情况’。”


怎么样才算是合适的呢?许乐举例说,如果学校离家太远,要考虑孩子是否寄宿,或者接送是否有人手;如果选择上课进度快、作业量多、竞争激烈的热门学校,要考虑孩子抗压能力是否强;选择外语特色学校,要想好孩子未来是否走国际升学路线;选了竞赛成绩优异的学校,就要评估下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和天赋;选民办,家庭经济条件是否能支撑,孩子是否自律……


针对六年级学生,杭州长江实验小学正在开展各类小升初咨询指导。老师们着重提醒的一点,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许乐说:“到了五六年级,平时爱迟到的孩子,我们会特别关注。因为小学上学是8点,初中还要提前大半个小时,放学也更迟了。学会做好时间管理,训练书写速度,初中才能跟上节奏,平衡好各个学科的时间和重点,学习进度不拖沓,才能按时完成作业和预习、复习。”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除了选学校,家长更要关注孩子心理上的引导。”许乐提到,上了初中,因为要直面中考,孩子们才真正意义上迎来了学习压力,同时又慢慢进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青春期,“孩子刚上初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学习困难、同伴压力、身体变化、情感波动等。这个年龄,亲子关系也进入新的阶段,父母与孩子要保持良好沟通,积极倾听,及时给予建议和支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小升初。学习上,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起点比进步。”


求学之路似长跑,拼到最后看体力


日前,杭州师范大学文晖实验学校七年级举办了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家长会。现场,面对初一家长们,“体育锻炼”成了学校本次家长会的关键词。


围绕如何高效地提高孩子们的运动能力、维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去应对初中较为繁重的学业等方面,七年级体育老师黄熙瑜展开了详尽介绍。


文晖实验副校长林淑萍寄语全体七年级家长,希望家长们能够尽早引导孩子们加强体育锻炼,为中考及未来的学习生活做准备。


为什么初中学校这么注重体能?老师们说:“孩子的未来,短期来看拼的是学习,可是往往走到最后,拼的却是体力。”


“如果把求学之路看成一场漫长而艰辛的长跑,而中考、高考就像是最后的冲刺线。决定一个孩子能否跑完、跑好,不是别的,最主要还是好的身体,要靠平时运动。”多位初中老师提到,他们认为最遗憾的一类学生,是不运动造成身体羸弱而影响了学习的孩子。


一位班主任举例说,她班上曾经有一位男生很聪明,成绩也好,自己也很刻苦,初中前两年一直名列前茅。可是上初三后,他整个人状态非常糟糕,总是严重感冒,考试时脑子昏昏沉沉,成绩也一落千丈,然后就有点一蹶不振,最后甚至产生了厌学心理。


“那些操场上特别活跃的孩子,一般学习也特别优秀。”黄熙瑜老师解释说,人在运动的时候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而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和学习有关。多巴胺让人感到快乐,保持亢奋的学习状态;血清素可以释放压力,提高记忆力;肾上激素可以提高专注力,上课更专心。


关于小升初的建议,与成绩相比,不少初中老师们表示,他们更看重学生的体能训练情况,“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管理的就是情绪,大量运动能让他们内心的能量和身体里的焦躁不安全部释放出来,身心健康。同时,运动的时候,目标感、耐力,追求一件事的专注力和持久度都是很强的,这些品质都可以迁移到学习之中。”


小学成绩好或是“假象”

没内驱力容易后劲不足


升学季临近,在杭州小升初家长群里,有一个现象再次被热议:有些孩子明明在小学阶段名列前茅,但到了初中,成绩却明显下降,甚至跌入了谷底。


一位家长留言说:按照我家孩子的情况,感觉小学成绩太具有欺骗性,就算排名很靠前,也别沾沾自喜。


“在小学阶段,很多孩子死磕语数外三科,家长还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或者自己来管教,把知识点嚼很细、很碎喂给孩子。但到了初中,学科数量大幅度增加,课业一下子繁重很多,学业任务和学习压力一上来,想拿高分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家长张烨介绍说,她家孩子上初中后,她发现班里自学能力强、课堂专注力高、愿意主动学习的孩子,开始冒尖。


新初一学生的暑假作业,几乎所有的杭州初中学校都提到了课本的预习:语文注重古诗词;英语注重音标;科学强调实验和观察;数学追求做题思路。需要关注的是,除了积累知识以外,新初一暑假作业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质疑能力和提出自己观点的能力,被列入老师们重点培养的目标。


“对于学习不主动、不自觉的孩子,就算家长守着学、催着学,没有内驱力,就会明显后劲不足。其实,小学五六年级,就不能爸妈包办,我们家长可以放手一些,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高中家长王琳补充说,学习方法可以借鉴,但更多的是需要孩子自己实践总结,比如怎么预习最有效?怎么背诵记得牢?上课笔记怎么做?


另外,初中、高中有住校,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社交技能和适应能力。家长如果在小学只要求孩子一门心思学习知识,孩子自理能力就不强了,责任感也会削弱。王琳说:“孩子总有一天要走向社会,总要为家庭和社会承担一份责任,我们做父母的还要懂得放手。孩子拥有了更强的自理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取得好成绩。”





发布于 2024-05-22 05:46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