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所有高中生,2023“强基计划”四大变化,一文读懂→

梁老师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65 浏览




随着今天中午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相继公布了2023“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具备“强基计划”招生资格的39所高校已全部官宣。


强基计划启动至今已经第四个年头,今年有哪些新变化?这些变化和现象对高三考生报考有哪些影响?家长们需要做哪些准备?一起来看→



“复交南”模式新增5所院校






何为强基计划的“复交南”模式?校测提前至高考出分前进行,根据初试成绩划定复试入围分数线,入围比例不等。2022年,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强基招生中,即采用了这种“复交南”模式。今年截止目前,已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5所院校明确跟进该模式。今年共计8所院校
图片
复交南”模式报名流程图
采取这一模式的院校主要有以下两种校测形式:

①初试+复试成绩按比例计入校测成绩;

②仅复试成绩按比例计入校测成绩。


原有的校测考核方式有调整






据了解,已发布的强基简章中有5所院校的校测考核进行了调整。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这两所学校,2022年的校考模式为面试+体测,今年增加了笔试。而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年校考模式为笔试+面试+体测,今年取消了笔试。


入围倍数有变化






2021年,各强基院校入围倍数曾有大幅上涨,2021年后基本上保持稳定,仅有少数院校进行了微调。截止目前,2023年调整了入围倍数的院校有:中国农业大学入围倍数由6倍下调至5倍;重庆大学入围倍数由6倍下调至5倍;吉林大学入围倍数由4倍上涨至6倍;西安交通大入围倍数由4倍上涨至5倍。


“双学位”培养






今年哈工大创新性的将基础学科和热门工科专业相结合,进行双学位培养为了吸引优秀的强基考生,拿出了全校顶尖的一批专业提供给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可以说是诚意十足。
图片

具体衔接方向





特别关注:

22023级
高三考生报考建议

竞赛生有优势:

从去年复旦、上交和南大的招生实践来看,此模式十分有利于竞赛生。拥有省级及以上竞赛奖项,尤其是铜牌及省一级别竞赛奖项的考生,将会十分容易在校测中拿到高分


择校更需谨慎:

校测考核时间整体提前至高考出分前,对于同时含有综评招生的院校时间趋同。针对同时还报考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校测时间可能会撞车,在择校阶段会增加更多的选择难度。


强基生特质将更为明显

将有越来越多的院校,会设置校测合格线,高考成绩高,但不具备拔尖创新潜质,校测成绩不佳的考生,将会较难通过强基选拔,强基与普通批考生特质将有更明显的分化


未通过清北审核的金银牌考生可分流至其他顶尖院校

近年学科竞赛金银牌数量迅速上涨,且扎堆清北强基破格通道,但清北不可能无限吸纳破格生,因此在2022年推出“强基破格”政策,并为考生预留“分流”机会。在此形式下,部分金银牌考生,也将“分流”至其他顶尖强基院校。

而“复交南”模式院校中,绝大部分院校破格生可直接入围复试,部分院校仅需面试,对破格生十分友好,采取该模式的院校又以华东五校为主,院校层次仅次于清北,可有效承接未通过清北审核的金银牌考生。



强基计划报名家长准备攻略

考生生涯方向确认,明确强基报考意愿:

在报名前要明确:强基计划不是进入名校的捷径!强基报考择志>择校!

强基计划的定位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招生专业聚焦在数理化生文史哲等基础学科,逐渐拓展到一些关键领域工科专业,本科不允许转专业

家长需要全面了解强基计划招生培养政策,在做好个人生涯规划的前提下,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报考强基计划,明确报考意愿。


考生个人资料搜集:

就现阶段而言,明确报考意向后,要快速搜集考生高三大考成绩、排名、获奖证书、个人综合素质等材料。把自己的硬件实力,软项指标明确列出,分析自己的优势、可提升空间和劣势。这些是影响择校定位决策的重要指标。要避免劣势,利用优势,并规划出时间做提升(如学科成绩、校测备考等)。

举例说明:如果考生数学、物理都不突出,也没有竞赛学习经历,那么可以在择校时规避一下对相关学科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甚至选择一些没有笔试只考面试的学校。


专业方向确认

在择志的导向下,强基计划的专业选择尤为重要专业选择要基于考生各人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前景来选择。

建议:家长一定要去研究各个专业课程是怎么设置的,深造能衔接哪些方向,将来就业的出口有哪些(出口一定要关注大多数,不要看个例),这个专业未来几年的发展怎么样。然后基于兴趣爱好、学科特长、目标校优势学科、未来规划等因素综合考量。善于利用MBTI职业性格测试、院校数据库等工具。基于兴趣和学科能力特长选出来的专业,能让考生走的更长远。


强基计划政策深入研究

报名时间有限,现阶段强基计划政策研究,因此建议主要先梳理强基招录流程、入围规则、报名材料准备、录取规则、校测等主要大模块

从个人条件上,筛选分数够的着的高校,重点研究,招生简章是必看的内容,这里建议范围可以大一点,多选几所。从兴趣上,根据意向专业和院校,要深入的去看各大高校培养方案,学科实力等因素。

如果有现阶段刚接触到强基的政策小白家长,建议多了解2023强基计划相关内容,比如报考政策、历年入围分数线、招录数据分析、报考案例、院校定位指导、历年校测笔面试真题等。


院校定位策略

强基限报一所,大大增加了择校的难度。是冲,是保,还是随便试试水?我们家长朋友在报强基时,上面讲到的硬性条件和心态都影响择校定位策略的选择。建议家长把强基、综评、统招放在一起去综合“冲稳保”定位。





友情提示北京考生:



在目前已发布强基计划简章的高校中,厦门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农林大学7所高校2023年在北京地区进行强基计划招生


强基要解决的是国内的“卡脖子“工程。相信接下来的5-10年,不管是学校教育方式还是评价升学体系,都会围绕基础学科的需求而改变。目前看来,国内更多机会,会出现在理科人才培养上,也更多会在数学、物理、信息学等领域选拔人才,满足国家对高科技人才的急切需要。


为家长,如果以为强基只是一小部分孩子的事,就很可能进入误区。强基几乎和每个孩子相关,但前提是家长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学科规划。每个孩子都是动态发展的,没准孩子现在数学普通,在生物方向就很有天赋。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包容,观察孩子优势,发掘孩子潜能,顺应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助力孩子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


培养基础学科人才,这不仅仅学校的任务,更是家长的课题。打牢基础学科基础,就是孩子给自己的未来做的最好的准备


图片


② 知名机构人大附早早培(zzp)学前集训队-数学/神测和动手

① 华杯赛/华数之星真题试卷-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② 迎春杯/青少年创新能力测试-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③ 希望杯/希望数学-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④ YMO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⑦ 美国数学大联盟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⑧ 鹏程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①《人大附中早培海选必刷》《八中海选训练与解析》电子版教材

② 八少八素、人大附早培神测千题(上 下册)

③ 人大附、八中海选神测万题练习册及答案解析.pdf

④ 八少八素试题分享&人大附早培班试题分享+神测复习资料

② 朗思 iESOL 备考资料

北京高中 

① 北京高考英语听力机考模拟试卷及答案、听力原文、音频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发布于 2024-05-01 10:44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