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开、不透明、规则混乱的深圳【小升初】

1、家长为什么焦虑?深圳好初中真的太少!
小升初阶段大家的所谓【一梯队5+1】:深中、深外、实验、深高、百外+华附,就深圳学校而言,应该说深中和深外算一个梯队,其他只能算另一个梯队了。
数学强的去深中,综合一些或者文科强的去深外。
深中文化上更偏传统,但高中升学无敌。
深外的初中学生群体更多元化更会搞事更活泼,但高中评价明显比初中低。
理科不强的去深中干啥?它能给你啥,处于鄙视链的底端体验会好吗?深外初中算是一个入口,后面的学生升学走向很分化。
家长要多一些思辨能力,结合学生长线的发展、性格、能力特点看怎么规划和选择。
其他所谓一梯队的几个,还在继续爬坡(或滑落),去了图啥家长要想好。
深圳的顶级初中,真的没啥选择。
2、别管【点招】还是【开放考试】,确实得靠【硬实力】
下面的配图是深外选拔考试的“网传”真题,大家仔细看看,除了个别【政治题】以外,它真的是考核孩子的综合素养,只不过通过语数英+通识这几个学科体现出来而已。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我研究了深外过去10年的出题,它选拔人才的评估模式其实一直很稳定,只不过出题形式一直在变而已。
说实话,深外这种考法没法备考的,真的是孩子过去6-8年的一个学科能力、知识面与综合素养的积累,能突击的可能只有“表达技术”。
深中就更不用说了,拔苗子的方式越来越隐蔽,每年都在变,大致说来两个线条:一个是学校或区统考的成绩与排名(比如说区里前50名),另一个是数学杯赛,你也不用去找渠道,你水平到了,在那个范畴内了,自然有招生电话打到你家里去。
3、自招、简历、找谁递?
4、密考(MK)一直不让搞,一直暗搓搓搞
你懂的,有各种方式和套路,你如果在小升初那个圈子里,你就能得到信息,准一线的一些学校,这个算是常规方式,都是带上"手套"搞,很多高考路线的民办初中迫切需要好生源。
5、直升、地段也挺好,只要家长懂中考
中考的整体趋势并不是往“难”的走,所以只要家长稍微有点“sense”和“资源”,在地段校鸡鸡娃,考个好高中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像春蕾(对应百外)、深圳湾、明德什么的,有直升名额,也是家长非常看重的一点,可以以直升保底,然后冲深中深外。
6、小升初:做两手准备的高峰节点
上一代是到了初二初三集中转轨,这一代很多家庭提早“看破了”,卷不上最一线的好初中,就转轨,不想玩了,觉得6年纯卷进“绞肉机”去PK,没意思、不划算、卷不动……即使美国不安全,英国又太卷,考虑考虑香港总是可以的吧,激流勇退。
然而小升初两手准备之一的“转轨”也不是那么轻松就转了的,学术基础、英语基础怎么样? 双语、国际化、港校怎么选,怎么准备才能进入另一条路线的头部学校?
就感觉这个时代吧,对家长要求太高,因为家长懂得多、懂得早,确实能形成实质性差异,好使!
小升初这个不公开、不透明、各种潜规则横行的阶段,真心太考验家长,有经验的家长可以评论区说说自己经历~

① 华杯赛/华数之星真题试卷-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② 迎春杯/青少年创新能力测试-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③ 希望杯/希望数学-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④ YMO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⑦ 美国数学大联盟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⑧ 鹏程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⑨ 历年全国小数测初评、终评真题及答案解析
② 朗思 iESOL 备考资料
② 深圳小学各科上/下学期单元测试、期末真题及答案解析
② 深圳初中入学测试、月考、期末真题及答案解析(上、下学期)
② 深圳高中各科入学测试、月考、期末真题及答案解析

全部 0条评论