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考时间轴出炉,附各科备考冲刺攻略

近期重点需要关注的是5月18日-19日的中考特长生加试以及各区二模考试↓
针对各科,考生们该如何把握复习节奏、备考冲刺?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各科的复习注意事项,一起来看吧~
语文:夯实基础,提升思维
以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积累。以册为单位规划一定时间,将自己易错的字词或古诗句梳理出来,作为复习备忘录,供自己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积累。以思导学,增强比较思维能力。随着统编教材的广泛而深入地使用,提升语文的核心素养成为重中之重。考查内容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识记,而是侧重于检测考生们的比较思维能力,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需要经过阅读、思考、辨析、论证等思维过程,才能形成最终答案。
以读促写,提高阅读写作水平。读一读两轮复习当中自己在阅读理解上的错题,想一想导致失误的原因有哪些,归纳出自己的解题心得。然后再找相同题型的试题来写一写,写完后对照参考答案进行批改,找一找存在的差距,消化总结自己的感悟。反复几次实战训练后,答题技巧会越来越熟练,自己的失误也将越来越少。
数学:回归课本,掌握技巧
回归课本稳底盘。考点过一遍。对于自己感觉模糊或不常见的知识点(如重心、方差、圆锥的展开图等)要结合习题多次巩固。小题坚持练。建议每天至少有15分钟的基础训练,特别是对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全等三角形的条件、切线的条件和性质等有关计算与证明的基本功训练。压轴题不断。坚持每天一道,保持一种解题的惯性,并及时总结方法。错题价值现。梳理出自己平时易错的内容,整理解题方法与技巧,尝试画数学解题方法的思维导图。
模拟练习提技巧,规划做题时间。建议1到18题25分钟做完,19-25题40分钟左右,26-28题45分钟左右,检查10分钟左右;若第8题或18题卡住了,思考时间不要多于5分钟,遇到难题该跳则跳。避免审题丢分,审题不要着急,一个字一个字读,耐得住这份心,才能审好题。学会检查。遇到中档题卡住怎么办?保持冷静,果断重新审题,或者尝试常规解题方法。争取多拿意外的分。阅卷老师一般是先找答案,答案正确再看步骤,步骤不严谨扣1-2分,找不到答案或答案错误再重头看有没有能给分的,所以书写要规范、整洁。
英语:夯实基础,突破极限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课本是考试的依据,考试的内容和范围都离不开课本。因此,不宜马上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做各种练习和模拟试题上,而应先系统地梳理课本内容,抓住知识主干,进行强化记忆。理顺条理,分清脉络。基础知识复习。单选题、词汇题、翻译句子等都在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要做到尽量不失分。应归纳整理、分清脉络,构建知识网络,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书面表达一定要紧扣题目,准确、全面地表达出要点中规定的全部信息和内容,做到表达正确、意思连贯、过渡自然、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标点准确、字数符合要求。把试卷整理成册,分题型浏览,清晰地掌握不同类型的题目已做了哪些、这些题有什么特点,浏览做题的思路、规律和方法。冲刺阶段试卷中的错题可以在试卷上做出明显的标记进行分析。已经整理好的“错题集”要经常翻看,仔细体会错在哪里、错的原因,这样才能消除做同一类型题的错误思维导向。
物理:注意方法,讲求实效
要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定理,尤其是重点难点知识点。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不只是单纯牢记一些物理概念、规律及公式,而是要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适用条件和应用范围,从而理解和消化这些物理概念规律及公式。
复习笔记是复习的重要工具之一。制作一份清晰明了的复习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回顾知识点,加深记忆。在制作复习笔记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结合课本和习题集,将知识点整理成概念、定理、公式和例题,以便复习时随时查看。学生可以通过模拟考试进行练习,以了解自己的复习情况和考试状态。
化学:夯实基础,提炼方法
夯实基础,勤于“纠正纠错”。在中考复习的冲刺阶段,同学们一定要耐下心来,要回归课本,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尝试将各章节知识点、化学原理进行整理,梳理成知识网络,牢记“核心知识”,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还要回看“模拟试题和中考真题”,找出错题,加强比较、辨析、纠正、纠错,反刍“易忘点、易错点、易混点”,实现真正意义的夯实基础。
在中考复习的冲刺阶段,在夯实基础实验和基本操作的同时,更要突出“实验”情境的科学探究,学会把握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装置、表格数据、坐标曲线等表征信息的给予,能善于基于实验证据进行问题思考和推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历史:梳理整合,有序练习
梳理脉络:结合目录掌握每本书的知识体系,翻看单元导言,回顾所处的时期、阶段特征、重大事件,抓住主干知识。突出重点:结合《中考指要》层级要求,逐课复习课本,加深对重点笔记的理解。关注插图:历史试卷中图片的比例在增加,要关注到书中的插图和知识点的联系。
在复习时还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整理成立体的专题。历史和现实是紧密相联的,复习课本的同时要关注时事热点。建议考前半个月时间进行专题复习。
道德与法治:夯实基础,提升素养
查缺补漏,夯实基础。夯实基础是根本,建议最后一个月,一定要追根溯源,制定读书计划,熟悉课本及关键词。架构体系,提升素养。以热点专题为载体,将知识归类复习。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打乱”课本顺序,对所学知识和教材原理进行重新整合,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系统化地架构知识网络,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近年中考命题变化较大:注重知识立意,不仅考学生是否知道,更重在活学活用;注重突出能力立意,考查学生能否做到;注重素养立意,主要考查价值观正确取向。同时,对学生分析、理解、解读材料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