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重归翘首待——迎春杯

迎春杯(数学花园探秘),作为中国大陆影响力最大,难度最高的杯赛,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迎春杯的资讯,以及一些相关题型。
1
什么是迎春杯
迎春杯是发源于中国北京市的一项传统中小学数学赛事,因每年在春季来临之际举办而得名。它开始于1984年,首届杯赛是由北京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研究部主持,由北京市数学会协助,中小学数学教学报承办,创立初期即在北京产生巨大影响,迅速成为北京市各大名校遴选人才的标准之一。
“迎春杯”数学竞赛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现优秀的数学特长生,推动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等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中国中小学对数学水平的重视,“迎春杯”也慢慢走出北京,成为全中国各地学校衡量学生的数学能力、奥数思维、潜能的重要比赛。
在40年的历史中,“迎春杯”经历过多次变更,先后称作“迎春杯”,“迎春杯数学科普日”(2001年,“迎春杯”数学竞赛更名为“迎春杯数学科普日”),“数学解题能力展示”,“数学花园探秘”(2013年更名为”数学花园探秘"科普活动)。随着这些改革与变化,迎春杯也被越来越广泛地推向更多学生。迎春杯不仅盛行在中国大陆,在澳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也广受欢迎。

2
迎春杯为什么倍受欢迎
“迎春杯”的时间在每年年初,属于普及型竞赛,学生们可以自愿参加,竞赛不排名次,比赛的结果也不直接与升学挂钩。然而,在“迎春杯”中取得一个好成绩,各个中学都是很认可的。
中国青年报报道,“迎春杯”被家长热捧,源自北京市小学升初中的改革。北京市于1998年实施了小学免试、就近升入初中的政策。虽然比赛的结果不直接与升学挂钩,但由于一些重点学校对在“迎春杯”等数学竞赛中获得好成绩的同学格外关注,所以能够在“迎春杯”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各个中学都是很认可的。这也是很多家长把“迎春杯”等杯赛作为孩子进入重点中学的重要途径的一大原因。
3
赛事相关
赛制与组别
参赛时间:初赛在每年的12月初;复赛在第二年的2月初
参赛年级:
1、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一年级为A1组,二年级为A2组。
2、小学中年级(三、四年级)学生,三年级为B1组,四年级为B2组。
3、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的学生。五年级为C1组,六年级为C2组。
4、初一学生,D1组。
5、初二学生,D2组。
赛制与组别
两轮综合评奖,设置金牌 银牌 铜牌
获奖同学将收获证书、奖品。
4
战略措施
第一阶段:了解自己
这个阶段必须把历年试题做一遍,了解“迎春杯”考试考什么,同时必须有一套系统的测试,了解自己知识点的缺陷;同时,必须在找出问题的同时在老师建议下补一下相关专题。
第二阶段:变为强项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学习应该心里有数,就是知道考什么,自己缺什么。第二阶段主要就是把重点难点专题理一遍;这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理。同时,最好能把《导引》上五六年级的题目做完,这样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可惜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已经不多了。
第三阶段:注重发挥
前两个阶段是靠实力的,但第三个阶段确需要凭技巧。
这部分工作包括:做模拟试题、学应试技巧、减轻心理压力。最终目的是能够以一种平静的心态面对竞赛,把自己应有的水平发挥出来,把该做对的题目做对,把该得到的分得到。
5
活动特色及作用
1、低年级夺奖难度降低:很多低年级家长并没有意识到竞争的压力,此时如果能够先人一步,在竞赛奖项上取得一些优异的成绩,不仅可以增加竞争的砝码,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孩子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进而获得持续的进步空间。
2、迎春杯是很多重要比赛的资格赛:如去年参加的“华杯赛”两岸四地的精英邀请赛、走美的全国总决赛、日本算术奥林匹克等国内国际的比赛,其参赛标准就是需要获得迎春杯三等奖以上的成绩。
3、迎春杯的参赛经历有助于孩子积累比赛经验:参加迎春杯这样的竞赛,孩子可以在比赛中与其他同龄的优秀选手切磋交流,拓宽视野,提升解题技巧和应对压力的能力。此外,迎春杯的比赛题型丰富多样,孩子在备考和参赛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更多的题型,增强解题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4、迎春杯有助于孩子树立目标意识:迎春杯作为一个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竞赛,其奖项和荣誉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激励和认可。孩子可以通过参加迎春杯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进而在日常学习中更加努力和自律。
6
真题参考
2021小学高年级组试题




从奖项的含金量上来说,迎春杯的题目类型和难度的设置都具有比较高的水准。能够极大程度地客观考查到学生的奥数知识功底与数学思维的灵活性。09年的初赛试题就保持了一贯的水准,将试题难度控制在了很高的标准。这是很多重点中学都非常很看重迎春杯成绩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低年级学生参加迎春杯等数学竞赛不仅有助于提升学术水平,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目标意识和比赛经验。因此,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这类竞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避免过度追求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