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思考试的难度一直在增加?

朗思测评(LanguageCert)是由英国资格认证和考试管理办公室(Ofqual - The Office of Qualifications and Examination Regulation)认可并监管的英语测评机构。朗思测评专门为母语为非英语的学习者提供全新一代英语语言资格证书考试,测试结果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的六个等级完全对应。
类似于所有标化考试,考生考完之后总会吐槽考试难度在不断增加,并且煞有见识的“定义”哪些场考试难度大,哪些场考试相对简单。近期总有考生考完之后吐槽考试难变度大了。
事实上作为成熟的标准化考试,每场考试难度都是保持在一个水平上的;造成考生感受有差异,最后得分情况有差异的原因往往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考试话题的熟悉度;
2选择备考材料的偏差;
3考试“粗心”而导致的考试失误;
我们不妨来解读一下。

一、对于考试话题的熟悉度
一般来说,考试话题、场景越熟悉,越觉得简单,越容易拿高分;相反陌生话题、场景往往会让考生觉得考试难度增加了。
对于国内大多数考生来说,英语并非是母语,因此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往往会因为选择的教材、日常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原因对于“话题”有熟悉和不熟悉之分。在听力、阅读、写作、口语各考试部分其实都存在这个问题。较传统标化考试来说,朗思考试命题完全围绕生活场景,没有学术场景,这已经是最大程度提升了考试对于中国学生的友好度了。即便是生活场景,对于日常使用英语频率不高的考生来说依然会对于部分“考试场景”、“文章背景”感到陌生。
从官方给到的考试Handbook来看,随着考试级别提升,会涉及到的场景、话题会有所增加。从CEFR标准来看也是一样,B1、B2级别可能仅需要考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能有效使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而到了C1级别考核范围就到了日常涉及的包括部分专业场景了,而C2级别更是要求在各个场景中用英语交流无障碍。

二、选择备考材料的偏差
很多考生对于考试难度的评价往往是对比官方给到的“考试样题”或者是日常练习使用的题目,和海外出版的朗思备考丛书,这样的对比往往就很容易产生偏差。
首先说官方样题,官方给到的每个级别的样题,最大意义在于帮助考生理解、熟悉考试题型。但是用样题作为备考材料,“难度”上明显不够。其次是使用率比较高的“海外练习”系列,这套教材在难度上与朗思测评各级别基本对应。测评练习难度也与朗思测评基本相当,不过在个别题目难度上、整体覆盖的考试场景范围,以及之前探讨过的一次用词上(更贴近美式英语)和真实朗思测评还是有着明显差别的。
不少考生英语基础距离考试级别实际有着一定差距,并且在备考过程中选用材料有限,在考场上会觉得题目难度大在所难免了。

三、非英语能力失误
与各类考试相同,朗思英语测评虽然是语言类测评,但是也会出现很多考生因为粗心而失分的问题。这类失误情况很多,包括涂答题卡涂错位置、漏涂相关内容,甚至是简答题忘记将答案誊写在答题卡上了。任何一类考试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因此在考试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这个更需要日常练习时培养);在考试完成答题后离考试结束还有大量时间,有效进行检查很重要。
朗思英语测评作为标化英语测评,相对传统英语测评强调英语实际使用,因此对于非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友好性较高。与其他标化语言测评一样,朗思英语测评提供的是衡量英语能力的一把尺子。因此当考试成绩与预计成绩差异较大时,首先还是应该认真反思下自己实际英语能力到底如何。一般建议考生两次考试时间间隔在3-6个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英语能力并非能在短期内突飞猛进。英语日常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自我英语能力水平提升了,对于某一级别的考试自然应付自如了。
因此准备朗思英语测评,最重要的还是考生自我英语能力提升:包括认知词汇量、熟练使用词汇量、英语阅读能力、综合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等。每一单项都需要考生通过日常有效学习、练习进行积累。
其次才是考前有针对性地备考训练。这又包括熟悉各部分考试题型(朗思各级别考试各部分题型顺序基本一致)、了解各级别考试命题话题范围、场景范围、合理分配考试时间、熟悉写作要求(对于中国考生尤其是要学会写故事)、日常多做口语训练等等。
语言能力是确保考试成绩的根本,备考训练是保证考试中稳定发挥的补充。总之,英语学习重点还是要重视英语学习和积累,而非盲目刷考试;尤其对于朗思这类定级考试,刷分实际意义并不大。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