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 | 2023年八十、北中活动新思考

梁老师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60 浏览




 图片图片

今日频发的高调招生,值得家长们反思和总结一下。


BZ\BS的KS及开放日活动,释放的信号就是家长们不能躺平,不要认为孩子不行,也不要对孩子没有信心,更不要由于家长的主观错误意识让孩子错过上岸的好机会。

小升初不是大家认为的多难,只是缺乏规划意识,错失了提前准备的时间、错失获取学校活动的时间、错失投递及KS的时机。毕竟有的优质初中校你错过一次机会就会与它擦肩而过!



01


小升初机会在哪里




图片


何为机会:


一是学校活动信息问题;

图片:这是重中之重,有时候错失一次就无缘于这所学校。
故作为家长要为孩子争取到最佳的信息,要知道学校活动的时间和地点,活动的流程,活动的内容,活动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及活动下一步的安排等。(BS、BZ值得深思)
站在家长角度,小升初比的是家长获取信息的准确度、及时性。
近期错失BS活动的很多家长,开始高度焦虑,无缘于活动,是否还有机会,要怎样获取机会,如何抓到这个机会……很多问题让家长们有点压力山大。
的确目前六年级家长面临着最紧张的时刻,错失了北中小五班、错失了人朝分网报、错失了人朝分东坝的签约。若是再不用心去面对,就要真的极大降低上岸的概率。



二是孩子能力展示问题;

图片此能力并非家长认为的狭义的能力。
 此处的能力为广义能力,包含:一是学科的应试能力、灵活运用能力;二是间接证明孩子能力的一些荣誉:如市三好、美德少年、红领巾奖章、各类杯赛等级证书、剑桥等级水平。
最近很多家长追问,我们简历缺少荣誉这部分,这部分到底有没有用,针对这个问题直白说:你孩子的优秀通过什么方式展现给学校,学校又通过什么最佳方式直接了解到孩子的优秀呢?如同我们家长当初毕业走向社会应聘工作一样。道理很简单。信不信看实际,不要总是自我质疑,自我否定一切,更不要人云亦云,需要参照身边已经经历过小升初且成功进入理想学校的家长们的感悟,身边真实的经验才是值得借鉴。
都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每个家庭对孩子的升学规划及努力的程度不同,早已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通过多年服务小升初经验而谈,规划和学习也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多”的理念!
大家可以好好琢磨琢磨,到底是不是这回事,不要认为孩子的童年不能有负累,但现在不让孩子辛苦一点点,日后生活就会让孩子一直苦累。



三是政策及自身实际情况,设定适合自己的目标校

图片:最优质的的学校谁都想进去,因为学校带给孩子和家长的光环就在那里,享受的最优师资就在那里,理想的出口就能未来可期。不过,谁都想要好的,但不能因为最好的得不到,就主观全面否定孩子,然后选择顺其自然、听天由命。个人认为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退而求其次也是最佳选择(学校也是有梯队的),毕竟最好的学校选拔的人数也是有限的。话又说回来,相对优秀的学校也是有不少的,不能因为最好的学校无望就放弃努力,为孩子的将来考虑,至少再努力一把争取相对优秀的学校,争取进入实验班。
     最好的不一定最适合自己,但最差的咱们也是应该要避开。所以依据孩子自身情况,看看自己的底牌,综合考虑学校的教学风格、师资力量、距离等问题综合评估后设定最适合自己的目标校。
    小升初底线原则就是让你孩子进入相对理想的学校,保证将来能进入高中,升入大学。我认为这个思路不能变。



02


小升初需要汲取的经验及教训




避坑,避坑,避坑

往年都存在“校内优秀”的孩子,却不能如愿进入理想的目标校。

多种原因:
一是家长没有客观全面了解小升初的政策及入学方式;
二是没有客观了解自己的目标校需要什么标准的生源,如何选拔;
三是后知后觉,错失学校的活动;
四是否定一切,片面认为自己以为的就是自己以为的;
五是没有多听多看多问,活在自己的认知世界里;
六是对学校选拔,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片面认为。



运气,运气,运气

往年都存在“不太差的”孩子,却能如愿进入理想的目标校。

多种原因:
一是早规划,早准备,家长多多鼓励;
二是针对往年选拔条件,有针对性、目的性积极准备;
三是针对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目标(二三梯队的热度不是最好但也属于优质校)积极备战;
四是退而求其次,积极争取进入实验班。
图片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发布于 2024-04-30 10:01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