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学格局系列 | 失效的数据标杆——南外录取率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26 浏览




PART.01

截止2023年,南京下辖11个区约有369所小学,其中346所小学在今年秋季正常招生。

这346所小学孰优孰劣?排名谁先谁后?恐怕没有人能轻易下定论。

不过在2020年以前,南京家长心中确实有一杆称来衡量南京小学排名——

小升初南外录取率

众所周知,南京小升初没有统一考试,因此家长缺乏透明的终端数据衡量对比各所小学的教学成绩,用以判定南京小学的优劣。

而南京外国语学校作为南京知名学校,影响深入人心,于是大家自发地把南外录取率作为衡量一所小学好坏的标准。

这是根据过往南外的录取名单及坊间流传的数据整理出的2015-2020年南京小学小升初南外录取情况,总共统计了南京的70所小学。

让我们看看有小升初南外录取数据作为参考的六年间,南京小学教育格局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图片

(点击查看大图)

(一)公办老牌名小稳定发力

为什么选取2015年至2020年的升学数据?因为对于一所小学来说,六年是学校招收一届学生从招生到毕业的节点。

一所小学六年会有六届毕业生,我们用连续六年的数据去反推一所学校教学质量是否稳定,或许能够得到更具有说服力的答案。

图片

2015年至2020年,南京小学小升初南外总录取人数排名前十的小学中,除了南外仙林独霸榜首之外,仍以鼓楼的学校为主。

上榜学校也和我们熟知的南京名小“拉力琅芳金银南北游”几乎全部吻合,可见能让家长们口口相传的名小的确名不虚传。

而且,每年南外录取排名前十的也基本是这几所学校。

(二)时代变了,格局没变

2017年之前,南外是“优录时代”,2017年以后,南外进入“考试时代”。

2016年,仅鼓楼区优录名额就令人惊讶地占到了录取总数的68%;而2017年,除去仙外这个Bug,鼓楼区的录取人数占录取总数几乎还是68%!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8年、19年、20年,鼓楼区的南外总录取人数还是遥遥领先其它各区。

图片

(2017-2020年各区南外录取情况)

可见即便没有优录名额,传统名小依然能够占据优势,而且几乎为鼓楼垄断。

所以南京的名小格局,至今依然是公办主导,并且逐渐固化,此话不仅仅局限于每年的小升初南外录取情况。

(三)草小不能轻易定论

仅从南外录取数据来看,六年间一些老牌名小成绩稳定,成为家长心中南京小学的第一梯队已经毋庸置疑。

但“家门口的小学”每年都能给人带来一些惊喜,让家长稍显安心——谁说草小不能出凤凰。

比如19年一战成名的宝船,一所外来务工子弟学校,被纳入拉小集团后教育资源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学校、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冲外成绩直接破五,一跃进入南京家长的视野,我至今还记得那年宝船家长欣喜若狂满小区拉的横幅。

甚至这几年宝船的成绩也依旧很显眼,可见教学质量并没有下滑,冲外也不是昙花一现。

谁说家门口不能出好学校?谁说网红学校就是被吹捧出来的?

PART.02

2020年以前,南外会在门外张榜公布录取名单,2020年以后受政策影响,南外不再公布总录取名单,于是每年升学季时被各家中介模糊定义的南外录取名单,这下便更如雾里看花,一点都摸不清楚。

不公布录取名单这种做法对南京家长来说有利有弊。

好处在于可以避免中介借此数据炒热学区房,降低家长追求“人造名小”的欲望,有利于促进教育均衡。

弊端在于失去了“有效的衡量指标”,家长们无法窥见这几年的南京小学冲外的真实情况。

其实缺失的这几年数据已经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南京小学冲外格局早已形成定势:

(一)南外仙林小学部依旧是冲外主力——这得益于它南外嫡系的身份,在小升初阶段,南外仙林对想考南外的孩子有一次特殊的政策,即不管有没有摇中南外,都有一次考南外本部的机会。

这意味着对于想要考南外的家长来说,摇号这个唯一不在自己掌控中的因素已经解决了,加上仙外自身的学习环境和南外非常相似,很容易让孩子在仙外和南外之间无缝连接。

图片

(二)鼓楼一线名小实力从未下跌——鼓楼区的小学大多是独立小学,并没有对应的同集团内初中,将自己最优秀的学生输送进南外,传统由来已久。

名校拉力琅芳金银一直都是冲外大户,不仅是这些名小本身的底蕴深厚、生源优质、家长配合度高,还得益于这些名小的老师对南外的认同度高,而且针对冲外的训练计划精干实用。

多年积攒下的冲外经验,加上每年都有一批以冲外为目标的学生,让鼓楼一线名小很难被其他学校超越。

(三)冲外,我志不在此——有些学校,乍看南外录取人数并不高,可能是新校成绩未出;也可能是传统名校,志不在“冲南外”,但在家长心中自有相当分量,因此并不能因为学校不在每年的小升初南外录取名单上或者冲外成绩不算突出断定这所小学“不行”。

比如南师江宁小学部、金中河西小学部、育英二外等学校目前都有自己的初中,很多优秀的学生更愿意留在自己熟悉的同一教学理念下的集团内初中,自然不把冲外当作首要目标。

PART.03

好,现在回归我们本文的主题:小升初南外录取率对南京小学教育格局到底起到多大的作用?

或者说,没有官方佐证的南外小升初录取名单能否定义南京小学教育格局?

很多身在其中的家长都说小升初南外录取数据是中介炒起来的,目的不过是带动学区房房价,但每年升学季大家却都期盼着从坊间流出些数据能帮助他们进行择校。

于是,大家从质疑中介转变为理解中介,就差想要成为中介亲自去验证这个学区到底行不行。

小编要说的是,南京近十年都以小升初南外录取作为一个关键指标衡量小学,虽然看上去没什么新意,但各小学的梯度已经明显分层。

即使在其他城市,评价小学的重要指标,也是由知名初中的录取率决定,这些因素是相通的。

不过信,亦不可尽信。

南外录取率、考试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家长在选择学校时可以结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特色课程、基础设施、离家距离等综合考量,选择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合适的。

况且,目前南京推行教育集团化,因此部分依托名校集团资源的分校或者直管学校、合作办学的学校也有较大的市场认可度,家长择校大可不必拘泥于所谓的名校排名。

宏观上看,鼓楼教育资源雄厚,小学教育出类拔萃,名校云集。玄武、秦淮教育资源也相对不错,江宁江北知名学校相对较少。但是随着教育均衡化战略及教育集团的发展,新城区教育水平已经逐渐跟上,并出现片区内较强的学校。

大家觉得小学该怎么选择?




发布于 2024-05-11 05:39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