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报名!可考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相当于高考降分录取
今年将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大学三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强基院校达到39所。
从下面的名单就可以看出,加入强基计划的高校都是一流高校。
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发布的强基简章中,可以看到今年有一个重大变化——校测时间一改往年的安排,提前到高考出分前!
什么是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在有关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怎样招录和培养?
一,在招生上:
“强基计划”探索建立基于统一高考的多维度考核评价招生模式,主要有:
(一)是按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和考生志愿,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二)是对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可破格入围。
简而言之,学生自己报名高校强基计划,入围后,参加高校自行组织的“校测”:笔试+体测+面试(有的高校没有面试)。
值得一提的是,强基计划都有体测环节,即要考体育,当然,很多学校的体测不计分,但是,如果不参加就无法获得资格。
通过学校校测(校考)后,高考成绩只占一部分(不低于85%),某种意义上,获得高校强基计划资格,相当于高考可以降分录取。
换而言之,高考不再“一考定终身”。
二,在培养方面:
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采取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截至目前
39所高校强基计划的招生简章已全部发布
一起来看

2022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汇总
(点击 学校名 进入链接)
序号 | 学校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从已发布的简章来看,2022年各校强基计划报名时间集中在4月5日-4月30日。
报名系统已开通院校:重庆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4月9日开通报名院校: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
4月10日开通报名院校: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4月11日开通报名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最早结束报名的院校:
南开大学4月25日17:00截止报名。
此外,重庆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4月28日截止报名;
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4月29日截止报名;
其余高校4月30日截止报名。

1.招录流程有变
一般高校的强基招生流程是:
报名—高考出分—入围—(确认志愿)校测—录取
而今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流程变成了:
报名(入围)—初试(确认志愿)复试—高考出分(同时录取)
2.复旦等高校新增初试笔试,利好竞赛生
复旦、上交校测,均增加了初试笔试环节,上交大明确初试为数学、物理;复旦也围绕数理化、文史哲等核心科目。参照以往强基计划校测情况,笔试难度通常会难于高考接近学科竞赛。针对有竞赛基础的学生而言,增加了竞争优势,是利好。
当然,不少高校之前已经有笔试环节。
报名时间、报考要求、入围比例
这些重要信息
都给你们汇总好了!
(点击图片放大看更清晰)
▼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