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面向全区摇,最多可4所全报!

今天来看看黄埔区公民办如何入读!建议小六家长们收藏查看,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自己所符合条件对应的升学方式!
黄埔区公办初中遵循“免试就近入学”原则,采取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方式分配学位。
招生对象1:广州户籍(含11区)+黄埔公办学籍
招生方式:对口直升+电脑派位
遵循“免试就近入学”原则,采取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方式,在毕业学校对口中学升学或电脑随机派位分配学位。
招生对象2:跨区生/返穗生
招生条件:指具有黄埔户籍,且是外区学籍或外市学籍的应届小学毕业生。
招生方式:
需要由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区招生办提出申请,并提交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者可按本区小学毕业班学生的升学办法安排入读。
招生对象3:跨地段生
招生条件:指具有黄埔户籍的本区民办小学毕业生,或具有黄埔户籍的本区其他地段公办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
招生方式:
符合“人户一致”条件,申请回户籍所在地段升学的毕业生,经审核通过后,按对口中学升学或电脑随机派位分配学位。
2022年,广州实验中学、黄埔军校中学,广大附中黄埔实验学校东校区、广州市二中苏元实验学校共四所学校,面向全区招收部分初中一年级新生,招生计划数各为120人。
招生范围、对象及方式:
“四校”在面向本校对口服务片区内符合政策的小学毕业生进行以电脑随机派位招生的同时,面向对口服务片区之外的黄埔区内其他片区,以自愿报名、电脑随机派位的方式招收部分符合政策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入学,提供宿位。
招生条件:
在符合学校分类招生范围的前提下,报读“四校”的小学应届毕业生,须具备以下基本资格条件之一:
①同时具有黄埔区公办小学学籍以及广州市户籍;
②同时具有黄埔区民办学校学籍以及黄埔区户籍;
③符合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政策性照顾学生资格;
④经审核通过,具备在黄埔区升学资格的外地返穗生和跨区生。
符合条件的学生,可选报其中一至四所学校。参加四校招生报名并被录取的小学毕业生,不再参与所属片区学位分配。
招生对象1:来穗人员随迁子女
招生方式:积分入学
招生条件:
①非穗籍人员、在广州市行政区域内居住的内地居民;
②持有在广州市办理且在有效期内《广东省居住证》满一年;
③在“广州市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有核定积分,申请人的随迁子女也有须为当年应届小学毕业生。
招生对象2:港澳居民随迁子女
①港澳籍人士适龄子女(适龄儿童及其父(母)均持有住址在我区的港澳人士居民居住证),或父(母)为黄埔区户籍的港澳籍适龄儿童,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可参照政策性照顾(台胞子女)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位。
②父(母)为非穗户籍的港澳籍适龄儿童,入读务教育阶段学校,可通过积分入学申请我区公办学位。
其他招生对象:
①非本区公办学籍+父(母)持有本区“万能捷通卡”;
②非本区公办学籍+父(母)为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③非本区公办学籍+政策性照顾+父(母)为本区工作/实际居住者。
招生方式:符合以上条件之一,以统筹安排方式入读黄埔区公办学位或政府购买民办学位。
穗籍学生
黄埔户籍或学籍,可以报读黄埔区的民办学校或其他区有跨区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
注意:只能根据户籍或学籍的所在区选定一个升学区,填报志愿从本区学校和有跨区招生计划的非本区学校中,选择填报1至2个平行志愿。
非穗籍学生
以其本人或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其中一方的《广东省居住证》(或具同等功能和效力的其他有效证件)地址,或学籍地址界定属地区。
注意:只能根据居住证或学籍所在区选定一个升学区,填报志愿从本区学校和有跨区招生计划的非本区学校中,选择填报1至2个平行志愿。
①实行网上报名、填报志愿。
②从本区或有跨区招生计划的非本区学校中,选择填报1-2个平行志愿。
③录取:
报名人数≤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实行直接录取;
报名人数>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实行电脑派位。
(2022年黄埔区需要摇号的民办初中:东联学校、国光学校、华外同文、天健学校、华实初级中学、同仁学校、东晖学校。)
④补录:
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可按规定时间进行补录。补录不需要在网上报名,家长可直接带齐相关材料到学校现场报名,学校将补录学生信息明细表递交教育局审核。
①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原则上不得跨区招生,其招生计划由区教育局直接核定。
②有寄宿条件且确有跨区招生需求的民办学校,跨区招生计划不超过总计划50%。
根据2022年民办招生情况,黄埔区可跨区招生的民办学校有:
华外同文、天健学校、新侨学校、华实初级中学、南方中英文,共520个跨区招生计划名额。

① 华杯赛/华数之星真题试卷-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② 迎春杯/青少年创新能力测试-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③ 希望杯/希望数学-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④ YMO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⑦ 美国数学大联盟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⑧ 鹏程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⑨ 历年全国小数测初评、终评真题及答案解析
② 朗思 iESOL 备考资料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