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爸爸,为什么别人都是开车接送,就你骑三轮?”这位家长的回答堪称教科书

梁老师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91 浏览




前不久,一位爸爸接女儿放学的视频走红网络。


校门口,这位爸爸身穿短袖,时不时拿出毛巾擦拭脸上的汗水,为了接女儿放学,他一路骑三轮车赶来,并不轻松。


可女儿上车之后,却急忙用校服挡住了自己的脸,裹得严严实实,生怕被路过的同学认出。


图片

一旁的爸爸看着女儿这样的举动,却只能尴尬地苦笑。

图片

女孩的做法明显寒了爸爸的心,可出乎意料的是,评论区网友却纷纷表示理解

图片

是啊,心理学上,孩子从5岁就已经开始在意外界的看法,特别在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且能够察觉到社会地位的重要性。

当孩子感觉到自己与周围同学的差异时,难免会心理失衡,滋生攀比心理或变得自卑。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渐增长,他们会对“金钱”和“物质”越来越敏感,看到别人有的东西,自己就也想要:

  • 别人家都是开车接送,为什么我家都是电动车接送?

  • 别人家都能坐头等舱,为什么我们家就不行呢?

  • 别人都穿名牌,为什么我就不能穿?


面对孩子的这些问题,你的回答,不仅藏着为人父母的远见,更影响着孩子未来的价值观



攀比与虚荣心的背后,或许并不完全负面



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攀比心理是负面的,其实不然。

攀比心理的背后是竞争意识,但具体是起到正面或负面的作用,还要看父母是如何引导孩子的心理发展。孩子攀比的动机其实无外乎这几种:

图片

 1、天生的好胜心驱使


小孩子正处在好胜心较强的年龄,不喜欢事事落后于人,看见别人有好的东西自然也想拥有,从而产生攀比之心也在情理之中。

图片

图片

 2、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


孩子总是渴望能够得到关注的,他们的思维不够成熟,往往单纯地认为只要我哪方面比别人好,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就能关注到我,而攀比便是他们常常借助的手段之一

图片

图片

 3、内心缺乏自信


往往内心缺乏自信的人,会通过借助外在的“强大”来强调自身的价值,以此获得他人的尊重,而相互攀比也是希望通过“我的比你的更好”来压倒别人

美国杨百翰大学的拉里·尼尔森教授发现:望子成龙的父母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如果父母过多干涉儿女的生活,那么这些孩子的自信心会受到影响。

图片

当孩子出现攀比的行为,各位家长不要立即去指责孩子,而是要认真地去沟通,了解孩子攀比背后的真正原因,然后再慢慢引导。

因为孩子本就敏感的内心,是经不起父母二次的语言伤害



面对孩子的虚荣,父母的态度很重要



有句话说得好,贫富差距不是真的差距,教育的差距才是真正的差距

当然,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成长环境也不一样,但是面对孩子的虚荣心,还是有法可循的,父母可以这样做:

图片

 1、让孩子看清生活的真相


我们不需要向孩子故意“哭穷”,也没必要强撑脸皮富养孩子,孩子要什么给什么。

而是要让孩子了解家里的真实情况,能给孩子买起的,孩子又真的想要的,可以适当的满足孩子的需求,但面对孩子超出我们能力的欲望则要明确拒绝,告诉孩子家里的真实情况,才能更好的看清生活的本质。

综艺《少年说》中,有个小男孩吐槽从小被父母隐瞒家庭经济状况,家境优渥,父母却一直“哭穷”

图片

孩子一直在“骗局”中长大,才发现真相的他,一时难以接受。父母的隐瞒的原因,是为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做法应该不应该呢?

图片

我们的建议是,可以不明示家庭经济状况,但要让孩子对此有大概且正确的了解,即父母不能“炫富”也不能“哭穷”

不知道自家有钱还好,更扎心的是不知道家贫

当孩子的需求远超出家庭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也硬撑着富养,孩子予给予求,很容易被养成白眼狼。而一切的源头,就是父母模糊了孩子的金钱观。

让孩子了解家庭经济状况,跟孩子“谈钱”,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

图片

 2、给孩子精神上的富足


前不久,辽宁丹东一个叫蔡畅的女孩火了。

在大学开学的自我介绍时,她幽默自信地介绍道:“我叫蔡畅,性格非常好,我一直有个外号叫蔡胖,可以看出来我的体型。”

一下子就活跃了课堂气氛,引来同学阵阵欢笑。她接着说:“我家是收废品的,父母很累,我有个特别土的梦想,就是给我妈买个大别墅……”

三言两语之间,不仅有感恩,还有真诚和坦荡

图片

其实小时候的蔡畅也曾自卑过:“为什么别人家的父母做其他的工作,收入也挺高,你们却要收废品?

但很快她就释怀了,虽然收废品又脏又累,还没有节假日,但她的父母却一直认真乐观地去生活,这种积极的心态教会了她坦然面对一切。

平日里,她有空也会在父母的收废品摊上帮忙,父母便教她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培养了她开朗幽默的性格

在兴趣上,不论是学琴、学舞蹈还是写书法,父母总是给她支持和鼓励,让她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光发亮。

可见,孩子的富足感,从来不是钱堆积出来的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富足与内心的丰盈,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养料。

图片

 3、告诉孩子: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无论现在家里有钱还是没钱,无论那些想要的东西现在买不买得起,都要告诉孩子,只要你努力,未来想要的东西,都有可能拥有

父母能陪你一时,却没办法陪你一辈子,有些东西父母无法给你,如果想要的话,就要靠自己的本事去争取

去年中考总分757分(满分770分)、8门满分的张雪妍。她的家境并不好,姐姐体弱,弟弟年幼,父亲白天跑运输,晚上还要做兼职,母亲则要操劳一大家子的日常生活。

可即便生活艰难,她却从不抱怨,反而积极向上,朝着自己的梦想一点点努力。

她说:出身并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个人的知识越高的话,这些事情以后都会被我们自身的光芒遮盖掉。现在想想,以前流过的泪、洒过的汗,都觉得特别值得。

图片

是啊,眼下的生活都是暂时的,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都要孩子自己去努力。

所以请大大方方告诉孩子:好东西谁都想要,但是要靠自己的本事去争取,你的未来就掌握在你手里。

图片

4、父母要做孩子的好榜样


李玫瑾教授在谈及“如何看待孩子攀比车房”话题中曾指出:孩子所有的表现基本上是一个折射,折射出父母的水准。

家长的一言一行就像镜子,孩子的心灵受父母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因此当我们发现孩子盲目地追求虚荣的生活时,我们需要先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生活中,我们自己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改正的?

要想教育好孩子,不要有攀比心,父母首先要做到不盲目地和朋友、同事比车子、比房子、比高消费。

我们先从自身做起,多读书,多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不超前消费,不奢侈浪费。

我们做到了不攀比,孩子的心态自然会平和很多。



写在最后



作为父母,我们要明白: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答案。

也要孩子明白:贫与富从来不是评价一个人的全部指标,能定义我们的只有自己。

最后,愿我们的孩子都能:人格健全,快乐长大。
图片


① 华杯赛/华数之星真题试卷-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② 迎春杯/青少年创新能力测试-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③ 希望杯/希望数学-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④ YMO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⑦ 美国数学大联盟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⑧ 鹏程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⑨  历年全国小数测初评、终评真题及答案解析

② 朗思 iESOL 备考资料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发布于 2024-03-16 11:48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