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所有高中生,2023“强基计划”四大变化,一文读懂→

随着今天中午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相继公布了2023“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具备“强基计划”招生资格的39所高校已全部官宣。
强基计划启动至今已经第四个年头,今年有哪些新变化?这些变化和现象对高三考生报考有哪些影响?家长们需要做哪些准备?一起来看→
“复交南”模式新增5所院校

①初试+复试成绩按比例计入校测成绩;
②仅复试成绩按比例计入校测成绩。
原有的校测考核方式有调整
据了解,已发布的强基简章中有5所院校的校测考核进行了调整。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同济大学这两所学校,2022年的校考模式为面试+体测,今年增加了笔试。而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年校考模式为笔试+面试+体测,今年取消了笔试。
入围倍数有变化
2021年,各强基院校入围倍数曾有大幅上涨,2021年后基本上保持稳定,仅有少数院校进行了微调。截止目前,2023年调整了入围倍数的院校有:中国农业大学入围倍数由6倍下调至5倍;重庆大学入围倍数由6倍下调至5倍;吉林大学入围倍数由4倍上涨至6倍;西安交通大学入围倍数由4倍上涨至5倍。
“双学位”培养

具体衔接方向
特别关注:
竞赛生有优势:
从去年复旦、上交和南大的招生实践来看,此模式十分有利于竞赛生。拥有省级及以上竞赛奖项,尤其是铜牌及省一级别竞赛奖项的考生,将会十分容易在校测中拿到高分。
择校更需谨慎:
校测考核时间整体提前至高考出分前,对于同时含有综评招生的院校时间趋同。针对同时还报考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校测时间可能会撞车,在择校阶段会增加更多的选择难度。
强基生特质将更为明显:
将有越来越多的院校,会设置校测合格线,高考成绩高,但不具备拔尖创新潜质,校测成绩不佳的考生,将会较难通过强基选拔,强基与普通批考生特质将有更明显的分化。
未通过清北审核的金银牌考生可分流至其他顶尖院校:
考生生涯方向确认,明确强基报考意愿:
考生个人资料搜集:
专业方向确认:
强基计划政策深入研究:
院校定位策略:
友情提示北京考生:
强基要解决的是国内的“卡脖子“工程。相信接下来的5-10年,不管是学校教育方式还是评价升学体系,都会围绕基础学科的需求而改变。目前看来,国内更多机会,会出现在理科人才培养上,也更多会在数学、物理、信息学等领域选拔人才,满足国家对高科技人才的急切需要。
作为家长,如果以为强基只是一小部分孩子的事,就很可能进入误区。强基几乎和每个孩子相关,但前提是家长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学科规划。每个孩子都是动态发展的,没准孩子现在数学普通,在生物方向就很有天赋。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包容,观察孩子优势,发掘孩子潜能,顺应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助力孩子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
培养基础学科人才,这不仅仅学校的任务,更是家长的课题。打牢基础学科基础,就是孩子给自己的未来做的最好的准备。

② 知名机构人大附早早培(zzp)学前集训队-数学/神测和动手
① 华杯赛/华数之星真题试卷-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② 迎春杯/青少年创新能力测试-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③ 希望杯/希望数学-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④ YMO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⑦ 美国数学大联盟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⑧ 鹏程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①《人大附中早培海选必刷》《八中海选训练与解析》电子版教材
② 八少八素、人大附早培神测千题(上 下册)
③ 人大附、八中海选神测万题练习册及答案解析.pdf
④ 八少八素试题分享&人大附早培班试题分享+神测复习资料
② 朗思 iESOL 备考资料
北京高中:
① 北京高考英语听力机考模拟试卷及答案、听力原文、音频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