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南京中考升学通道全梳理!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74 浏览




南京中考的招生计划,包括科技特长生、学科特长生、普通生、指标生、南外普高生、国际生、体育特长生和艺术特长生。

◍ 普通统招生(硬拼中考成绩)

◍ 指标生(校内竞争,择优录取)

◍ 学科、科技特长生(提前加试,零志愿录取)

◍ 体育、艺术特长生(提前加试,填志愿择优录取)

◍ 冲外(英语加试,提前批次填报志愿)

◍ 国际班


►►►

普通统招生

这是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的升学方式。普通统招生的入学方式就是参加中考,在中考分数公布后根据自己的成绩和排名,结合学校往年的录取情况来进行志愿填报。被填报学校录取后就成为了普通统招生,成功升学。

图片


►►►

指标生

指标生是中考提前上岸的方式之一,主要是为了平衡教育资源,让弱校的孩子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名校。相比少数“牛娃”才能上岸的特长生,指标生是很多孩子都能填报并且关注的升学途径。

指标生在提前批次进行志愿填报。是部分普通高中(一般为优质四星高中)拿出部分招生计划(一般为高中总招生计划一半的名额)分配给一定范围的初中学校。

报名条件

1、在本市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2、在报名的初中学校读满三年(防止有些好学校成绩优秀的学生,临近中考之前突然转学到差校,抢占差校的指标生名额)。

3、综合素质评价: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均为合格,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均在B级以上。

4、生物和地理考察成绩均为合格等第。

填报原则

指标生的志愿填报在提前批次,而且只能填1所学校。

录取原则

校内竞争,择优录取。

1、中考成绩必须达到指标生投档线。

原市区普通高中指标生录取控制线按全市中考成绩排名前30%考生的最低分划定,其他区可参照执行。

2、在同一所初中毕业且填报同一所高中指标生志愿的同学中,中考成绩排名没有超出目标高中分配在该初中的指标生计划数。

比如说,B高中分配给A初中3个指标生名额,而填报B高中指标生的学生可能有5名,那么按中考成绩依次排名,前3名被B高中录取后2名被淘汰。

图片图片


►►►

学科、科技特长生

学科、科技特长生是这两年非常热门的升学途径,而且每年的招生名额都在增加!尤其适合初中学校优秀,但在学校中排名不拔尖,成绩优秀的同学。这类同学可能在指标生名额中不能分配到自己心仪的学校,走特长生的话,可以多一个冲刺名校的机会。

学科特长生

招生项目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语文、政治、历史。其中文科特长生(语、政、历)是2021年新增的招生项目。只要初中阶段在学科方面有一定特长或浓厚兴趣即可报名。

2023年,南京市35所普通高中招收学科特长生,南外、南师附中、金陵中学、南京一中等名校均有投放招生计划,招生人数2042人。 

科技特长生

相较学科特长生来说要求会高一些。初中阶段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方面有一定特长,或在市级及以上相关项目竞赛中获三级及以上证书。科技特长生的认证需要在专业比赛中(国际、国内、省市区等)获得前三名等优异成绩才能被认定。

科技特长生的招生项目包括:机器人、科技创新、三模两电、人工智能、天文观测、生物环保、创意传媒等。

2023年,南京市24所普通高中招收科技特长生,招生计划681人。


学科竞赛特长生与科技特长生一并采取“提前加试,零志愿录取”方式。考生在加试合格的基础上,中考成绩达到中考总分的80%(即560分)的预录取考生,由招生学校到市招考院正式办理录取手续。

图片图片


►►►

体育、艺术特长生

体育、艺术特长生在报名条件上,对奖状或相关证书都有明确的要求,同时加试会进行严格的现场专业测试,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加试结束后,各校会公布加试合格的考生名单。(需提醒大家:体育、艺术特长的专业加试,是不考查学科内容的,仅针对报名专业进行针对测试。

体育、艺术特长生还是需要参加中考,志愿填报为提前批次。中考成绩公布后,体育特长生达到投档控制线(为中考总分的65%,2022年为455分),按照专业加试成绩与所选项目阵容择优录取。艺术特长生达到投档控制线(为中考总分的70%,2022年为490分),按照中考成绩与专业加试成绩之和择优录取。

除以上特长生之外,2022年还新增“数理人才贯通培养实验项目”,由南外和一中联合命题,可与特长生兼报。


►►►

冲外

中考的冲外热度相较于小升初低了很多,但在南京,南外这块招牌依旧是不少牛娃的梦想。

图片


►►►

国际班

国际班的录取方式较为特殊,除了计划内的招生计划需要按照教育局的统一要求进行招生之外,不少国际课程项目还有一定的自主招生权,招生范围也不局限在南京。

近年,中外项目、国际班课程开始吸引很多头部生源的青睐,很多优秀的国际班课程的录取线,都是六大之上的水准。




发布于 2024-05-15 11:21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