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广州“小升初”政策新变化,家长一定要了解

2015年公布的《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政策有效期为三年,到2018年政策期满。这就意味着广州“小升初”将在2018年迎来新政策。
一起看看有哪些改变吧!
广州市教育局相关部门介绍,义务教育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全市义务教育招生政策预计在2018年4月中旬前出台,招生细则由各区具体制定,一般在4月中旬发布。
变化一:部分区实施细则或有变
对于明年将迎来的新的“小升初”政策,业界普遍分析认为,“小升初”坚持的大原则和方向应该不会变。
“小升初”研究人员认为,从趋势上看,优质免费教育资源不断增多,民校和公校的优质学位进一步平衡,小升初学生和家长可选择的面会更广。
招生方式上的微调应该主要在于合理和规范性招生上作出一些改变,但对口直升和电脑派位仍旧是主流。
公办外国语学校招生政策方面,现行的公办外国语学校普遍采用“指标分配+电脑派位或抽签”相结合的招生方式。但可能会在此基础上通过面谈等资格审核的方式进行确认,确保选拔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保证生源入口。
变化二:优质学位增多
今年以来,广州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向全市均衡配置力度,广州名校布局迎来快速变化。
一批高校附属学校及广州市属名校在广州多个区新办学校或托管学校,2017、2018两年陆续开始招生,新增一大批优质学位资源供学生家长选择。
越秀区新办的执信中学水荫路校区、荔湾区新办的西关广雅实验学校、海珠区委托执信中学管理新开办的九年一贯制琶洲实验学校小学部、从化区引进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从化实验小学、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附属小学、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广州增城实验学校等已于2017年9月开学。
2018年,海珠区新办的琶洲实验学校初中部、增城区引进大学新办的广外附属增城实验学校、花都区新办的广雅中学花都校区、天河区新办的执信中学天河校区将陆续开始招生或完成校舍建设。
目前广州各区还有一批依托高校附属学校及市属优质学校开办或托管的拟建、在建中小学校项目计划在未来几年陆续建成。
按照《广州市中小学校三年提升计划(2016—2018年)中期调整方案》,调整后的提升计划涵盖中小学校基础教育设施提升项目、新增示范性高中项目和校园功能微改造项目三类共220所学校,调整后共新增约18.75万个中小学学位。
除了引进名校开办新校扩大优质学位供给,广州部分区域在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新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方面也“大展拳脚”,为选择中小学国际教育的学生家长提供了更多选择。
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南沙和黄埔,两个区域目前已签约引进一批中小学阶段具有外语特色学校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在南沙区,现有广州外国语学校,开办了中美“2+1”国际高中课程班;还先后引进了多个国际教育集团优质教育资源。
黄埔区除了区内现有的日本人学校、美国人学校等,已签约多个国际名校,还有多个国际名校合作意向者拟选址科学城。
变化三:11区各引优质学校
广州11个区近几年在引进优质学校开办新校或托管学校方面动作频频,今年表现尤为突出。
在“老三区”中:
越秀区今年新办了执信中学水荫路校区,新增广州十六中、广州七中为龙头的两个立体学区;
荔湾区新办的西关广雅实验学校9月迎来首批学生;
天河区将打造五所优质示范性高中,新增约2万优质学位。
在“外围区”:
南沙区引进广州二中、广大附中等;
海珠区先后引进六中、执信;
黄埔区引进中大、北师大、华师等高校附属学校合作办学,还签约了一批国际名校合作开办国际教育;
花都区引进广雅中学花都校区;
增城与广外、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开办新建系列高校附属实验学校;从化中学与广东实验中学、从化六中与执信中学合作共建。
一系列中小学校的改、扩、并、强的信号,显示出广州的中小学尤其名校布局迎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名校不再“扎堆”中心区,11区“家门口”都有名校,为学生家长提供更多就读优质学位的机会。

① 华杯赛/华数之星真题试卷-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② 迎春杯/青少年创新能力测试-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③ 希望杯/希望数学-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④ YMO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⑦ 美国数学大联盟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⑧ 鹏程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⑨ 历年全国小数测初评、终评真题及答案解析
② 朗思 iESOL 备考资料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